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门诊B超候诊病人就医心态的影响

2019-10-22夏桂凤

关键词:B超门诊护理人员

夏桂凤

(南京市高淳区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300)

本文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B超室候诊区行门诊B超检查病人的就医心态影响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范围为16~58岁,平均年龄为(35.32±7.36)岁;实验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范围为17~57岁,平均年龄为(36.32±7.5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候诊流程候诊,患者按照来 B 超室后电脑排队序号在候诊区等候,分诊护士主动接诊,询问患者病史,患者有问题咨询时进行回答。待轮到患者就诊后,引导患者进入诊室进行检查[1]。

而实验组在做好上述工作后,护理人员要主动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1)分时段预约就诊。护理人员要将排队就诊的患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时分段的划分,以半小时为时间段,减少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遇到重危患者,给予优先处理或者急诊处理;对于一般患者,安排候诊椅等候,因事离开的,可以留下手机号码已备提前通知[2]。(2)及时公布就诊信息。对于危重患者、检查后复诊患者等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向等候患者做出说明,严格按照排队顺序进行就诊,严禁熟人插队,使患者感觉到公平公正,避免误会的产生。(3)健康教育。在患者候诊期间,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主动宣传医院门诊就诊流程,讲解相关健康知识,嘱咐患者饮食、用药等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候诊期间,要主动的给予患者关心,热情的接待患者,询问患者哪方面需要帮助。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帮助患者确立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同时还要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减轻患者精神压力[3]。

1.3 评价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症状进行评分,同时对患者的候诊时间和满意程度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而治疗前后指标的比较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时,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候诊前后的SAS得分比较

通过两组患者候诊前后的SAS得分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候诊后SAS得分明显降低,而且降低幅度远远超过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候诊前后的SAS得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候诊前后的SAS得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候诊前 候诊后 P实验组 50 49.12±0.81 37.97±1.62 <0.05对照组 50 48.98±1.21 48.01±0.81 <0.05 P>0.05 <0.05

2.2 两组患者候诊时间和候诊满意度比较

从统计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的实际候诊时间为(36.00±1.34)min,心理候诊时间为(30.12±0.89)min;对照组患者的实际候诊时间为(36.00±1.46)min,心理候诊时间为(40.12±0.99)min。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 论

医院门诊患者多,而且患者在进入医院后大多带着焦虑的心态,长时间的候诊将会使患者更加的忧虑,进而增加医患之间的矛盾,造成本可以避免的医患纠纷。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门诊候诊病人进行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较大程度上减轻焦虑情绪,使得患者因为疾病痛苦、经济压力、等待时间长等造成的心理情绪焦躁的情况得以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通过护理干预,采用分诊、公布候诊信息等方法,能够影响患者心理,在实际候诊时间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缩短患者心理候诊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候诊病人对于B超检查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采用护理干预对进行门诊B超检查的候诊病人进行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心理候诊时间,缓解患者心理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B超门诊护理人员
门诊支付之变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