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路径探析

2019-09-10孙贵勇孔祥慧

南北桥 2019年23期
关键词:组织力提升路径

孙贵勇 孔祥慧

【摘    要】组织力是基层党支部的生命力,是衡量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当前,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推动下,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但依然存在着组织设置不合理、“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配备不到位、基层组织生活不规范、支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高校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研究探索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方法路径,切实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关键词】教师党支部  组织力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001

党支部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党员的基本单位,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高校得到贯彻落实的基础。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当前,高校教师党支部自身建设还存在着政治功能淡化、组织生活虚化、作用发挥弱化等问题,成为制约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障碍性因素,必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问题为导向,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破除。

一、强化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功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增强政治功能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目标,抓住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关键所在。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属性是其根本属性,只有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功能,才能确保方向正确,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成为办学育人的战斗堡垒。因此,高校教师党支部要把强化政治功能作为提升组织力的核心内容,抓好支部的政治建设,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规范党支部政治生活,强化党员党性教育,引导教师善于站在政治立场思考问题,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提高政治修养和政治能力,自觉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三尺讲台,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此不断提升教师党支部的组织力。

二、加强高校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党支部书记是支部的核心带头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和《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坚持“双融合、双促进”的理念,通过培育使教师党支部中的学术带头人与党建带头人合一,把系内的教学科研等工作融入支部建设的目标要求,围绕业务发展抓党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党务和业务的双融合;同时,作为“双带头人”要双管齐下、双向发力,既要通过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优势,凝聚教师力量,形成推动教学工作的合力,也要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增强在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领导力、组织力、影响力,实现党务与业务的双促进。遵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成长和发展规律,重视人才储备,把党建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的选育统筹考虑,及时发现和重点培养具有党务工作热情和学术发展潜力的青年党员教师,形成梯队合理的后备队伍。

三、优化高校教师党支部设置

高校教师党支部的设置是影响组织力发挥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高等学校院(系)以下单位设立党支部,要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机构相对应”。高校教师党支部的设置,既要主动适应学科专业调整、教学科研组织革新等新变化新要求,又要按照利于发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组织功能,利于发挥汇聚力量、推动发展的保障作用,创新设置方式,在传统按照系(所)、教研室等设立党支部的同时,积极探索在学科组、科研团队、研究中心等建立党支部,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提高党支部设置合理化、科学化水平。党支部党员人数要适中,结合实际状况控制支部规模,避免因人数过多影响组织生活质量和活动效果。要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对于政治领导力不强、组织功能虚化弱化、涣散不团结的教师党支部要及时整顿,推进教师党支部的创新发展,全面落实党支部工作,提高其效率和质量,促进教师党支部组织力的有效提升。

四、探索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的新形式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党支部职责进行了清晰定位,强调要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要不断推进工作创新,改进老办法、采用好办法、探索新办法,提高党建工作质量。要树立“大党建”意识,构建“党建+”工作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融合促进。要以“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教师党员理论武装,凝聚信仰力量、组织力量,汇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以“党建+教学科研工作”,把基层党建与学科专业建设结合起来,建好立德树人的载体平台;以“党建+服务师生”,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建立健全党内帮扶和密切联系群众机制,增进师生的思想认同,做到政治上依赖、工作上服从、感情上信赖,营建强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组织力;以“党建+互联网新媒体”,实现党建工作线上线下联动态势,用好“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创建网上党校、网络文化工作室等党建工作阵地,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优势,弘扬社会主旋律,强化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使教师党支部在推动事业发展中展现强大的战斗力。【基金项目:本文是2018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8GXDJ-QN06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9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9DJ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文倩,刘畅.高校教师党支部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以首都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教研室党支部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9(02):30-32.

[2]李向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发挥作用机制的思考[J].世紀桥,2019(02):48-49.

猜你喜欢

组织力提升路径
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路径探究
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作用
如何提升二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力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