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应用于药房处方调剂中的实际效果

2019-10-22周肖斐

关键词:调剂药房合理性

周肖斐

(青岛市市北区浮山新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266005)

滥用抗菌药物不仅会增强细菌的耐药性,而且还会损伤患者的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对病情的改善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为病菌感染患者采取合理的用药方式对其病情的改善至关重要。为了探讨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在药房处方调剂中的实际效果,我院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药房处方在药师干预后的35份抗菌药物处方以及干预前的35份处方采取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药房处方在药师干预后的35份抗菌药物处方以及干预前的35份处方进行了研究,获得干预后处方的35例患者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为21~69岁,平均年龄为(48.53±3.64)岁。获得干预前处方的35例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为(48.72±3.81)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药师拿到所开处方后,要严格认真地检查处方当中的用药剂量以及药物搭配状况,以防患者由于用药搭配问题而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要对药方对于病情的相符性进行认真审查,以防出现重复用药的现象,完成调配后,对调配结果仔细确认,最后再将药物发放于患者,并嘱患者务必合理药物;(2)严格审核药方的开出科室、处方医生的名字、患者的病情资料、相关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药物的性状,若这个过程中有不合理的情况发生,必须对其立即确认核实,并对患者的报告单与病例予以详细检查,同时与上一级药师或处方医生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协商处理;若有严重的调配失误情况发生,必须立即为患者停止调配,并将详细情况告知患者与处方医生,同时做好协商与解释工作;此外,还要设置相应的处罚措施,在院内公示发生严重失误的处方,并对处方医生予以批评。

1.3 观察指标

①药物滥用率,即药物三联及以上占比;②用药合理性,即药物恰好适应于疾病的比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比较数据,计数资料以x2检验和率(%)表示,若P<0.05,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药物滥用现象比较

干预后药物滥用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如表1所示。

表1 药物滥用率对比表[n(%)]

2.2 用药合理性比较

干预后用药合理性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如表2所示。

表2 用药合理性对比表[n(%)]

3 讨 论

药房处方调剂水平不仅与患者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而且还会影响到医院形象。近年来,抗菌药物滥用形象频发,而滥用抗菌药物会提升致病菌的耐药性,同时还会损伤患者的机体健康,使得患者的病情久治不愈,从而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1]。因此,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防止抗菌药物滥用,以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并提升医院形象。

目前,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抗菌药物的选择不合理,往往医院会选择抗菌谱较广的抗生素,为了尽快治愈病情而忽视了抗菌药物对患者身体引起的不良反应;(2)处方药的用药时机有误,往往为了快速控制病情症状而过早使用不合理的用药方法;(3)所开的药物疗程过长,增加了药物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并且提高了药物费用;(4)联用了毫无相关性的药物;(5)处方药物的用法用量不合理,从而降低了药物疗效[2]。在药房处方调剂中让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使用,不仅能够及时纠正处方医生所开药方的失误之处,而且还可以加强处方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负责态度。本文研究显示:干预后药物滥用率明显低于干预前,说明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可以显著地减少药物滥用现象;干预后用药合理性明显高于干预前,说明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可以有效地提升用药合理性。

综上所述,在药房处方调剂中采取药师干预抗菌药物措施不仅可以显著地减少药物滥用现象,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升用药合理性,因此有必要将药师干预抗菌药物这一措施推广应用于药房处方调剂中。

猜你喜欢

调剂药房合理性
面向自动化药房的搬运机器人设计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要不要服从调剂?
碰撞合理性问题的“另类”解决方法
运用PDCA循环法对门诊处方调剂质量的影响
奇遇
医院药房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探讨
2019年考研调剂复试开始
关于用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合理性的讨论
药房里的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