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朗普权谋:民粹主义外衣下的精英主义内核1

2019-10-19肖迅韬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民粹主义精英主义

肖迅韬

(天津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天津 300204)

一、引言

2016年美国大选上演了一出让众多专家、学者、权威媒体和机构都出乎意料的反转剧情:毫无执政经验的纽约商人特朗普最终击败了有着丰富从政经历的政坛女强人希拉里,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这次竞选结果被普遍认为是精英意识的失败、民粹主义的胜利。特朗普能在总统大选中胜出,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前广泛认同的一个核心因素就是他适时迎合了心怀民粹主义情结的白人草根阶层的关注和诉求,赢得了反精英、反建制的草根阶层的支持。

特朗普上任伊始,在一些内政外交上延续他对白人草根阶层诉求的关切:在移民政策上,采取了紧缩政策,他提出废除原有奥巴马政府的移民行政令,同时兑现自己在“与美国选民的约定”演讲中对恐怖活动高发国家做出移民入境限制的承诺。2017年1月27日,特朗普政府签署了名为“阻止外国恐怖分子进入美国的国家保护计划”第13769行政令。这份行政令要求在未来90天内,禁止伊拉克、叙利亚、伊朗、苏丹、索马里、也门和利比亚七国公民入境美国。此外,特朗普还暂停原有的难民接纳项目120天,以便对难民进行充分背景核查。2018年4月6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实行“零容忍”移民政策。在对外贸易方面,特朗普奉行贸易保护主义,他宣布退出奥巴马政府制定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同时反对全球主义并威胁将退出当前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上述的反移民、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都契合了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即民粹主义拥趸者--底层白人蓝领工人阶级的关注与诉求。

据此,众多学者撰文认定特朗普是一个典型的民粹主义者[1-5]。例如,钟准[1]认为特朗普是一个“民粹主义—商业大亨”;付随鑫[2]在其文中说“特朗普及其核心支持者所支持的是一种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张景全[3]认为“美国民粹主义思潮与特朗普的民粹主义选举战略、民粹主义内政战略相得益彰,但又相互制衡”;王鸿刚[4]则认为“无论是特朗普在选举期间的种种言论观点,还是上台后声称要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都被认为带有强烈的民粹主义色彩”;刘瑜[5]亦撰文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特朗普)关于构建美墨边境高墙、暂时中止穆斯林移民的政纲,加上他“刺激性”的语言风格,使其成为右翼民粹主义的代言人。”

尽管目前学术界似乎达成了“特朗普是一个民粹主义者”的共识,但本文认为在一些特定情形下及时关注并回应底层白人蓝领工人阶级的焦虑与诉求,并不能代表特朗普就是一个真正的民粹主义者,我们需要透过现象去深入剖析在特定背景下执行某种具体行为背后的动机,才能发现问题的实质。本文的观点是:特朗普并不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粹主义者,而是披着民粹主义外衣为权贵阶层谋取利益的精英主义者。

本文余下部分组织结构如下:第2节对泛滥的民粹主义概念进行梳理,凝练出其共性的本质特征,进而对民粹主义概念做出狭义的核心界定;第3节对精英主义的起源、定义和核心特征进行阐述与凝练;在第4节,以前两节得出的民粹主义核心界定和精英主义核心特征为判定标准,通过对一些事实的分析,论证了本文的观点;最后,第5节总结了全文。

二、民粹主义的核心界定

民粹主义的兴起与周期性的复兴引起其概念不断演化与扩散,学术界对于民粹主义概念的表述一直十分模糊,它的外延十分广阔,在不同语境和不同视角下,它可被理解成一种政治运动、社会思潮、政治类型、政治策略、意识形态、修辞手段或者社会症候。民粹主义概念就像其研究对象一样,样貌复杂多变,很难给出一个清晰而完整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民粹主义,可能得出不尽相同甚至迥异的结论。本文旨在论证特朗普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粹主义,基于这样一个目的,本文试图为民粹主义这样一个外延十分广阔、“难以捉摸的概念[6]”做出其狭义的核心界定,而非全面梳理乃至终结有关民粹主义概念的争议。

对民粹主义这样一个外延十分泛滥的概念做狭义的核心界定需要将其从丰富的语境和多样的视角中剥离出来,正本朔源,凝练出其核心表征和政治主张。

民粹主义一词根源于拉丁文Populus,意为人民,因此民粹主义也常被称为平民主义、大众主义、人民主义或公民主义。对民粹主义原始的字面理解,就会自然地联系到人民。维基百科上人民定义是:人民,泛指百姓,指人的集合。通常住在同一国家或地区、享有一定权利的人的集合构成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显然,人民的概念与国家或地区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人民有不尽相同的界定。

