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小学数学中低年级“四步计算课”模式的几点探讨

2019-08-30董红彦崔亚荣

读写算 2019年13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小学数学

董红彦 崔亚荣

摘 要 小学时期为锻炼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阶段,对于增加小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具有关键的作用,应该引起教师的应有重视。本文将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不足的现状与原因,并基于此提出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相应培养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计算上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四步计算课;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3-0177-01

小学数学教育理念已经由提高学生成绩为主向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转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恰恰就是重要的环节。小学在对学生计算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灵活地改变原有教学的方式,从而增加计算能力方面的教学比例,突出“四步计算课”的教学模式。

一、小学数学低中年级“四步计算课”模式的现状

基于数学的教学体制与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导致数学学科的内容更加注重理性思维。计算能力对学生具有很多重要的意义,但是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制力也相对较差,造成小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加上我国多数地区目前的教育方式仍是应试教育,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填鸭式”的教学风格依然存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同时,计算能力作为一项檢验学生对算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能考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细致性,因此这种情况就需要引起小学数学老师们的足够注意,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及时改变,根据学生们的表现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

二、小学数学低中年级“四步计算课”模式的对策

(一)从生活化情景切入,增加学生们对于“四步计算课”的兴趣

“四步计算课”分为“唤、探、建、用”四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唤”的意思是唤醒,意指数学老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数感。因而,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根据生活中的情景讲解知识,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生活中需要数学知识予以解决实际的问题。只有充分发挥数学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作用,让学生们真正的认识学习数学“四步计算课”的乐趣,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们自身的知识以及提升他们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一方面,老师在编写计算题的时候,可以在加法、减法的训练题目之中专门加入分数、小数混合在一起的各种题目,让学生们在不断的联系过程中掌握计算的技巧,还能检验学生在进行复杂运算时候的能力。第二个步骤“探”的意思为培养学生探究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生活中到文具店购买文具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诸如,老师可以采取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等小学生智力特点的计算法则。老师可以鼓励快速回答出乘法口诀、除法规则的学生,让其他同学点评这名同学的表现。此外,老师在讲解“认识时间”中知识点时候,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观察钟表的方式,或者列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们根据题目设计出相关的数字,其他学生进行记录与统计。上述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计算能力对身边的数学问题产生联想,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计算数学题,起到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估算或者口算的思考。此外,老师需要对学生们在课堂上运用生活化思维的计算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科学和具有激励性的点评,有助于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增强自身的计算能力。

(二)充分发挥小学数学老师的作用,创新数学教学的形式

小学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最基础的教育阶段,数学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发挥较大的作用。第三个步骤“建”的意思为构建数学模型,通过与原有知识的对比来发现课本中的新知识点。因此,数学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们进行口算或者笔算,估算数学题的计算结果。数学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兴趣主要体现传授数学的法则、定理规则上。老师在讲解加法运算的时候可以增加交换律的学习方法,比如以加法运算作为例子,5+10+15=20+10=15+15=30,就可以更好的体现出计算的便捷性从而避免计算上的偏差。总之,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抓住数学知识所包含计算能力这一重要内涵,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锻炼学生们自主思维的能力,从而对学生形成较好计算能力起到帮助作用。第四个步骤“用”的意思是指学生应该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老师通过设定一题多解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这就需要尊重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并且根据不同测学习程度来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每个学生思考、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行训练。诸如,老师让学生自己去超市购买文具,钢笔10元,圆珠笔5元,铅笔2元,,让学生们构建出简单的数学模型,再估算怎么能买到多种类的文具,便于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三、结论

计算能力是学生们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其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数学、增加数学上的能力。小学数学从“四步计算课”的角度思考教学形式,其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让学生们更加快速地接受、消化课堂上讲解的数学知识。通过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到促进作用,进而提高学生们在计算能力方面的综合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乐县教育局2018年度“三分建构”课题《小学数学低中年级“四步计算课”模式研究》成果部分内容,立项编号:NLXSFJGKT044。

参考文献:

[1]韩科杰,余敏希.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探讨[J].数学教学通讯,2018(28):71-72.

[2]张彦雄.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1):227.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小学数学
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观察与培养对策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