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10-21曹春丽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导学案运用高中数学

曹春丽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影响范围不断深入,传统高中数学课堂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多元化数学教学方式的出现使高中数学教师可选择范围逐渐扩大。

关键词:导学案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运用

应用导学案开展高中数学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有效提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分析利用导学案开展教学的意义,结合实际情况着重研究导学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一、利用导学案开展教学的意义

利用导学案开展教学,能使学生跟随学案的指导,结合课前预习、自主学习、提高训练与课后复习等环节提升自身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主反省等学习习惯,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自身主体地位。教师可借助导学案合理整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并控制课堂教学节奏,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与应用是导学案提倡的高中数学教学基本方式,这种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树立学习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实践,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将原本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化成为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自身参与者、组织者及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自身思维方式感悟数学理论知识,并将其用自身的语言表达方式展现出来,有利于提高学生高中数学学习效率。另外,教师也应当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促进课堂先进化现代化的发展,建立和谐友好师生关系。

除此之外,应用导学案开展高中数学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及其他非智力因素,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挖掘自身存储的学习知识,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并构架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学生还可往该体系中不断添加全新的内容理论,使其不断完善。导学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较为看重,能够预见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将导学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更为看重。数学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就某一问题提出对问题的质疑,此时,教师需要急性为学生进行讲解,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较大考验。总而言之,利用导学案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教师需要拥有丰富的数学知识、精湛的教学业务水平、高超的应急能力,才能满足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需求。

二、导学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确定目标

这里的目标是指师生共同树立的教学目标,这是利用导学案开展教学的基础,也是对学生的根本要求。利用导学案能有效引导教师清楚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科学调控课堂教学状态与学生学习进度。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对课程标准、数学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以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为基础,合理编排教材内容,恰当发挥重难知识点作用,使学生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启发与开拓,全面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使其数学学习能力不断提高。[1]

2.合作研究

合作研究的过程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在对课程内容有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在以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质疑是导学案教学的核心,教师需要将编写完成的学案在上课之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利用学案预习的过程中记录下存在疑问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学习目标为基础对问题进行探索。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应当合理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使学生能更好掌握高中数学理论知识。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与其他同学开展合作与研究,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对简单易懂问题的探索。在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在一旁积极引导,使其讨论的内容能与教材学案相关联,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利于促進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养成良好数学思维能力。[2]

3.精讲重难点

在进行重难点精讲时,主要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发掘到的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着重讲解,使学生能够在讲解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量。教师的精讲过程需要具备针对性的语言及内容,避免过于全面而导致讲解不清晰。教师还应当以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交流过程中传达出的信息为基础,对精讲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启发性是精讲过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学生在经过教师的点拨之后,能有效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

4.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应当为学生安排相应的习题,习题的设计需要以本节课的课堂内容及学生自身的水平能力为基础,保证习题设置的同步性及及时性,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习题的设置需要与学习目标相匹配,利用习题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以教材为基础拓展学生数学思路。另外,不同年级的学生,数学练习的侧重点存在较大差异,高一时期学生应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高二、高三时期则需要将习题设计的重点放在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上。

5.总结反省

总结反思是利用导学案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过程,也是最后一个环节。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使其能够在复习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及时查漏补缺,发现自身的薄弱处。教师还应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使其能够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进步。

结语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只有积极使用导学案开展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积极利用导学案开展高中数学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为日后的应用与继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丽,侯学军.新课标下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1):73-74.

[2]高燕玲.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28+31.

[3]赵忠彦.通过三个前置,提高课堂效率——高中数学教学中预习性导学案运用的实践与认识[J].数学教学研究,2017,36(06):34-36+57.

猜你喜欢

导学案运用高中数学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