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中腿部按摩联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2019-10-05吴彦肖鹏飞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宫颈癌护理干预

吴彦 肖鹏飞

【摘要】 目的:分析术中腿部按摩联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92例宫颈癌截石位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术中腿部按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截石位手术患者实施术中腿部按摩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维持患者凝血功能稳定,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宫颈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腿部按摩; 护理干预

doi:10.14033/j.cnki.cfmr.2019.21.0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21-00-03

宫颈癌在国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于首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目前多采用手术方案治疗患者,由于癌细胞会加快促凝物质合成和分泌,导致静脉回流,引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事件,诱发肺栓塞、猝死等危重症情况,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加强临床护理,防控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1-2]。为研究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宫颈癌截石位手术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就术中腿部按摩与联合护理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展开了下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9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92例宫颈癌截石位手术患者。纳入标准:术后病理学证实为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b~Ⅱa期[3]。排除标准:器质性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语言表达能力障碍;血栓病史;合并其他肿瘤疾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年龄27~62岁,平均(45.53±2.37)岁;包括腺癌29例,鳞癌17例。对照组年龄26~60岁,平均(45.28±2.69)岁;包括腺癌33例,鳞癌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配合。

1.2 方法

给予全部患者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抗感染、讲解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手术注意事项、溶栓处理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术中腿部按摩,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巡回护士自患者腿部正、后、内侧和外侧面四个方向,按照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处逐渐过渡按摩,重点按摩患者的比目鱼肌和小腿腓肠肌,各方向按摩约1 min,比目鱼肌和腓肠肌重点按摩2 min,单侧肢体按摩6 min,双下肢12 min,自手术起始计算,按摩频率1次/h,直至手术结束为止,促进术中下肢血液回流。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1)术前访视过程中排除高危因素,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既往病史、过敏史,掌握患者临床资料,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态,结合机体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积极控制原发病,纠正异常指标。(2)与病房护士做好沟通,指导患者开展有效咳嗽、深呼吸、床上主被动练习、穿脱弹力袜等训练。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症状、危险后果、早期预防的必要性,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加强自身防护。重视心理护理,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介绍术后成功康复案例。禁食期间及时为患者补液,防控脱水加剧机体血液黏稠度[4]。

(3)术中加强体位管理管理,协助麻醉师、手术医师摆放体位,足部略抬高,腘窝不要紧贴腿架,托腿架与腘窝间要放置体位垫,勿使髋关节过度外展,托手板上的手外展不要超过90°,术毕,再恢复正常体位前,应先帮助患者被动活动下肢后,再将下肢逐一轻轻平放[5]。(4)术中加强环境护理,保持手术室温度适宜,温度25 ℃,注意下肢保暖,及时纠正电解质,维持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对于手术时间较长者可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帮助患者被动活动双足。(5)体征观察,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减少护理操作对患者血管、组织的损伤,注意观察下肢皮肤温度、颜色、有无肿胀。(6)预防血液浓缩,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前需给予患者胃肠道减压等准备工作,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患者体液过度丢失,引发电解质紊乱、血液浓缩导致的血液高凝情况,加剧血栓形成风险,应及时予以患者营养液支持,补充人体循环液量[6-7]。(7)合理使用弹力袜,由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受麻醉作用影响,個体下肢肌肉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松弛情况,造成血液流速放缓,增加患者血栓形成风险,为此应结合患者下肢小腿外周径选择相适应型号的抗血栓弹力袜,协助患者在手术间穿戴,穿着时应注意避免袜子出现压力不均、打褶等情况。(8)限制使用止血药,对于手术时间较长者,应给予患者羟乙基淀粉+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调节滴速,60滴/min。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栓塞、局部溃疡、静脉跛行,对比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1 d患者空腹采血10 ml,检测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凝血酶时间(TT,12~16 s)、纤维蛋白原(Fib,2~4 g/L)、凝血酶原时间(PT,11~14 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25~37 s)和D-二聚体(D-dimer,<0.3 mg/L)[8]。(3)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包括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整体护理等内容,满分100分。非常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问卷经Cronbachs α值检验,整体信度值为72.31%,证实量表信效度良好。

猜你喜欢

下肢深静脉血栓宫颈癌护理干预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22例近期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