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髹饰录》中蕴含的匠心之美

2019-10-08欧阳铭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

欧阳铭骏

摘 要:《髹饰录》作为我国现存唯一的一部古代漆工专著,其中蕴含着“天人合一”与“格物致用”的古代手工造物思想,以及敬业、敏求的工匠精神,给予后人诸多启示。认真研习《髹饰录》,掌握古代的漆艺技法与技巧,从而有效地探索和学习书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文章通过对《髹饰录》的解析,对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进行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髹饰录》;工匠精神;匠心之美

《髹饰录》非常典型地反映出我国古代手工造物的思想,并很好地表现出“天人合一”的造物观,书中除了记载完整且丰富的漆艺知识以外,还蕴含着丰富的工匠精神。可以说,《髹饰录》是中晚明时期装饰风和复古风结合的产物,更有效地反映了西方人文主义复兴和科技革命的内容。但是,《髹饰录》蕴含的工匠精神才更让人受益[1]。本文以《髹饰录》为蓝本,综合分析《髹饰录》蕴含的匠心精神。

1 《髹饰录》概述

《髹饰录》作为一部现存的古代(明代)漆工专著,所记载的内容有效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造物过程中的独到思想,并有效地结合了“天人合一”与“格物致用”的古代造物观。典籍总体由《乾集》《坤集》两部分构成,共有十八章、一百八十六条内容。这是作者采用了《周易》的第一卦乾卦和第二卦坤卦的结构。《周易·系辞上传》中有“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的记载,故而作者采用《周易》的格局。在《乾集》中以日、月、风、雷、四季变化、昼夜交替等自然界的现象比附漆器的制造方法、原料和工具,并全面地列举了各类漆器的几十种装饰技巧和手法。《坤集》则以“化生万物”的坤德为喻来讲述漆器的分类和各类品种的形态。

《髹饰录》一开始就有“非利器美材,则工巧难为良器,故列于首”的观点,整本《髹饰录》更深刻地反映出了传统的工匠精神,其也可以被看作是中晚明装饰风和复古风的产物。总体而言,《髹饰录》有效地总结了我国古代漆器工艺的丰富经验,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部关于漆器工艺的古籍,为我国古代漆器的制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工匠精神的内容

工匠精神本身属于一种职业精神,它更是一种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集中体现。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是由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等多个方面组成[2]。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工匠精神将会是这个时代向前发展的指明灯。古代的工匠以虔诚的心态沉浸于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钻研自己的产品,并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艺。他们在工作中享受着产品在自己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追求的是一种完美和极致的体验,所有的工匠都会对精品有着更多的坚持和追求,甚至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质。

工匠精神本身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国制造业得以前进和发展的源泉。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个人成长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指引。所谓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品质的精神,更体现出一种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3 《髹饰录》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

3.1 敬业精神

《髹饰录》是目前现存唯一的古代漆艺专著,其作者是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安徽新安平沙的黄成。《格古要论》和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中记载了黄成的漆艺——“花果人物之妙,刀法圆括清朗”,表明黄成是当时精通古今髹法的一位名匠。《髹饰录》的序言中记载了当时大家对工匠精神的关注:“盖古无漆工,令百工各随其用,使之治漆,固有益于器而盛于世。别有漆工,汉代其时也。”但是,《髹饰录》中很多内容都没有能够被明朝官方认定,所以没有能够被更多的人关注。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工匠精神的关注并不非常热切,甚至比较轻视,最终也不能够得到官方的认可,历史上甚至一度失传。但是,《髹饰录》所记载的内容对漆艺和漆工的发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3]。《髹饰录·乾集》中的《楷法第二》章中提到了“三法”“二戒”“四失”和“三病”等内容,这些内容都反映出古代工匠在进行漆器创作时应该遵循的技法与精神。从《髹饰录》对一些新工艺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自己的工艺有着极强的自信,体现了黄成对漆艺的热爱,这些都体现了工匠精神中的敬业精神。

《髹饰录》中多次提到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重要思想。作者黄成用简洁的文辞和整齐的词句,让后来学习漆艺的漆工容易记忆与背诵。他把从事漆器创作的工具和材料进行比较,并用大篇幅文字进行归纳总结,这些口诀式的技法文字为后世漆工留下了参考。其序言中有“今每条赘一言,传诸后进,为工巧之一助云”的记载,这表明黄成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希望这些漆艺技法可以传承与发展。漆艺技法和漆工艺材料就像武士所使用的剑一样,是缺一不可的,这也最终体现出漆工的敬业精神。

3.2 创新精神

《髹饰录》中记载着诸多创新的工艺技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种:

第一种是堆漆技法。堆漆是指用漆或者漆灰在器物上堆出花纹的装饰技法。这种技法在《髹饰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种是“识文”髹饰技法。“识文”是用漆灰堆作阳线花纹或平地堆起显现阴线花纹,花纹与漆地同一颜色的髹饰技法。在这些花纹上屑金、泥金或打金胶上金和贴金可称“描金”;不用金色花纹,而用彩色花纹又称“描漆”。一般而言,“识文描金”显得更加高贵,装饰表现也更为华丽。

