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协同护理对外伤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10-22

关键词:外伤性个体化癫痫

刘 玲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2)

外伤性癫痫是颅脑外科常见并发症,并发症在颅脑外伤中的占比为4.4~53.0%[1]。外伤性癫痫发病后,不仅会让患者的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丧失,而且长期治疗效果不显著及需家属特殊照料也使得患者常会出现焦虑情绪,焦虑情绪的发生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此临床中需予以患者科学的干预,尤其是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2]。近年来,本院在对外伤性癫痫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个性化协同护理的护理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2例外伤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时间:2018年1月~2018年3月。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腰部穿刺检查确诊[3]。(2)发病前患者均无癫痫病史、癫痫家族史。(3)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2)恶性肿瘤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研究组41例,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2岁,平均(45.2±2.1)岁;外伤类型:脑挫裂伤16例,颅内血肿1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对照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30~64岁,平均(44.8±2.3)岁;脑挫裂伤15例,颅内血肿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一般资料上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如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环境护理、健康指导及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则采取个体化协同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护理方案制定。在入院后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期制定个性化护理处方,主要包括病人的健康指导、饮食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建立患者、家属同护士间的协同关系,以便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指导及照护,保证护理的顺利实施及提高护理质量。(2)生命体征监护。护理人员同家属协同配合,加强对患者癫痫发作过程的监护。如癫痫先兆表现观察,先兆表现上患者通常出现头痛、头晕及四肢麻木等自觉症状,且在发病前患者还多伴意识障碍表现,针对这一情况,需要护理人员全面且细心的观察患者病情,且同家属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既往神经或颅脑损伤病史,通过病史了解及时发现癫痫先兆[4]。癫痫发作时病情监测,在此期间需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变化,癫痫发作过程存在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及呼吸减慢情况,观察发作类型及频率。癫痫发作后的病情监测主要是观察意识障碍、抽搐及颅内压是否好转,密切观察并及时记录。(3)健康指导。针对患者基本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处方,具体讲解时可借助多媒体、视频及现场示范等方式为患者及家属进行集中指导与培训,内容包括外伤性癫痫病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等,通过科学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并在住院期间对患者家属进行抽查,力求家属掌握癫痫护理技能。(4)基础护理内容的协同配合。在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连同家属一同实施个性化的护理。针对患者呼吸道护理,取头低侧卧为,及时的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必要时用舌钳拖舌以利于呼吸道通畅;告知患者有前驱症状时即刻平卧,极度躁动者嘱咐家属陪伴左右,必要时用约束带约束;控制病房温湿度在舒适水平,保持病房内环境清新,营造舒适安静的康复环境,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1)入院与出院时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负性情绪越严重。(2)出院时使用简易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理状态

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的降低幅度均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SAS SDS入院时 出院时 入院时 出院时观察组 41 65.24±6.17 43.36±4.75 62.23±6.08 41.15±4.47对照组 41 65.14±6.21 50.12±5.23 62.12±6.04 49.62±4.96 t-0.073 6.127 0.082 8.123 P-0.942 0.000 0.935 0.000

2.2 生活质量

观察组出院时生活质量各个方面的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出院时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出院时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观察组 41 85.56±7.26 88.26±7.41 87.46±7.69 87.04±7.55对照组 41 80.14±7.03 81.13±7.11 82.02±7.13 81.62±7.06 t-3.434 4.446 3.322 3.357 P-0.001 0.000 0.001 0.001

3 讨 论

外伤性癫痫作为一种颅脑并发症,该病常具有起病急、病情严重及疾病进展快等特点,对这一疾病若不能及时的进行干预,会使病情持续加重,影响患者预后[5]。在具体对外伤性癫痫的护理中,临床中提倡实施个体化协同护理的模式,该护理模式强调在具体针对患者的护理中,做到护理人员同家属的协同配合,同时在具体护理过程还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予以个体化的干预,提高护理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出院时,在焦虑抑郁评分较入院时的降低幅度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同时在出院时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上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该结果表明个体化协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外伤性癫痫,采取个体化协同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外伤性个体化癫痫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疗效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