从起源来分析,民粹主义源于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的反对沙皇专制运动和美国的平民化运动。俄国民粹主义的代表赫尔岑等人,打着“走向人民”的旗号,在1873-1874年间发动声势浩大的“到民间去”运动,号召农民起来革命,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推进以平等的村社自治为形式的改革;美国的平民化运动也被看作是当代民粹主义的起源。19世纪中叶的美国,腐败盛行,一些政治精英占有金融和政治权力并借此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人民大众利益,从而激发了美国的平民化运动。这一运动的主要主张是加强国家干预,控制垄断资本,改革和重建金融体制。被誉为美国早期民粹主义者的安德鲁·杰克逊出身草根,标榜下层劳动人民,把矛头直指美国政府的老派精英昆西·亚当斯,并成功当选总统。显然,民粹主义从一出生就带有反精英、反体制的烙印。

据此,本文给出民粹主义的核心界定,如表1所示:

表1.民粹主义的核心界定

即民粹主义要表达的是人民对统治阶层(精英阶层)的抗争与诉求。

三、精英主义的核心特征

社会分化为精英和大众,精英主义是从现实主义出发来理解和阐释政治与社会的结构及其发展的一种理论。精英主义作为西方政治社会中重要的理论模式之一,与民粹主义一样,它也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普遍认同的定义。人们对于精英主义的认识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且很难达成共识。一般认为精英主义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其发展的顶峰。精英主义的定义版本繁多,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类社会中权力与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是精英理论的逻辑起点。

早期的精英主义发源于意大利,其典型代表是莫斯卡、帕累托、米歇尔斯等人,他们在批判大众民主的基础上发展了早期的精英主义理论,早期精英主义认为应该由少数具备知识、财富与地位的社会精英,来进行政治决策,主导社会走向。韦伯、熊彼特等人则从民主政治是否能代表大众意志的论点出发,论证了多元化的精英民主的政治合理性。熊彼得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把精英主义和民主两个对立的概念联系起来,将民主视为选择精英的一种工具。精英者须通过人民的选择,与此同时,精英也应当回应民众的需求与期望。20世纪中期,社会学家米尔斯等人则从经济和制度的角度论证了精英主义。米尔斯[7]首次提出了权力精英一词。在其著作《权力精英》一书中,权力精英指参与国家决策的核心决策者;随着决策者圈子的缩小,决策手段的集中化,权力精英们的地位就日渐凸显。同时,他认为民主、公平的名存实亡导致了权力精英的存在。

本文认为,现代精英主义者大体可分为三类:技术官僚、经济精英和政治官僚。他们掌控国家的命脉,广泛运用技术手段来制造意识形态,并使自己的权力合法化。表2归纳出了现代精英主义的核心特征。

表2.精英主义的核心特征

四、事实分析

本节从特朗普的早年生活、商业生涯、总统竞选、执政团队、移民政策、税改法案、预算草案等众多方面,通过事实挖掘与分析,论证了特朗普是披着民粹主义外衣为个人和权贵阶层谋取利益的精英主义者。

(一)早年生活与商业生涯

特朗普于1946年6月14日出生于纽约市一个德国移民后裔家庭,其父亲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特朗普于1964年自纽约军事学院毕业,原本对电影感兴趣的特朗普考虑到房地产是更好的一门生意,最终放弃了电影专业,选择了福坦莫大学,在福坦莫大学就读两年后,转至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在1968年取得经济金融的学士学位之后,特朗普进入了父亲创办的房地产公司。

特朗普的从商经历也充满了颠沛起伏,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来袭,在大地产商都忙于收缩的时候,特朗普非但没有止步于父亲固守的布鲁克林和皇后区,而是大胆地将家族企业的重心转向曼哈顿的大型地产项目,着手兴建外观壮丽的高楼大厦,来吸引高收入族群。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特朗普的地产生意也迈入了黄金时代。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房地产业开始不景气,他的地产王国遭遇巨大危机,濒临破产边缘。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房地产业开始好转,到1999年,危机终于走到了尽头,特朗普再度活跃于房地产、赌场、娱乐界、体育界、交通界等领域的投资活动,建立起了他的娱乐商业帝国,其商业帝国掌握了环球小姐、美国小姐等的选美比赛。2004年初,他一手打造的电视真人秀《谁是接班人》首季正式播出,赢得巨大成功。

从特朗普的早年生活来看,特朗普出生于纽约一个富人家庭,自小衣食无忧,很难感受到普通民众的焦虑与诉求;从其商业生涯来看,他兴建的高端大厦、创办的赌场也主要是面向高收入的精英群体的。

