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民航精神的思考

2019-10-19张凤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中国民航强国价值观

张凤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共民航局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02)

前言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民航从业人员总量将达到240万人,其中,直接从业人员约140万,行业相关等间接从业人员达100万人。民航系统关联着社会诸多行业,其影响力之大、社会关注度之高、波及范围之广、民众期待之高等行业特点决定了民航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重要的典型示范及积极带动作用。

当代民航精神——“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是全行业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全体民航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民航行业精神中最富个性的内容反映[1]。将当代民航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凝聚成更持久、更深沉的行业力量,把确保持续安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要务,全力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这不仅是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航行业内的具体化表现,更是民航行业秉持“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发展理念,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

特别是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党和国家对民航事业发展指出前进的方向,同时对民航业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民航人应以此为契机,自觉纳入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性规划,顺应当前民航发展的时代趋势,依托民航业集知识密集型和技术综合性于一体的行业特点,打造一批既有过硬专业技术素养,同时又能忠诚担当和为民服务的高素质综合人才队伍[2]。

一、加强民航行业文化建设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中国民航事业作为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行业的代表,由于长期执行军队建制、接受军队直接领导的历史原因,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文化深深植根于民航人的信仰中,展现并孕育出民航人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心系国家发展、使命职责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和凝聚力,饱含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些内容不断地融汇、碰撞、交流、升华,从而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民航文化氛围,造就了民航人独特的精神特质[3-4]。民航精神是对行业使命、行业价值、行业道德、行业文化的提炼、传承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也是对民航行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及荣誉感的集中反映,体现了民航人独特的职业素养。

中国民航所取得的发展成就,离不开两个力量的积累:一是硬实力,主要包括先进的技术、设施和设备等;二是软实力,主要包括统一的思想、认识、目标、追求以及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环境,其核心就是一个行业的文化所体现的力量。这种文化力量的思想基础,就是全行业的核心价值观。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民航强国梦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全行业的认识和意志,集中全行业的智慧和力量。民航行业文化是在社会经济背景影响下,在本行业独有的物质技术条件和生产运营方式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适合民航战略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内部环境、外在形象的综合体现。通过大力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可以为民航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5]。

建设民航强国,需要一支有文化内涵、素质过硬的队伍。加强行业文化建设,是统一思想、提升行业软实力的有力举措。在建设适应现代民航业发展要求、符合先进文化发展规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体现行业发展特色的行业文化过程中,要坚持用先进文化凝心聚力,用高尚精神统一思想,用科学管理规范行为,用优秀品牌提升形象,使全行业的软实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航行业文化建设,是民航行业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诠释。

二、民航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早在2012年6月,民航局印发的《关于推进民航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了加强民航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其中,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提炼培育“民航精神”为重点,加快推进民航行业价值体系建设,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培育先进思想文化是重中之重。可见,民航的核心价值观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精神家园,是提升行业软实力的思想保证。

图1 民航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图1阐释了民航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其中,行业使命是行业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统领,解决的是服务方向和肩负责任的问题;共同愿景是行业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主体,解决的是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的问题;行业精神是行业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精神动力和精神风貌的问题;职业道德是行业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民航员工行为规范和职业操守的问题。

三、民航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培育“民航精神”事关民航科学发展的全局,对于提高全行业广大从业人员的文化自觉,增强全行业广大从业人员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加大民航内部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影响力,意义深远而又重要。凝练和培育“当代民航精神”是民航文化建设进程中具有根本性、引领性、长远性的工作,对于保证民航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民航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广大消费者的新期待,需要进一步增强全行业全体从业人员的自豪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巩固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凝聚全行业从业人员的精神力量。

(一)民航职业理想的确立

忠诚担当,作为当代民航精神的政治素质表述形式,展示了中国民航人对党、国家、人民和事业尽心尽职,对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永不推脱的思想境界和政治品格。“人民航空为人民”,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作为民航从业人员的首要必备素质,清晰的回答了民航从业人员应该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的根本问题。

(二)民航职业价值的追求

严谨科学是民航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是践行“工匠精神”的应有之义,是建设创新型民航行业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民航科学发展、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科学精神强则人才盛行业兴,科学精神弱则人才稀行业衰。对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型的民航业而言,严谨科学既是中国民航的专业精神,更是中国民航的行业风格。

(三)职业责任的强化

团结协作是中国民航的优良传统。短短几十年来,中国民航历经数轮改革洗礼,在经历了阵痛和发展的过程中,民航行业的内部分工越来越细,机场、航空公司、空管、油料、服务保障、行业监管等单位自成体系,各司其职,呈现出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鲜明特征。中国民航团结协作的行业传统的建立基于民航人对职责责任的认可,每一个民航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无论是在日常工作还是特殊保障时期,都应树立明确的责任意识,要将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体现在思想认识的协同上、各项行业政策导向的协同上、各项改革任务推进步骤的协同上、各项监管措施效果的协同上,坚决打破部门、单位的本位主义,要有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大民航意识”、“一盘棋思想”。唯有团结协作,才能成就民航强国。

(四)职业定位的认可

坚守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是在民航人的推动力,也是今后继续拓步前行、最终实现民航强国梦的力量源泉。不但要对民航职业的价值和意义产生的高度认同,而且要有精益求精、开拓进取的创新图强精神,更有具备把职业作为生命信仰的无私奉献精神。

四、结论

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民航强国梦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全行业的认识和意志,集中全行业的智慧和力量。民航行业文化是在社会经济背景影响下,在本行业独有的物质技术条件和生产运营方式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适合民航战略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内部环境、外在形象的综合体现。通过大力推进行业文化建设,为民航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猜你喜欢

中国民航强国价值观
中国民航局发布《2022 中国民航绿色发展政策与行动》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我的价值观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学习强国”礼赞
通告
秦晋争霸
抗战中国民航秘闻之和“桂林”号事件有关的那些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