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学生历史时空观的培养探究

2019-09-10牛永阳

高考·上 2019年5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

牛永阳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和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对于学生们历史学习核心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着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教师积极利用各种途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对于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篇文章将从三个方面简要探究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时空观念的培养探究。

关键词: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教学

引言:要提高同学们的历史核心素养,主要注重培养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学们要在内心中要形成对于历史的清晰印象,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让同学们做到心中有历史,眼中有历史。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就如何促进同学们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促进同学们历史成绩的提高与核心素养的提高做出一些探讨。

一、教师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作用

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与教育体系之中,可以说填鸭式的教育比比皆是,并发挥着一定作用,但是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今天,填鸭式教育必须被我们全盘摒弃,推行新式教育,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这不仅体现在于教师要多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自己讲课的内容变得少一些,同学们自主讨论发言思考探究的问题变得多一些。更加体现在教师需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思维框架,认识到成绩并不是学习生活中全部的内容,真正重要的在于培养同学们的历史核心素养,让同学们做到心中有历史。原有的填鸭式教育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同学们将答案准确的记忆,并填涂到答题卡上。可是据经验发现,同学们在离开历史课本一到两年后,忘记的内容高达多半的历史课本内容。这就证明着,历史的填鸭式教育是不正确的。我们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同学们意识到学习历史是有乐趣的,哪怕脱离了历史课本,脱离了历史课程,同学们也能够自觉地去学习历史,丰富自身的历史知识。

比如,在讲授“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个章节时,由于涉及到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等多个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时间线的体现要尤为重要。在为同学们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就是要将时间线贯穿到授课全程,让同学们从第一课开始就有清晰的时间概念。学习中的同学们的重中之重,是要将时间理清楚。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让同学们在实践中避免混淆,提高对历史的清晰认知能力。通过对于时间线的掌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至一些其他的背景内容,让同学们在读懂时间线的过程之后,更加容易理解历史内容。

二、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丰富发展课堂

在历史课堂的展现过程中,历史教师的自主性、自由性一向是十分大的。这是因为历史是一门偏向于文科的科目。对于内容的阐释,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主观因素有关,如果教师不想拓展更多的内容,可以在课上直接为同学们夯实基础,讲述课本中的内容,但是如果教师想要拓展更多,提升学生们的能力,那就可以在原有的内容中延伸出许多内容。在这个延伸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为同学们挑选一段短暂的视频片段,供给学生们上课时观看。对于视频影像图片的观看,可以直接用于多媒体之中,在运用于课堂之上,通过直观的展示,让同学们更能深切地认识到历史学习的意义与乐趣。在促进学生时空觀念的形成这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在幻灯片上,为同学们展示一个事件的时间先后。让同学们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有所顺序的记忆时间内容。

比如,在讲授“太平天国”这一章节时,可以直接先将半个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可以分为“金田起义、永安建制、攻占武昌、定都天京”等等部分。让同学们在具体的几个部分之中,体会时间的变迁。时间线的梳理需要依靠同学们个人的努力,也需要教师更加清晰地为同学们展现出来,可以在单独一张PPT上为同学们展现时间线的内容,让同学们记下笔记,以便课后对于笔记的补充、整理和梳理。在一定程度上,根据我们的经验来说,同学们对时间线的梳理清晰,是历史学习获得优势的条件之一。

三、根据小组讨论,提高同学们的互动性

由于不少同学反映对于历史兴趣不高,我们对此进行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历史是一门文字比较多,对于文字的理解性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偏向于理性思维的同学可能耐不住性子,从而对历史产生厌倦感,甚至产生抵触感。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探讨一些解决方式,比如说,在教师日常授课中,可以先将课堂分为几个小组,每节课都会设定一些小组合作讨论的内容。让同学们通过在课本上自己寻觅知识点,或者依据自己的相关积累,进行答案的探讨与敲定。同学们经常讨论,互通有无,让同学们互相之间增进对彼此的了解,通过积极的讨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同学们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减少学生学习的疲惫与压力,让同学们热爱学习历史。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参与,可以在课堂四周巡视,观看同学们的讨论过程与讨论质量。如果发现有开小差,说小话的同学,可以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或者要求这个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探讨的结果和内容。通过这样的措施,让同学们的精力都集中于历史之上,丰富历史课堂,提高质量效益。

比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为同学们勾画几个问题,让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中自行解决与思考,其中包括几个定义性的问题和一两个比较难,需要思考探究的问题。可以问问同学们,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契机是什么?再让同学们探讨一个比较难的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了解中的马克思主义。小组们在讨论之后,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探讨内容与探讨成就,通过这种形式,让全班同学在比较与竞争中,在聆听与期待中收获历史,培养自己的时空观念。由于对于时间顺序的重视,同学们在每一节课的小组讨论任务之中,对于每一个事件的时间发展顺序都要进行一定的梳理,在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探讨内容时,一定要体现时间的概念,在时间的概念之下,具体清晰的阐明所要发表的意见和见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的培养和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自己培养相应措施,通过转变观念,提现同学们的主体作用;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丰富与发展历史课堂;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同学们的互动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同学们的历史时空观念,促进历史课堂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赵艳晶.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2]吕俊.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培养方式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