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实验探究

2019-08-30王瑞卿

读写算 2019年13期
关键词:开发道德与法治运用

摘 要 向青少年学生渗透道德与法治精神,教育学生继承祖国优秀道德传统并形成现代法治意识。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家庭、社会、校本课程的巧妙整合。结合当前热点开发运用课程資源。联系生活实际开发运用课程资源。捕捉教育时机开发运用课程资源。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校本资源;开发;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8,G424.21,C963,D92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3-0121-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向青少年学生渗透道德与法治精神,教育学生继承祖国优秀道德传统并形成现代法治意识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为了在基础教育阶段给青少年学生进一步树立道德与法治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更新观念,结合课程标准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胆尝试,寻找出一条真正适合本地实际情况,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新路子来。

为了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注意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家庭、社会、校本课程的巧妙整合。这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被有效激发,他们因此才能很好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来,才能更好地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除此之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还要依据课程标准,有意识地将道德与法治教育相融合,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可感的实例,渗透相关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条文,做到德驻童心、法润童心。

那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呢?

一、结合当前热点开发运用课程资源

明代学者顾宪成曾撰过这样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提倡读书人要关心家国,要以天下事为已任。而实际上,在如今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要求学生充耳不闻课堂外面的事是不现实的,也是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道德与法律精神的需求的。所以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善于结合当前热点开发运用课程资源。这样的话,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道德与法治与当前社会主流思想紧密结合,有着积极的时代意义。

以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例。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地宣讲环境保护如何重要,公民都要遵守什么样的法令条文的话,相信学生肯定是兴味索然,学习的效果极差的。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取得与环保局执法大队的联系,争取带上学生,与他们一道去观看学校周边企业违反环境保护的现场,亲眼见识下执法部门的执法过程。然后我们再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来寻找法规的依据与要求。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对学习过程产生深厚兴趣,在深刻的感性印象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法规条文的理解,进一步树立应有的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联系生活实际开发运用课程资源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从来就没有脱离生活的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也不例外。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还较少,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要求他们埋头读书,不关心生活中的事情,不能满足他们对于课外生活实际了解的需求,那么他们学习到的知识也将会是浅薄的,是无法在他们的脑海留下深刻印象的。所以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开发运用课程资源,充分考虑到本地生活实际,从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与事例入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关系道德与法治的事件,养成注意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诚如此,那么小学生就会对这个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知识与理论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

以教学《绿色小卫士》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我县近期创建文明县城的生活实际入手,有意引导学生搜集比较创建文明县城前后的环境变化,组织他们通过亲身经历说一说创建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他们体会一下创建活动的必要性。然后再引导他们结合生活中的观察,说一说县城文明创建还存在着哪些不足,需要做出什么样的整改。要求班上每一位同学都至少要提一条整改意见。最后,等全班同学的整改意见汇总上来之后,我们再组织学生以班级的名义给县长写一封信,向他反映善于创建文明县城还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结合具体生活实例,组织学生通过相关活动开展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三、捕捉教育时机开发运用课程资源

诚如前文所述,学科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来说,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其突出。在小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违反德育常规的典型表现,适时地在学生中进行专题教育活动。通过这样的捕捉教育时机开发运用课程资源,能够在学生中留下深刻印象,对于违反道德法治常规的同学是一种教育惩诫,而对于其他同学则是一种提醒告诫,达到很好地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峡.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罗敏.小学道德与法治本土化课程资源开发例谈[J]. 新校园(阅读),2017(5).

[3]施晓黎.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要求[J].新课程(小学),2018(1).

作者简介:王瑞卿(1975-),女,汉族,福建漳州市南靖县人,一级教师。

Roman","serif";mso-fareast-font-family:方正楷体_GBK;mso-bidi-theme-font: minor-bidi;color:black;mso-themecolor:text1;mso-ansi-language:EN-US;mso-fareast-language: ZH-CN;mso-bidi-language:AR-SA'>

猜你喜欢

开发道德与法治运用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