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增强中学生团性归属感

2019-08-30陈春燕

读写算 2019年13期
关键词:认同感归属感共青团

摘 要 中学共青团员在共青团中占很大比例,中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增强他们的团性归属感意义重大。当前,学生团员存在理论缺乏、情感缺失、组织归属淡化等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因素,从重视理论学习、规范团员管理、占领网络阵地等方面探索增强中学生团性归属感的路径。

关键词 共青团;中学生;归属感;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3-0112-01

中学阶段是青年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学生团员的团性归属感关系到其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政治信念、行为准则,影响中学生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增强团员的归属感,对共青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学生团员团性归属感现状

团性归属感,是团员对团组织及团员身份在情感、思想、行为上的认知和认同情况,它包括团员的政治、组织、身份和榜样意识。目前,大多数中学生团员对团组织认识不足,团员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理论学习

许多中学生团员对共青团的发展历程知之甚少,对团歌、团徽、团旗的象征意义缺乏基本认识。了解历史才能产生认知共鸣,理论学习不足,如何能有强烈的团性归属感。

(二)缺少情感认同

所谓情感认同,指的是团员发自内心认同的身份尊严,在情感上以身为一名共青团员而自豪。团员意识是共青团工作的生命所属,力量之源.某些团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有的团员甚至存在考试作弊,打架斗殴等严重违纪行为。

(三)组织归属淡化

学生与团组织之间的关系削弱,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很低。中学阶段团班不分,许多团员对自己所属哪个团支部都不清楚。团委弱于班委是普遍现象,团支部建设力度不够。

二、中学生团员团性归属感薄弱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中学阶段面临着进入高等学校的压力,课堂强调传统教学,缺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对学生团员意识培养上不重视,学生团员自身也缺乏主动了解团组织历史,学习团基础理论的动力。

(二)网络因素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使学生面临不同价值观的影响。网络上充斥着功利化、弱政治化、泛娱乐化的价值取向,中学生容易随波逐流。

(三)内部因素

一是受限于认知的局限性,过去团组织在发展团员时,追求数量,忽略了质量。未严格入团标准,造成团员泛化,弱化了身份的特殊性,体现不出先进性。二是团组织举办的活动,主要为了应付检查,未按照团员的需求和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三是落实团章及奖惩程序不到位,有奖无惩,团章缺乏存在感。

三、如何增强中学生团性归属感

(一)重视理论学习,培养情感归属

(1)内容方面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情感的培养者.学校团组织要转变认识观念,重视团员的基础理论学习,强化团员的理论认同,进而培养团员的情感归属。对学生团员的理论教育上,可循序渐进,多层次,分阶段开展。首先,立足团建历史,增强团组织认知,培养学生对团组织的归属感。其次,深入培养学生团员的身份认知,了解共青团员的权利和义务,养成团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最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提高学生团员的情感认知能力。

(2)形式方面

传统的填充教学在学生情感归属的教育和培训方面存在局限性。学校团组织要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丰富团理论培养形式,细化培养目标。第一,开展仪式教育。仪式中丰富的艺术因素,使仪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内化力.庄严肃穆的仪式可以提升活动效果,如入团仪式,入团宣誓、佩戴团徽等活动,可加深教育的印象,激发内在的情感认同。第二,开展实践教育。与传统的开大会,听讲座等相比,青年学生更青睐文体活动、志愿者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践行理论,增强思想觉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第三,创建团日活动品牌。各种丰富的组织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团员,获得好的教育成果。但要控制活动数量,抓好活动质量,创建符合团员发展需求的团日品牌活动。

(二)规范团员管理,激发行为归属

(1)规范团员发展程序

在新成员的发展中,必须标准从严,控制团学比例。考察发展新团员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团员及大众对团员身份特殊性、先进性的认知。

(2)完善团员推优与问责制度

学校团组织要转变管理方式,团章及各项制度不能只落实在纸面上,要严格执行奖惩问责机制。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团员,要切实按照团章的规定予以团内惩戒,引导学生团员自主管理日常行为。

(三)占据网络优势,引导价值归属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代表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各种新科技、新媒体不断涌现,随之相伴的是信息的全球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学校团委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运用共青团的基本理论和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组织团员讨论网络的重大事件;培养团员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加强政治引领,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语

中学阶段是共青团员入团的第一站,中学共青团组织在强化团员归属感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共青團员团性归属感的增强要从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到行为归属循序渐进。只有对共青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产生情感,进而外化为行为。共青团员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优秀的行为模式,才能体现作为党的后备军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青年与团之间桥梁的良好作用,做到党旗所指即团旗所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漳平市学校德育研究课题“新时期增强中学生团性归属感的实践研究”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萌.高校大学生团员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德育研究,2018(02).

[2]赵铁群.初中学生共青团员身份热弄问题及指导策略研究-以齐齐哈尔市部分初中学校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陈春燕(1984-),女,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人,中学二级,本科。

猜你喜欢

认同感归属感共青团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监狱管理专业警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