(二)总统竞选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一场混乱且充斥着丑闻和相互攻讦的大选,政治新手特朗普凭借其反建制和对美国主流政治观频繁挑战的言论,赢得了草根民众的支持,在大选中异军突起。作为一名完全没有明晰政治经验和明确政治观念的美国富商,特朗普最终在大选中胜出,当选美国总统。这场被誉为世界政治“黑天鹅事件”的美国总统大选导致了出乎主流媒体意料的反转剧情,也折射出特朗普的权谋和其内在的逻辑。

作为一位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商人,特朗普在政治立场上也表现出商人的圆滑与多变,他多次变换党籍:1987年之前为民主党;1987年首次加入共和党;1999年转投改革党;2001年再次加入民主党;2009年又转变为共和党,2011年退出共和党;2012年第三度加入了共和党。从党籍的反复变换可以看出,特朗普并不是一个意志明确的人,而是一个可以根据利益的需要左右摇摆、投机取巧的商人。作为一位商誉不佳且在政坛毫无影响的商人,特朗普如果遵从传统的精英意识,奉行建制派的主流政治观,那么在竞争激烈的总统大选上将毫无胜算可言。为此,原本也自认为是精英的特朗普依靠反精英、反建制的刺耳言论和夸张的做派来赢得民众的关注。在竞选策略上,作为一名圆滑与多变的商人,他选择性放弃了其商业帝国所倾向的高收入精英族群,而战略性聚焦在心怀民粹主义情结的白人草根阶层上,最终以敢于冲击正统与权威的平民领袖形象博取了广大选民的信任与支持。此外,为了赢得大选的最终胜利,特朗普甚至不惜借助外部势力来打击主要竞选对手,其涉及的“通俄门”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情报体系确信俄罗斯通过 “灰熊草原”行动干预2016年美国选举,其手段是通过非法入侵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并将相关文件泄露给维基解密,其目的是打击特朗普的竞选对手希拉里,使总统选举结果有利于特朗普。

(三)执政团队

尽管特朗普在竞选时期打着反精英、反建制、关注底层草根民众的民粹主义旗号,但就任美国总统后其构建的核心执政团队却充斥着权贵与私利。副总统彭斯是特朗普的竞选搭档,也是前众议院成员并担任众议院共和党党团会议主席,是一名坚定的保守派;国务卿蒂勒森是毫无政治经验的埃克森美孚集团的董事长兼执行长,蒂勒森在担任国务卿期间因与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存在诸多矛盾,2018年被特朗普解雇。财政部长班农曾任电影制片人和对冲基金经理,也曾是特朗普总统竞选团队财务主席。此外,特朗普也任命其女儿伊万卡·特朗普为总统顾问,任命其女婿库什纳为白宫高级顾问兼任创新办公室主任。表3显示了特朗普首届执政团队核心成员的状况。从表3可以看出,无执政经验的亿万富翁、共和党保守派、退休将军和特朗普的家庭成员构成了特朗普政府的核心决策圈,这与他竞选中标榜的反精英、中下阶层的代言人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可以看出,特朗普所谓的反精英并不是民粹主义意义上的反精英,而是反对与自己有利益冲突的精英。

表3.特朗普首届执政团队核心成员状况

(四)移民政策

特朗普为兑现总统竞选承诺,上任伊始,在移民方面采取了紧缩政策,他提出废除原有奥巴马政府的移民行政令,停止向“庇护城市”拨款以及在美墨边境筑墙等政策。2017年1月27日,特朗普以行政命令的形式,要求在未来90天内,禁止向伊拉克、叙利亚、伊朗、苏丹、索马里、也门和利比亚七个穆斯林国家公民核发签证入境美国。2018年4月6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实行“零容忍”移民政策,该政策针对所有非法入境的移民,将司法程序置于移民程序之前,在逮捕非法入境者时,强制分离其未成年子女,即所有被逮捕的非法入境者都会被关押入狱,面临审判甚至被遣返回国,并将其子女按照美国“无人陪伴的未成年人”联邦法送到专门机构另行安置,导致大量父母和子女的分离。

在明面上,特朗普推行的一系列强硬的移民政策,是为了兑现竞选诺言,维护草根民众阶层利益;暗地里,在移民议题上,为了其女婿家族的房地产利益,继续推行EB-5项目,为外国投资者,获得移民美国的“门票”。EB-5项目是一项美国投资移民项目,美国相关立法者称该签证项目的本质是向高收入的外国人兜售美国公民身份,在一连串的欺诈和滥用丑闻之后,该项目已受到严格审查,众多批评者呼吁政府彻底取消这个项目。特朗普女婿贾瑞德·库什纳是特朗普总统竞选团队的核心成员,其家族也从事房地产开发项目,库什纳家族希望以位于新泽西的房地产项目,通过美国EB-5的移民条约来吸引中国富豪投资,从而获取高额利润。特朗普上任后,成为EB-5项目命运的核心决策人,尽管其颁布了一系列严厉的移民政策,但因EB-5项目涉及到其女婿家族的核心经济利益,2017年特朗普大笔一挥,让EB-5项目继续顺利实施。

