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9-09-10周昌莉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用药依从性冠心病

周昌莉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筛选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以来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两个组别,每组34例,甲组患者实施常规住院护理,乙组患者在出院后实施社区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前甲乙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乙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均优于甲组,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日常自我管理行为及用药依从性,这对于患者出院后疾病的控制和康复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冠心病;社区护理干预;自我管理行为;用药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5-133-02

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本身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特征,近年来该病年轻化趋势明显,这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家庭和医学重视[1]。冠心病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心绞痛、心前区不适、心悸以及、出汗、呕吐等,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并且具有一定的致死率,所以对于该病的治疗,历来倍受关注和重视。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除了药物因素之外,护理模式也极大的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在予以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当对他们做好护理工作,如此才能确保其真正取得理想的病情治疗效果[2]。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冠心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是否会对其自我管理行为及用药依从性带来积极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以来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排除对研究中使用药物存在禁忌症或合并恶性病变、脏器疾病者,且所有患者30d内未接受过其他相关治疗或护理干预。将患者随机性的划分为两个组别甲乙两组各34例。分组后甲组患者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最小者47岁,年龄最大者78岁,平均(61.25±2.63)岁,病程最短者1年,病程最长者13年,平均(4.25±1.23)年。乙组患者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最小者46岁,年龄最大者77岁,平均(61.02±2.41)岁,病程最短者1年,病程最长者12年,平均(4.18±1.16)年。两组上述各项资料基本一致(P>0.05),可比性充分。

1.2方法

甲组患者实施常规住院护理,乙组患者在出院后实施社区延续护理干预,如下。

①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双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宣泄内心的情绪,分析患者是否存在心理症结,并予以疏导,使他们掌握一些调节自身情绪的方式、方法,在心态上保持始终的乐观与积极[3]。

②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均衡分配三餐的能量摄入量,根据个人的消化能力,可以少吃多餐,但是不能漏餐,进食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到细嚼慢咽。另外,饮食要清淡,尽量只吃植物油,减少动物油以及动物内脏、肥肉的摄入,做到低钠盐、低脂肪、低胆固醇[4]。多吃一些鱼类、精瘦肉、豆制品,提高优质蛋白摄入量,并且要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瓜果。

③日常生活护理。指导患者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整洁,及时清除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定时开窗通风、接受关照[5]。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与习惯

④运动指导。以患者的个人喜好为依据,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这一方面是可以丰富患者的个人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是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整体身体健康水平,促进患者的病情治疗[6]。通常来说,散步、五禽戏和健康操等,较为适合冠心病患者,不过在运动锻炼中,必须要指导患者控制好运动强度,循序渐进,注意自我保护[7]。

⑤用药护理。联合患者家属对患者做好用药方面的监督工作,并且要向患者讲解遵医用药的重要性,让患者知道遵医用药对自身的病情治疗具有怎样积极的作用,而如果消极用药又可能导致自身病情如何加重,进而提高患者的遵医用药意识,保证患者能按时、按量安全、有效的用药,促进患者的病情治疗[8]。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及用药依从性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借助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进行,评分主要从情绪管理(4条)、日常生活管理(8条)及疾病医学管理(15条)等方面进行,每条项目为5分制评分,分值越高则自我管理能力越好。用药依从性采取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进行评估,分值总分为8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用药依从性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用方差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

干预前甲乙两组患者情绪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等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有所提升,且乙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甲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评分比较

干预前甲乙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分别为(4.12±1.21)、(4.20±1.41),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乙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7.12±0.57)高于甲组(6.01±0.6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冠心病是现目前发病率最高的心内科疾病之一,该病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其次,该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控制,还会引起诸多的严重并发症,致使患者死亡,所以对于该病的治疗和护理,不可轻视[9]。合理、科学的用药,是现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关键,但是除了用药因素之外,护理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社区护理干预不僅仅关注患者疾病本身的常规治疗,同时更关注于对患者生活中,影响疾病治疗效果的事项干预,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治疗,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0]。本文研究中,乙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乙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及用药依从性评分均优于甲组,可见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日常自我管理行为及用药依从性,这对于患者疾病控制治疗来说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淑琴,候惠萍.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和复发率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23):112.

[2]芦国妍.家庭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15):97-98.

[3]张玲.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6):68-69.

[4]范春梅.患者专案护理模式对冠心病PCI治疗患者依从性与自护能力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09):53-56.

[5]范洁.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7):176.

[6]安素花,李喆.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4):91-92.

[7]孙增艳.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探究[J].心理月刊,2019,14(16):124.

[8]任润芝.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08):99-100.

[9]陈娟娟.社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8):16.

[10]李淑方.特殊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5):2837-2838.

猜你喜欢

社区护理干预用药依从性冠心病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社区多病种慢性病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效果研究
护理延伸服务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效果探讨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防跌倒的效果分析
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与对策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