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水杨酸药物方案对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2019-09-17毛雅琴骆泉叶关胜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轻中度活动期沙拉

毛雅琴 骆泉 叶关胜

溃疡性直肠炎(UP)是溃疡性结肠炎(UC)的类型之一,50%的UP会进展为左半结肠炎或全结肠炎,而75%的初发UC患者为UP[1]。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直肠给药是轻中度活动期UP患者治疗的一线方案,一般建议轻中度活动期UP患者采用美沙拉嗪栓2~3次/d局部给药方案,但是由于美沙拉嗪栓需要便后纳肛,因此,每日多次局部给药不方便,患者依从性较差,影响疗效及预后[2-4]。研究显示[5],美沙拉嗪栓给药1次/d和2次/d对UP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类似。国内目前对美沙拉嗪栓给药方案研究较少,本资料探讨美沙拉嗪栓给药方案对轻中度活动期UP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轻中度活动期HP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68岁,平均(36.48±7.62)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9.38±1.52)个月;发作类型:初发12例、慢性复发18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18~70岁,平均(36.57±7.65)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9.31±1.54)个月;发作类型:初发11例、慢性复发1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均为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直肠炎;(2)年龄18~70岁;(3)近期未服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5-ASA等影响疗效的药物;(4)治疗依从性良好;(5)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对水杨酸类药物过敏;(2)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3)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或精神疾病患者;(4)合并血液疾病,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5)合并其他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本项目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栓(规格0.5g;瑞士)1.0g/(次·d),晚睡前便后纳肛。观察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栓0.5g/次,早、晚各1次,便后纳肛,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包括大便次数、大便带血、黏膜炎症和整体评价四个方面,每个方面0~4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重。(2)治疗前后抽取外周静脉血3ml,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4(IL-10)和白介素-6(IL-8)水平。(3)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和D-二聚体(D-D)水平。(4)疗效: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肠道壁炎症得以控制,大便常规和隐血试验显示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缓解,肠道壁炎症好转,大便常规和隐血试验显示接近正常水平;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治愈+有效。(5)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DAI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DAI评分比较[分,(x±s)]

2.2 两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x±s)

2.3 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x±s)

2.4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愈14例(46.67%),有效15例(50.00%),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愈6例(20.00%),有效18例(60.00%),无效6例(20.00%),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2.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UP是一种病变局限在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炎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直肠功能紊乱、黏液脓血便,镜下病变为直肠黏膜水肿、弥漫性充血、溃疡。UP是一种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认为与遗传、免疫、感染、氧自由基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激素、5-ASA、中药等进行治疗。UP治疗方案主要有口服和局部用药,目的是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直肠黏膜炎症,预防发作和复发。美沙拉嗪栓剂可以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病变部位,能够快速修复受损肠黏膜,而且可以直接起到抗炎和抑制炎症因子的作用。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AI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大便次数、大便带血、黏膜炎症、整体评价评分和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AI评分相近(P>0.05)。UP是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具有复发率高、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美沙拉嗪又名5-氨基水杨酸(5-ASA),近年来广泛应用于UP的临床治疗,含有2个5-ASA分子,进入肠道后偶氮链出现断裂,释放出双倍的5-ASA,而且可以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自由基和炎症因子。美沙拉嗪栓直肠给药可以使病变的肠黏膜和药物直接接触,提高病变局部的药物浓度,能够有效降低UP患者的DAI评分,缓解临床症状。在给药次数上,美沙拉嗪栓传统建议给药2~3次/d,但是近年来国外有研究显示用量一定的前提下,给药次数对患者疗效无明显影响。Lamet等[6]研究发现,美沙拉嗪栓1.0g晚睡前给药与0.5g,2次/d给药治疗UP疗效相近,可以明显降低患者DAI评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和IL-8水平均明显下降,IL-10水平上升(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相近(P>0.05)。炎症因子和U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L-8是促炎性细胞,主要由单核和巨噬细胞产生,参与细胞免疫反应;IL-10为抗炎性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抗炎的作用;TNF-α主要由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是具有多重生物效应的一种细胞炎症因子。美沙拉嗪可以降低促炎因子,如TNF-α、IL-8等水平,提高抗炎因子,如IL-4、IL-10水平,同时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E、白三烯及自由基的产生而发挥抗炎作用。鲁天瑜等[7]研究显示,UP患者采用美沙拉嗪栓辅助治疗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炎症因子水平,和本文研究结果相符。

活动期UP患者的血液常表现出明显的高凝状态,长期处于高凝状态易使肠壁血管微血栓不断形成,导致肠黏膜溃疡、炎症加重。D-D和PLT均可以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本资料中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LT和D-D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LT和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LT和D-D水平相近(P>0.05),表明两种给药方案均能改善UP患者的凝血功能,疗效相近。

猜你喜欢

轻中度活动期沙拉
奥尔夫音乐联合体育游戏对轻中度ASD儿童社交能力的干预研究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能力
血清HBcrAg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中的变化
蔬菜沙拉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观察
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杰米的碎蔬菜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