(五)税改法案

2017年12月2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特朗普的税改法案。这份新的减税法案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在经济领域的实践,被特朗普自诩为上任以来的最大成就。该法案涉及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个方面的税改,法案具体内容如下:企业所得税由现行的35%降至20%,低于工业化国家企业税的平均水平;独资、合资以及股份制小企业和家族企业税率由39.6%降至25%;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利润征收的税率由35%下调至7%-14.5%。个税方面,个人所得税征收法由7档调整为4档,最低税收门槛上升为12000美元,最低税率调整为12%。

从特朗普减税计划的内容来看,此次减税的主要对象仍然与里根和小布什时期相同,主要是降低企业所得税和资本收益税,因此高收入群体面临的税收累进性呈现大幅下降趋势。虽然税改法案降低了每个收入层次的税收,但是高收入的精英阶层是这项法案的最大受益群体。因为收入越高,所减少的基数就越大,在减税中得到的利益就更多。此次税改前,美国最穷的40%的人口,收入中有13.1% 用于缴纳税收,最富5%人口的这一比例为28.6%。减税后,最穷40%人口的纳税额相比现行税法减少了6.5%,而最富5%人口的纳税额则减少了40.3%[8]。正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所言,“特朗普减税是送给富人的大礼包,对穷人则意味着重创[9]。”民调结果也完全支持了这个观点。华盛顿税务政策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减税的大部分收益,无论是按美元计算还是按税后收入的比例计算,都将由高收入家庭获得。预计到2027年,近50%的减税福利将由1%富豪所独享[10]”。《华尔街日报》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联合民调显示,只有24%的民众支持该项法案。

一言以蔽之,特朗普的减税法案是精英受益,穷人买单。这将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并加剧美国社会阶级矛盾。

(六)预算草案

2019年3月11日特朗普向美国国会提交了4.7万亿美元2020财年预算草案,该预算草案的凸出特色就是大幅削减了针对普通民众的福利开支来补充军费开支。该预算草案建议削减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等项目,在未来10年削减1.5万亿美元的医疗补助,并取消《平价医疗法案》下的医疗补助扩张计划,大幅度削减针对普通民众的医疗保健开支和联邦营养补充开支;基于该预算草案,2020年度,美国环境保护署的预算将大幅削减31%;国务院预算预计下降23%;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的预算将削减16%;教育部的拨款预计减少超过10%;美墨边境墙的经费预计86亿美元;国防军费开支增至7500亿美元,这比2019财年的7160亿美元高出4.7%,超过全球军费支出排名前十位其他国家的总和。此外,该预算案还提出,将为全球妇女基金拨款1亿美元,用来支持由特朗普女儿伊万卡发起的“妇女全球发展和繁荣倡议”计划。

该预算草案受到了众多的质疑,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负责人拉里·库德洛就表示国会将与该预算中的相关开支展开一场“斗争”;反对党参议院领袖舒莫在第一时间对特朗普的预算方案提出了批评和质疑:他的预算,完全是在帮助富人阶级,压榨我们的老人和穷人,牺牲的是民生部门,得利的是军工国防。

五、结束语

作为一名没有明晰政治经验和明确政治观念的美国富商总统,特朗普凭借其权谋,通过适时迎合白人草根阶层的诉求以及敢于冲击正统与权威的平民领袖形象博取了美国民众的信任与支持,其上任伊始,就被媒体和学术界贴上民粹主义“标签”。本文首先对严重泛化的民粹主义和精英主义概念进行了核心界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特朗普的早年生活、商业生涯、总统竞选、执政团队、移民政策、税改法案、预算草案等众多方面事实进行挖掘与分析,论证了特朗普是一位把民粹主义思潮作为谋利工具的精英政客,打着民粹主义的旗号,实则奉行的是精英主义的内核,其目的是为自身及其利益集团谋求更多利益。

显然,特朗普在政坛的蹿红是对美国建制派的传统政治体制的冲击与挑战,但目前看来,特朗普还远不是美国政治僵局以及各类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他的上任进一步加深了精英派内部间猜疑,导致贫富间矛盾加剧以及白人至上主义盛行,也必将进一步分裂已经破碎的美国政治生态。

猜你喜欢

民粹主义精英主义
民粹主义研究的概念泛化问题及其辨正
新写意主义
它们都是“精英”
近光灯主义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西方民粹主义专题研究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