第三种是“剔红”髹饰技法,又称“雕红漆”“红雕漆”。此技法于宋元时期得以成熟,明清两代得到发展。此技法是以木灰和金属为胎,在胎体上一层一层髹涂红漆,髹涂到80~120层的厚度时,等待漆液半干之时再描上画稿,然后进行雕刻花纹。此技法与剔黑、剔黄、剔绿、剔彩工艺技法都属于雕漆的范畴。从漆器发展的过程来看,剔红的数量也是最多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和其他颜色的雕漆结合在一起,正如《髹饰录》中描述的那样,需要动用多种工序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剔红漆器的加工过程[4]。

从上述《髹饰录》中的髹饰工艺可以看出,工匠们不断地将创新精神注入加工的过程中,并在一次次加工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突破。《髹饰录》言:“又出国朝厂工之始,制者殊多,是为新式。于此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矣。”从时代发展角度看,大家所热衷的工匠精神一直都是时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古到今,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工匠,他们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正是因为他们夜以继日的努力,我国的漆艺才得以更好地向前发展。

3.3 精益精神

《髹饰录》中体现了漆艺中精益求精的精神。应该说,在设计和制作漆器的过程中,其内部的本质都是值得尊重的。书中强调,设计者除了要能够有全面的设计,还需要有灵巧的双手和耐心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整个漆器制作的过程。例如,在《髹饰录》中讲到了元代“张成造”云纹剔犀盘的案例,想要完成这一作品,一方面要先设计一张精美的图稿,并将纹样巧妙地布置在圆盒上;另外一方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需要漆工通过不断地反复打磨与揩清才能够创作出足够润泽美观的漆层。任何一个工人都需要在雕漆的过程中先掌握熟练的刀法,之后再熟练地掌握每一道工序。也许有人会觉得制作漆器的过程平淡无奇,甚至有些枯燥和单调,但是只有保持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够让整个工序更好地进行。这其实与书画同源的道理是一致的,漆工艺也是需要将神、意、美、善等观念更好地融合在技法中进行综合性的创作。

工匠精神中的精益精神不仅指工匠对每一道工序的钻研,更重要的是不能够轻视每一道工序。“然而今之工法,以唐为古格,以宋元为通法”,这是《髹饰录》总结的古代工法,漆艺不仅需要有效地改进和传承工作环境与流程,更需要直接尊重工匠的创作成果。每个工匠都需要在创作的过程中更好地充实自己的人文修养,并认识到自己的创作并不是单纯的“匠气”,更不是所谓简单的机械性重复,造物本身就是人、物、自然的圆融之道,精益求精也是“天人合一”的直接体现。

3.4 专注精神

专注精神在工匠精神中发挥很大的作用。《髹饰录》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不仅指专注于某一道工序内部,更昭示着辩证思想,这也属于工匠精神的核心思想。

《乾集》在一开始就提出了“利器如四时,美材如五行。四时行,五行全而百物生焉”的造物观点。漆工在加工漆器的过程中,只有将这样一种辩证思想内化于心,才能够制作出真正符合韵律的器物。此外,《髹饰录》也提到了“春媚”“夏养”“秋气”“冬藏”四个部分,所有与漆器相关的工艺都会有相应的工具匹配,并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辩证思想来造物,“天人合一”的思想始终贯穿在造物的过程中,其本身就是一种对工艺技法与内涵的专注精神。

3.5 大道至简的精神

工匠精神也蕴含着更多质朴的真理,这也符合大道至简的精神。《髹饰录》中的《单素第十六》章提出了用漆方面的简约技法。所谓“单素”,即是在漆器梢当之后,不再经过贴布、垸漆、糙漆等工序,直接着上色漆便完成的技法。其中的“单漆”“单油”和“黄明单漆”技法都是将实用性和朴素的风格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在制作漆器的过程中,需要避免追求华丽的装饰,并更好地注重漆器的实用性。过于复杂的纹饰会破坏整个器物的统一性,更会使器物不再简约。所以,广大工匠需要重视作品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并更好地整合设计色彩和纹饰。很多漆器因为没有在设计的过程中重视纹饰和色彩的和谐性,整个产品都不再和谐[5]。而工匠精神也有效地蕴含在这简朴的设计风格中,这也是这类艺术作品最为看重的形式法则。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先概述了《髹饰录》所记载的内容,并详细介紹了工匠精神,之后再将《髹饰录》中的内容全面地融入到工匠精神内部。可以看出,工匠精神在古代社会就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在今后进行工艺品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依然需要不断地贯彻和传承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工匠从求术到悟道的过程,进而深入领悟人文之美、匠心之美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美。

参考文献

[1]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距今七千年的原始社会遗址[N].光明日报,1978-05-19(3).

[2]张燕.漆艺专业术语亟待确定[J].中国工艺美术,1989(4):7

[3]长北.我国古代漆器的经典著作——论《髹饰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75-80.

[4]李明谦,胡秀妹.论中国大漆材料的美学特征[J].包装工程,2015(16):37-40.

[5]王立德.基于中国美学精神的当代器物造型研究[J].包装工程,2015(16):1-4.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
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国品牌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