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探讨择时艾灸对胃经IRRTM的影响

2019-09-06兰彩莲潘晓华施嘉健萨喆燕黄倩茹许金森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胃经热像仪子午流

兰彩莲,潘晓华,施嘉健,萨喆燕,黄倩茹,许金森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建省经络感传重点研究室,福建福州350003)

“子午流注”是针灸择时取穴的一种操作方法,它的含义是人身之气血循环出入皆有定时,它注重时间条件,表面看来子午流注看重的是时间选穴,其本质是注重经气的运行状态。目前,关于子午流注学说的研究,临床上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如子午流注配合针刺[1]、食疗[2]、药物[3]、推拿或护理[4]时辰等研究疗效差异,结论大都进一步验证了子午流注择时的重要性。那么,究竟这种择时因素造成的差别能否通过红外热像图来窥探验证,以充实中医经络基础理论研究,成为我们感兴趣的内容。本课题组利用已成熟的技术手段——艾灸穴位诱发IRRTM来验证该时辰差异,试图为此提供实验依据和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名健康中青年志愿者,年龄18~30岁,男5名,女15名。志愿者选取标准:经全身健康体检无明显心脑血管、肝、肺、肾器质性病变等疾病者,排除精神病患者和不能按规定时间接受测试观察者。试验方案由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志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试验仪器

主要试验工具:试验采用66型灸大夫艾灸仪(中山嘉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充分保证试验全程足三里穴加热的精确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主要仪器:TH9100型红外热像仪系统(日本三荣公司),该仪器配备有精密的红外摄像装置和完善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测试范围为0~70℃,一般设定为14.8~37.2℃,分辨率为0.02℃,系统工作时提取强度相同的红外信号,连续显示瞬时分布状态,取得等强度红外辐射的分布图像,适当调整采样水平可显示体表经脉的红外辐射轨迹,可以精密显示扫描区域各点准确温度值。

1.3 测试部位

足三里穴及足阳明胃经。采用课题组自创冷标法定点标记胃经大致走行路线。冷标法操作方法为:在特定穴位(分别为厉兑、内庭、陷谷、解溪、丰隆、下巨虚、足三里、伏兔、髀关)左右旁开约1.5 cm处用贴酒精小棉球,胶布固定。该定位法距离穴位有一定距离,不影响循经感传路径,且有利于经脉全程在红外热像图中清晰辨认,后期连接所有左右旁开的冷标记中点即可代表经脉全程。

1.4 艾灸加热及观察方法

实验室环境舒适安静,室温28℃,湿度60%,屏蔽室内空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无明显对流。受试者进入实验室后裸露左下肢,静坐20~30 min,直至适应室内环境。受试者分别在不同时辰使用灸大夫艾灸仪贴敷在足三里穴正上方加热,加热强度以受试者感觉温热又不灼伤皮肤为度。试验过程受试者保持安静,避免使其受到刺激。测试前,红外热像仪开机预热20 min,使仪器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受试者适应环境后,加热胃经线上足三里穴。拍照采集左下肢外侧红外热像图作为灸前对比,艾灸后每2 min采集1次图像,艾灸30 min后再次拍照2~3张图。

1.5 观察指标

足阳明胃经线(下肢段约从厉兑至髀关)表皮温度值,包括该段经脉线上的平均温、最低温和最高温。实时动态监测,艾灸全过程中每间隔2 min左右拍照记录1次。

1.6 统计学方法

红外热像仪采集的图象导入计算机,利用热像仪配套软件系统精确计算各点数据,定量数据用(±s)表示,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本试验全部为同体对照,组间比较采用同体对照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艾灸足三里穴前、中、后时程左下肢红外热像图的比较

由图1~图3可见,自然状态下大部分志愿者可见模糊胃经IRRTM,显示规整及宽窄程度不一;灸后整体温度上升。

图1 艾灸足三里穴前左下肢红外热像图

图2 艾灸足三里穴时左下肢红外热像图

图3 艾灸足三里穴后左下肢红外热像图

表1 艾灸足三里穴不同时程胃经线上的温度 (℃,±s)

时辰 例数 自然状态下 艾灸10 min 艾灸20 min 艾灸30 min均温 低温 高温 均温 低温 高温 均温 低温 高温 均温 低温 高温辰时 20 32.04±1.03 30.39±1.44 33.69±1.12 32.99±1.35 29.93±1.63 56.30±9.38 32.90±1.50 29.69±2.02 57.33±9.30 32.98±1.51 29.99±2.08 55.38±8.00非辰时 20 32.59±1.37 30.06±2.89 34.15±1.21 33.23±1.51 30.30±2.68 52.26±12.77 33.43±1.29 30.26±2.53 53.24±10.96 33.36±1.43 30.51±2.64 51.46±9.95

