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9-10-22帅,吕艳,葛

关键词:心内科循证心血管

冯 帅,吕 艳,葛 静

(宿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宿迁 223800)

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冠心病指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造成血管腔狭窄堵塞导致心肌缺氧缺血坏死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及治疗难度大等鲜明特点[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进入我院心内科治疗实行常规护理的57例冠心病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进入我院心内科治疗实行循证护理的57例冠心病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7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5:12,平均年龄为(63.5±1.9)岁;观察组57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6:11,平均年龄为(63.6±1.8)岁。本次研究明确要求所有患者及其家属提前阅读签署实验同意书,以了解实验内容及明确实验流程为前提条件,该实验得到本地伦理协会的审核。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循证护理:(1)医院组建循证护理小组,护士长带领团队,竞争上岗应聘护理组长,考核通过人员担任小组组长,所有成员统一经过考核,成绩合格;(2)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全面评估护理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3)针对发作期间出现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予以常规低流量吸氧,给予管道滑脱进行评分,并做好各种管道固定,明确患者疼痛位置,询问其疼痛程度,并详细记录疼痛时间,根据患者主诉、自述、脸谱进行疼痛评分,做好疼痛相关指导;(4)护理人员叮嘱患者饮食,宜进食富含蛋白质及纤维素的食物,养成低钠、低脂及易消化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鼓励其进食新鲜瓜果蔬菜,不得饮用咖啡及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并且鼓励患者家属广泛参与护理流程,提供情感层面支持。

1.3 判定标准

观察2组患者是否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并且纳入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功能等指标分别评估2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2]。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选择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及数据处理,将(%)视为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且选择x2为检验标准进行研究,将(±s)视为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且选择t为检验标准进行研究,P值<0.05则意味着2组研究数据出现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研究的最终价值。

2 结 果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5.79%及1.75%二者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n(%)]

3 讨 论

冠心病以超过50岁老年人为好发人群,一旦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则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由此可见,冠心病治疗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止能保证治疗效果,更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相较于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属于新型护理理念及护理模式,主要通过借鉴高临床应用价值科研成果及自身临床经验贴合患者合理需求提高护理质量。结合本次研究发现,纳入2组冠心病患者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及循证护理,其结果显示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及生活质量评分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说明循证护理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心内科循证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