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2019-09-10胡中才

南北桥 2019年23期
关键词:参与意识培养学生高中数学教学

胡中才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数学教师对于每一个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教师需要合理地教授材料中的知识,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帮助学生培养和完善数学思维,教会高中生熟练使用数学的学习方法,最终可以使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对于参与意识的培养是不简单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关键,运用这些方法才能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有效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中受益,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  参与意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012

在高中学习中,数学一直都是大多数学生的短板,因此,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已经成为众多高级中学的重心。而主体参与意识在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主体参与意识的策略进行阐述。已达到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一根本目的。

一、参与意识的定义与背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够使自己终身受益的知识就是参与意识。随着新课标的推进落实,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正在不断的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一些問题逐渐的显露出来,比如,教师如果快速地讲解资料,学生会对新知识理解错误或是听不懂,课堂的枯燥乏味也会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忽略了对于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所以,当前的高中数学对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仍旧处于探究阶段。

二、优化措施分析

(一)创设新颖有趣的思考问题

要想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积极性,新颖有趣的思考问题的创设很有必要。趣味化的问题,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于教学过程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将知识点融入到一些教学情境或者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随着情境的创设展开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在具体的问题情境的支撑下,能够让相关问题更为灵活与开放,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将会很有帮助。

(二)放弃封闭式课堂教学,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

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过于枯燥单一,而学生大多喜欢具有新鲜感的事物,也因而,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低,能消除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枯燥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经常将教学方法进行更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到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以单一的解题模式和解题模板来达到学习目标,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意义增强参与数学学习的主体意识,在数学课堂上获得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采用成功教育

在数学教学模式中提倡成功教育,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学生是独立的个体,都渴望被人重视,渴望成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使其增强对自我能力的认同感。在课堂上设立一些讨论问题就是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在讨论中,学生共同讨论、研究问题,会给学生创设一种合作完成某项任务的感受。在合作中,有利于使学生深入理解体会问题,然后形成个人意见,与大家分享交换不同的认知理念,有利于树立一种主体意识下的责任感。高中数学教学中,每道题都有固定的答案,但却有不同的求解方法。每名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给出的解题思路也必然难以统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学到很多解题的方法,受益颇深。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且不要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正确性。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感觉。

(四)教师应该全面推进“自学为主”的新教改政策

这样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以及多项能力的培养将将逐步由传统的教学重点转变。在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应用中,教师的教学方针应该以学生参与课堂为主,让学生多加发言与思考。比如,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首先提出问题,然后逐步地引导高中生解决这些问题,使教学方案具有很强的延展性与扩充性。我们要注意并且充分发挥这一点,把它放到数学实际的教学方案中,这样才能使一堂高中数学课得到更高的效率,高中生也可以更好更深入地学习到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地方,只有注意了这些方面,学习方案才能有一定的成效。首先教师必须反复研究所设计的数学问题,要使整堂课的讨论不离开这个核心基本问题。数学教师须要在了解高中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着重体现该教学方案的核心内容,调动整个课堂气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目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的主要策略,为了让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产生较高的热情,需要高中教师对数学的讲学模式进行创新,如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讨论问题的热烈氛围,调动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研究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自主探究并拥有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与解决方案。同时,在面对一些不够积极主动或是比较自卑的学生时,教师也要鼓励他们大胆展现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倾听其他学生不同的方法,这有利于高中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以及交流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学到立体几何时,当教学到如何证明面面垂直时,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方法,在学生的讨论下,教师可以及时归纳几种方法,进行对比,然后在没有学生提出更好的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入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指导学生求解,最后再次对比几种方法,使学生更了解证明方法。

三、结语

综合上述,培养数学课上学生良好的参与意识,就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学生的理解配合,让学生在新颖的开放式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喜欢上数学。

参考文献

[1]黄海涛.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途径[J].山西青年,2017,03.

[2]仲卫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途径[J].数学大世界,2016,(10).

[3]郑仁国.高中数学成绩与参与意识关系认知分析[J].考试周刊,2018,(09).

[4]崔春艳.参与意识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

猜你喜欢

参与意识培养学生高中数学教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