2.2 不同时辰下艾灸足三里穴不同时程胃经线上的温度比较

志愿者经辰时艾灸足三里穴干预,不同时程(10 min,20 min 和 30 min)后,胃经 IRRTM 的平均温、最低温和最高温有所升高,与非辰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艾灸足三里穴不同时程胃经线上最低温、最高温和平均温升高值的比较

由图4、图5可见,志愿者经辰时艾灸足三里干预10 min,20 min和30 min后,胃经IRRTM的最高温和平均温与灸前的差值,明显大于非辰时,经同体对照比较,灸10 min后最低温升高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4 艾灸足三里穴不同时程胃经线上平均温升高值的比较

图5 艾灸足三里穴不同时程胃经线上最低温升高值的比较

图6 艾灸足三里穴不同时程胃经线上最高温升高值的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借助红外热像仪研究经脉特性及内在机制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中,经过艾灸热刺激后,经脉及腧穴的活性在表观上可用体表温度来反映,活性高则相应温度高,活性低则相应温度低,即所谓的腧穴热敏化状态[5]。静态与敏化态的热敏化腧穴在一定程度上都可被红外热成像技术所反应,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应用到腧穴热敏化客观显示的研究中,为腧穴热敏化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依据[6]。

在对经脉特性的研究中,基于“子午流注纳子法”延伸的经脉及腧穴活性可能具有时辰差异,即穴位有“开”与“合”的敏化态与非敏化态,因为时辰不同的灸疗方法可能出现同人同法不同疗效,前人的研究已显示了腧穴敏化利用红外技术手段观察的可行性[7],但未见从子午流注择时因素进行分析,对足阳明胃经的系统观察也没有报道。20世纪九十年代,本研究室即已经开始应用红外热像仪研究经络的客观显示,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8-9]。与以往的研究相比,红外成像技术在最近几年显著改善,日益推广,并拟筹备相关医学学科,红外热像仪测量温度变化的精确性提高100倍以上,其应用涉及各种影响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过程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导致的皮肤温度分布变化[10-11]。热敏化态腧穴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12-14]。将红外热像技术应用于循经感传研究是本团队的优势研究领域,借助该技术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腧穴敏化后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显现效果并加以分析,极大地方便了子午流注理论与腧穴热敏化学说的结合研究。

因此,为验证时辰差异对经脉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依据“子午流注纳子法”理论基础,选择早晚不同时期,利用红外热像仪检测艾灸足三里后胃经上IRRTM的显示规律及腧穴敏化特性的变化,其具备的无创、直观及精确的优点较易被受试者所接受,下肢易于固定且暴露面积相对较大,也适合于本课题足阳明胃经IRRTM研究的动态观察。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志愿者,分别于辰时及非辰时采集足阳明胃经红外热像图,检测艾灸刺激足三里30 min胃经IRRTM的走行范围及显示程度,深入探讨择时艾灸是否与足阳明胃经腧穴热敏化相关及其对足阳明胃经IRRTM显现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辰时艾灸比非辰时艾灸胃经IRRTM的显现效果好,经脉上温度上升幅度大,提示辰时胃经腧穴敏感度可能更高,初步验证了我们的预期。

进一步对本次试验结果分析发现:非辰时人体胃经线上平均温度略高于辰时温度。推测这种现象可能与季节、早晚温差或人体代谢早晚差异有关,因为清晨前后(辰时)气温低,午后普遍(非辰时)气温走高,对人体体表的温度有一定影响。引起我们关注和兴趣的是:经过艾灸30 min后,辰时胃经平均温、最低温和最高温的升高值与艾灸前的差值,即上述三种温度上升幅度,同体对照皆高于非辰时。这反映了辰时胃经虽然温度较低,但其腧穴敏感性较强,经过艾灸激发后传导至整条经脉,更容易引起温度上升从而促进经脉代谢。而非辰时虽然基础温度值更高,推测导热效率应更强,实际则不然,进一步验证了非辰时腧穴可能处于一种非活跃不易激发的状态,与子午流注纳子法的腧穴开合理论相符合。

课题组后续将进一步从经脉线上特定腧穴特性入手,观察胃经上主要腧穴的动态变化,若能梳理出择时艾灸与腧穴敏化的相关性并通过胃经IRRTM分析得出细节数值,将极大地完善循经感传理论、腧穴敏化理论和子午流注理论,并为临床取穴方式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胃经热像仪子午流
张唐法主任医师针药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经验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一条经络,可让你“面如桃花”,不信试试
子午流注法治疗妇科疾病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赤磷发烟剂/铜粉及其复合烟幕对红外热像仪的干扰性能研究
漫话中医之十二经络的值班表
常见食物的性味归经,别私藏,给朋友们都看看!
俄罗斯BTR—82A装甲人员输送车集成新型热像仪
中药口服配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失眠31例临床疗效观察
FLIR推出全新D系列红外热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