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端加压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新鲜孟氏骨折的安全性评价

2019-09-17沈昊汤海军王云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尺骨前臂桡骨

沈昊 汤海军 王云峰

孟氏骨折是指尺骨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主要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频发,发病率呈逐步增长趋势,多发生于小儿以及青壮年,临床常见症状主要为肘部肿胀、畸形或伴有骨擦音,应及时进行复位与固定,若治疗措施不当,甚至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并加重患者病情[1-2]。传统应用闭合复位术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整体恢复效果不理想,需改进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本资料回顾分析成人新鲜孟氏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究远端加压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4例成人新鲜孟氏骨折患者,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0~60岁,平均(37.34±4.02)岁。Bado分型:Ⅰ型15例、Ⅱ型9例、Ⅲ型6例、Ⅳ型4例;其中左侧23例、右侧11例。伴桡神经损伤3例,开放性骨折2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4例,交通意外22例,重物砸伤5例,其他3例。所有患者经X线等影像学以及临床表现诊断为成人新鲜孟氏骨折并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诊断标准[3],从入院至手术1~7d,平均(2.36±0.48)d。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臂丛麻醉并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手术,取仰卧位,采用远端加压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应用Boyd入路并将尺骨、桡骨充分暴露,皮肤近端由肱骨干外侧至远段肱骨外上髁、尺骨干与桡骨头间隙,肌层近端由肱三头肌以及腕伸肌肌肉间隙至远端尺侧腕伸肌以及肘肌之间,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暴露旋前方肌、腕关节囊以便切开,随后对桡骨远端加压锁定钢板,使用螺钉固定骨折断端,并对桡骨头进行复位,若环状韧带破裂且可进行修复,可提起桡骨头复位并修复环状韧带,若无法直接修复,可在尺骨背侧桡侧缘的骨膜以及深筋膜相连并做环状韧带。随后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观察钢板与螺钉的位置以及与肘关节关系,并检查术中被动活动肘关节以及旋转前臂情况,必要时可再次进行相应处理,矫正尺骨与桡骨畸形。

1.3 术后处理 术后于患者肘关节伤口位置处放置引流管,并于24h后拔除,均采用适当上肢石膏固定并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3d,待3周后拆除石膏或外固定架,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定期应用X线摄片对患者进行复查以及患肘关节功能评定。

1.4 随访及评价标准 疗效评定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评定[4],<60分为差,60~79分为可,80~94分为良,95~100分为优。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观察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5~17个月。

2 结果

本组患者疗效评价:优19例,良11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88.24%。34例患者手术时间为80~100min,平均(87.31±9.75)min;术中出血量140~180ml,平均(152.64±19.48)ml;骨折愈合时间6~10周,平均(7.48±1.35)周;前臂旋转度数为135°~150°,平均(139.28±16.15)°;屈肘度数为95°~120°,平均(109.17±14.92)°。术后共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其中2例切口感染,1例畸形愈合,1例血管神经损伤。

图1 孟氏骨折(II型)患者术前、术后X线影像片

3 讨论

孟氏骨折作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骨折情况较为复杂,尺骨与桡骨需借助远端三角形纤维软骨盘、关节囊、旋前方肌、两骨间的骨间膜以及近端关节囊、环状韧带、旋后肌共同形成一个协调的运动整体,但在致伤过程中,尺骨骨折两端错位或成角致使无法对前臂长度发挥支撵作用,最终使两骨间连结组织环状韧带受严重破坏,桡骨也脱出环状韧带并脱位,丧失对前臂支撑作用,两骨共同相对短缩,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孟氏骨折因具有骨折与脱位两种情况,需两者兼顾治疗,对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要求,临床应早诊断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恢复肘部以及前臂正常功能。

目前,随着对前臂旋转功能认识的深入,针对成人孟氏骨折的治疗方法存在不同的治疗意见,主要是关于桡骨头脱位是否应用切开复位治疗存在争议,而手术的关键在于对尺骨进行解剖复位以及维持桡骨头经复位后的稳定性[5]。传统所应用的闭合复位操作简单,也可使骨折部位快速愈合,改善肘部关节活动功能,但稳定性较差,可导致尺骨再移位或桡骨头再脱位,甚至对血管神经造成损伤,致使残留部分功能障碍,影响后期恢复效果,使新鲜孟氏骨折转变为陈旧性[6]。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内固定机械的改进,切开复位治疗方式逐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在治疗过程中,医师应不仅要有效恢复尺骨笔直状态,修复桡骨头脱位,还应当降低桡骨头再脱位发生风险,因此在进行手术前应针对患者骨折实际情况设计针对性治疗方案,对尺骨进行畸形校正后,应当在C型臂X线机荧屏监测下缓慢将钢板螺钉进行内固定,并避免因进入关节而影响关节活动效果,随后再将脱位的桡骨头进行复位,对于稳定性较差患者可旋转前臂使用克氏针对肱桡关节进行固定。因此,应用远端加压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使骨折部位通过内固定形式有效将骨折部位对位并加强稳定性,从而有效预防尺骨再移位或桡骨头再脱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此外,远端加压锁定钢板一般与尺骨的形态相一致,减少对软组织造成损害,便于术后肘关节恢复,并且螺钉与钢板相扣锁可对骨折部位发挥支撑固定作用,巩固稳定性,并有效预防对骨膜造成损伤,最终可获得满意固定效果。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若术中被动活动旋转前臂桡骨头发生脱位或半脱位,应对患者进行相应处理,使矫正尺骨畸形完全,还应当注意避免对桡神经深支造成损害,因此在对桡骨头进行复位时,动作要轻柔,若出现神经麻痹者不应立刻进行手术探查,可观察3个月若未自行恢复,再进行手术探查,避免影响术后恢复效果。

本资料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优良率为88.24%,表明远端加压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效果良好,促使患者骨折部位快速恢复,治疗效果显著。采用远端加压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手术时间较长,因该手术还应检查桡骨头复位情况或进行环状韧带修复、重建,导致术中出血量有所增加,但该治疗方式能够促使骨折部位更好修复,尤其对于损伤较严重患者,可使肘关节正常活动度明显提高,还可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切口以及神经造成损伤,从而避免切口感染、畸形愈合、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减轻治疗痛苦,手术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尺骨前臂桡骨
尺骨延长术治疗尺骨远端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残留畸形(附7例报告)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惯量主轴在桡骨粗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尺骨近端生理弧度在上尺桡关节稳定中的临床意义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不同类型尺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和疗效分析
银河系“吃”麦哲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