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微课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2019-09-10俞宏斌

高考·上 2019年5期
关键词:原电池高中化学翻转课堂

俞宏斌

摘 要:在教育革新的大背景下,一种新的课堂模式流入国内——“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因其教学步骤与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相反,故其又称为“反转课堂(in-vertedclassroom)”。这种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的“先教后学”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利用效率,减轻了老师的教学压力。本文以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例,介绍微课在学生实际学习中的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高中化学;必修2;原电池

引言: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该反应与其他化学反应不同,其涉及到微观离子的反应,教师在课堂上只能以简单的实验装置展示实验现象,学生很难理解其内部的反应机理,由此引用微课的模式进行教学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微课”教学模式下老师应做哪些工作

因为微课是老师将视频上传至班级学生学习群,再由学生观看的模式,所以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制作视频,以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例,本文列举几个具体问题,进行针对分析。

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本问题涉及两个具體的实验,这两个实验要进行对比分析。实验一:将锌片和铜片分开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容器内,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锌片端不断溶解并且有气泡生成,铜片端无明显变化;实验二:用电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中间连接电流计)后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容器内,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锌片端不断溶解,铜片端有气泡生成,电流计发生偏转,有电流生成。

这两个实验本质均是锌片与铜片与稀硫酸的反应,电线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那为什么两个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截然不同呢?这是本课需要重点解释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很难用语言的形式讲解清楚。

我们采用微课的形式,我们就可以以动画的形式进行解释:将两个实验放在一个页面上,先分别讲解两个实验,再将两个实验放到一起对比讲解,最重要的是,在讲解原电池时,可以将离子、电子的运动情况加以标明,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且清晰,学生更易理解内部反应过程,以及两个实验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将基本原理讲解清楚后,可以继续讲解原电池的实际使用意义。通过卡通图片、趣味动画等等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了课本上的内容外,老师还可筛选部分有价值的课外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走进化学,领悟化学的魅力。

2.制作简单原电池的实验,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料

老师在一、1.中已将原电池的理论知识(包含原理和制作)讲解清楚了,学生理解完基本的理论知识后,需要一定的实际操作进行巩固记忆,但让每一个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动手操作,这是不容易的。高中学习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做一个实验费时较长,而且涉及到强酸溶液——硫酸的使用,如何保障学生安全,也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在微课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完全可以把时间放入虚拟网络中,利用仿真动画等形式,使学生们在虚拟的互联网上,进行模拟实验,既巩固了知识,又保障了学生安全,还不占用课堂时间,并且节省资源、不污染环境。

3.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如何改进传统原电池电能转化率低等问题,研制新型电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老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当做课外拓展内容,向学生们进行普及,开拓学生的视野。

老师在课前将以上三方面问题进行内容梳理和整合后,录制成一个或多个小视频,将视频上传至班级交流群或者各种学生使用的社交平台,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在学生学习后,对于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在课堂上详细地讲解,在课堂上讲解例题后,让同学们课后做相关习题加以巩固学习。在课堂上,老师要注意用直白朴素且带有趣味性的语言进行讲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有效利用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争做高效课堂。

课后,老师要结合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和课上表现,布置贴合学生情况的课后作业,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合理安排课后作业题目数量和做题时间,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及时批阅学生的课后作业,做到对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心中有数,才能为下一步教学计划做安排,一切以学生为重。

二、“微课”教学模式下学生应做哪些工作

在“微课”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教师发布视频后,及时且认真观看,针对重要知识点,笔者建议至少观看三遍:第一遍,粗略观看,了解本课大概讲了哪些内容即可;第二遍,认真观看,并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思考;第三遍,查漏补缺。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还应做好笔记的记录。“微课”视频的重播和暂停等功能可以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需求。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应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向老师加以汇总。汇总情况包括:本课学习了什么知识点?有哪些部分还不理解?哪些概念还没弄清楚?对于本课的学习有哪些疑问?等等方面,以便于老师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在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讲,老师讲解的内容,即使不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一定是重点中的重点内容。在听讲的同时,修改、填补、删减课前的预习笔记,做到对知识点正确掌握。

课后,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将本课知识点以思维导图或其他形式加以整理,进一步掌握该知识点,并且便于日后复习。对于错题,必须归类整理,将题目、解题思路、答案、错误原因、涉及到的知识点,加以整理,避免以后继续犯类似的错误。

结束语: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在化学教学中应用成果突出,在各个学科中都作出来重要贡献。教师应对此模式加以注重,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的教学模式中,促使学生对化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Z].2009:26.

[2]王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6.

[3]胡久华.化学课程与学生认识素养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4.

猜你喜欢

原电池高中化学翻转课堂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原电池高三复习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原电池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原电池电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