APP下载

探讨普外科急腹症采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9-10-22

关键词:普外科腹腔组间

陈 杰

(北京急救中心,北京 100051)

急腹症作为普外科常见的疾病,发病迅速,病情不稳定等,对于急腹症的判断需要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B型超声波检查等进行辅助判断,但还是会存在不准确性,在治疗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14例进行分析,评定对于普外科急腹症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效果[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1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抽签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57例。纳入标准:患有弥漫性腹膜炎、局限性腹膜炎的患者;经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B型超声波检查等无法确定病因的患者。排除依据:意识不清有语言障碍;含有其它并发症等。其中参照组男30例,女27例,最小18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在(46.3±7.6)岁;研究组男35例,女22例,最小16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在(47.3±8.1)岁;对比两组患者例数、年龄等基础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行开腹检查治疗,方法:在腹痛的位置进行麻醉,然后在腹痛位置中央旁边切开口、在到正中切口、经过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切口,经过层层切开,进入腹腔之后对腹腔内的器官组织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损伤就进行修复,最后将创伤口缝合和止血。研究组行腹腔镜治疗,方式如下:通过静脉进行全身麻醉,利用气腹针对腹部进行穿刺,让腹部充满气体,将压力维持在13-=~14毫米汞柱利用腹腔镜检查,根据患者疼痛位置建立2、3个手术操作孔,具体的治疗方案依据病况做调整,再植入手术器械切除组织或者器官。在手术过程,时刻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需要及时做好预备方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包括手术所需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的出血量、是否出现肿胀、或者伤口发炎等情况,若以上全都未出现即可判定为手术成功,反则,即视为失败。

1.4 统计学分析

将114例急腹症患者的数据应用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17.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两组患者治疗效率(%)进行表示,并采用x2检验,组间对比P<0.05判定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率对比

表1数据证实,研究组的治疗效率92.98%明显高于参照组71.93%,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率对比

3 讨 论

急腹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情发展快、发病原因多种,且病情严重等特点,为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过往常采用B超检查、X线等进行拍片和腹腔穿刺等,这一切都属于腹腔外的诊断,部分患者需要借助腹腔镜才能得到明确的判断,随着医学的进步,腹腔镜的技术日渐成熟,可以直接到达患者的腹腔内,对发病的原因能够更直观的观察,准确率很高,被广泛使用。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带给患者的痛苦也比较轻,手术后留下的伤疤也很小,受人群广泛使用。腹腔镜能完成大部分的普外科所需的手术,例如阑尾切除手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复手术等,随着技术的完善和医护人员的技术提高,几乎所有的普外科手术皆能完成。普外科急腹症,伤口大,恢复所需时间漫长,并且在手术过程也很容易出现大量失血休克,还会带来伤口感染等,腹腔镜能很好的帮助医生准确的治疗,并减少出血情况[2]。

通过本次研究证实,研究组的治疗效率92.98%高于参照组71.93%,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x2=8.7319,P=0.0031)。说明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出血量少,手术后也不会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患者能够更快恢复健康。

综合以上结论,对于普外科急腹症采用腹腔镜治疗伤口少,避免了患者出现大量失血休克的情况,缩短了手术后的恢复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普外科腹腔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2例腹腔妊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