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方法探索

2019-08-30陈海庭

读写算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培养

摘 要 人才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要求,也是小学数学基础教育的重任。本文从“创造性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发散性、新颖性”四个方面入手,探索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以期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C961,V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3-0005-01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品质主要有以下4 种:敏捷性、广阔性、发散性、新颖性。

一、抓住问题关键,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过程中分析与综合、判断与推理的速度,是指能够比较快地看出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能够比较迅速地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如“240÷26”的学习,学生需要经过多次试商和调商,计算速度较慢,因此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练习,大部分同学想出的方法有:(1)把25看作30来试商,商8后和26相乘得208,240减208,余下32,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偏小,改商9。(2)把26看作25来试商,8个25是200,余下40,40比25大,说明商偏小,改商9。有位同学想:把26看作30来试商,商8偏小,就断定商9是正确的,因为240÷26的商是一位数。又有一位同学想:把26看作30试商,商8余下32,还有1个26,改商9肯定正确,而且余数是32-26=6。还有一位同学想:10个26是260,比240多20,可以商9。然后进行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这样教学,学生通过灵活试商,抓住问题的关键(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和倍数关系),从而迅速地作出正确判断,进行调商。既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又很大程度地培养了思维的敏捷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展开想象或联想,是培养思维广阔性最好的办法。当代教学论认为:想象力越丰富,则发散思维就越发达,求异的范围就越广,多解的可能性就越大,创造力就越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多样科学想象。

如教学“圆的初步认识”,我设计、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如下问题:(1)不用圆规,如何画出一个圆?有学生的说盖一个,有的讲剪一个圆;有的说照一个……(2)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怎么画?有的说用竹竿扫,有的说拉绳子画……(3)要在厦门市画一个大圆,怎么画?学生开始沉思,接着议论纷纷,有一位同学说:“用两架直升飞机在空中拉绳子画圆。”还有一位同学是这么想的:“找张厦门地图,用圆规画圆,再到实地找点,连成一个圆”……学生的想法似乎不可思议,却又合乎情理。这样通过3个问题的解决,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地推上高潮,特别是第3个问题,学生若不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根本就无法解决。

三、抓住数学本质,锤炼思维的发散性

思维的发散性,主要表现在求异和多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就把求异思维作为衡量创造力的标志。只有积极求异,才能获得多解。所以,在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加强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拼合法:学生动手操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同化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公式是推导出来了,但如果只限于这样教学,创造性思维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不能就此止步,应引导学生继续探索。

四、引发数学思考,锤炼思维的新颖性

新颖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属性,这也是创造性思维最宝贵的品质。它贯穿于创造性思维目的、过程和成果之中,如果过程或结果没有新颖性,就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要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撞击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思维富有新颖性。

例如:小红和小青同时从敬老院回学校(同一路线),小红每分钟走40米,需45分钟,小青每分钟走45米,可比小红提前多少分钟到达学校?学生基本上是这样列式的:45-40×45÷45=5(分)或者(45-40)×45÷45=5(分)。“还能有其它的解决方法吗?”有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45-40)=5(分),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这道题中两个人的速度和时间交换了,小青每分钟走45米,只需要40分钟,所以提前了(45-40)=5(分)。这位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大胆进行假设,凭借亲身生活体验和对数量关系的领悟,思维产生跃进,具有创新精神,从而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使课堂生成绽放出绚丽光彩,使课堂充满灵性和生气。

除此之外,创造性思维的自主性也不容忽视,因为自主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没有思维主体的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提出不同见解就成为泡影。决不能怕浪费时间,草率了事,更不能冷嘲热讽。总之,我们要宽容误见,鼓励异见,支持创见,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创造性的探索活动,从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郭祥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J].小学数学教育,2012(12).

作者简介:陈海庭,(1970-),男,本科,厦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中心小学书记、校长,高級教师,厦门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培养
舞蹈编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