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研究

2019-08-30李颖

读写算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初中数学

李颖

摘 要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家长最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而老师的教学水平则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只有一个老师,老师给每个学生讲的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每个学生的成绩确实大不相同。这不仅仅是老师教学水平因素所能决定的,也是由学生的接受能力所决定的。

关键词 初中数学;差异教育;因材施教;个体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3-0105-02

我国的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深化和完善,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在提高,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的不论是学习能力还是领悟能力都各有不同,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多或少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差距,由于这种现象的产生催生出一个新的教育理念的诞生——差异教育的出現,而差异教育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我国古代,产生的背景是由于我国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引入这一概念是为了使学生全面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地关注每个学生对于课堂听课时的需要,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感受,又要注重课堂效率,按时完成教学目标。

一、非差异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现目前的教育还是存在很大功利性质的,不少的家长和老师都认为良好的学习成绩是升学的必须条件,因此很多老师和家长都非常看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成就,甚至不少的学校以及老师为了学校的升学率,而重点培养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相对较弱,殊不知,这种教育理念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受传统思想“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不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认为学习成绩好有意的学生是可造之材,而忽视了成绩相对较差学生的培养,受每个人个体思想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每个人对于学习的方面的领悟能力是不同的,这种个体差异便在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上面显示了出来,但是老师对于学生“千篇一律”或者只重视优等生的教育方式不但影响了教学效率,使教学结果大打折扣,严重还会打击学生在学习和其他方面的自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便形成了所谓优等生和差生的概念,严重还会导致两极分化严重。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导致他们对同一个老师讲的同一内容的接受水平各不相同,尤其是数学课,不同的学生对于数学的领悟能力各有不同,如果老师对所有的学生的要求都是一样,反而导致不好的结果,甚至事倍功半,如果持续这样的状况,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如何最大可能的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这就需要老师运用差异教育的理念,因材施教,尽可能的缩小学生成绩之间的差距,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信心。

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具体措施

教学目标是老师在对学生教学过程中的预期目标,而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通过整个教学目标来开展的。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他们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应当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听课效果水平,设置阶梯化教学目标,并在教学内容和作业布置中体现对每一层次的目标,从而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学习基础上得到知识与能力提升,实现差异化发展。

(一)设置阶梯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统领一节课的灵魂,它决定了教学内容的设计策略,关系到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根本方向。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不应当充当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目标应当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尤其是数学课这类逻辑性较强的课程,课程老师应当设置阶梯性教学目标,激励和引导每一层级的学生去掌握知识,进行思考,从而收获成功与喜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提出的目标应该是不一样的,应当针对学生之间不同的差异制定出不一样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北师版八下《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时,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阶梯化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能正确运用“等角对等边”进行简单的几何证明或计算。

发展性目标:会通过添加辅助线证明“等角对等边”,并会借助实例了角反证法一般步骤。

提高性目标:会用反证法进行简单的证明。

这样的阶梯性教学目标,不仅可以让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关注到全体学生,也可以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定位,从而让他们在教学中享受到实现目标的成功,在心理产生一种满足和喜悦感,以此获得学习上的内部驱动力。同时,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阶梯性目标,实行差异化教学,尽可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兴趣爱好与性格之类的特征,对症下药,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二)设计递进式教学例题

进入初中后,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与学生,他们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有较大的差异。为了实现阶梯性教学目标,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教师在设计例题一定要体现层次性,让基础性与探究性并重,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将教学问题逐步深化,使不同的学生各有所得,避免“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发生。

例如:在教学北师版八上《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时可以设置如下例题: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B(0,3).

(1)求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已知另一直线y=kx+b也经过点B,与射线AO交于点Pa,0),且△APB是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kb的值;

(3)观察上述所求的所有直线的表达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借助圖象进行解释吗?

本道例题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本节课“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这个教学目标展开,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但在编排上又环环递进,即设计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完成的基础性问题:由已知两点(其中一点在y轴上)求直线;又有关注发展性目标的提升问题,先根据条件求出待定点P的坐标,求据此求出直线的表达式,同时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在此基础上,例题还对学优生在思维上进行训练,通过比较表达式与图象异同点,让学生认识表达中系数对图象特征的影响,很好地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这种递进式的例题设计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差异当作一种资源进行开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即让成绩一般甚至学困学有所收获,又让学优生在核心素养上得到了良好培养。

(三)开展互动性的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关注教学的整体性,从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教学成果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听课效果。但是在仅有的几十分钟当中,要想全面的照顾到每个学生,那么讲课效率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能完成教学目标,怎样提升讲课效率以及适当地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听课效率呢?教师教学中不妨实施互动式教学策略,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由一两个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与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内可以就不同的问题进行讨论,发散每个学生的思维,由成绩较好的同学带动成绩较差的同学,实现共同进步。

例如:在《探索三角形的全等的条件――边角边》教学时,教师可抛出“为什么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经过小组研究,学生不仅通过教具展示以及圆规作图的方法来说明两边及一角的不同情况:SAS与“SSA”。更让人惊叹的是:竟有学生用一张钝角三角形纸片折叠就直观明了地说明“SSA”不能作为判定一般三角形的全等的条件。这样的小组互动学习,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就近解决了学习难点,同时让学优生有了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

(四)布置分层次的练习作业

教师对于课程作业地布置不宜过多应当适量,布置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训练以及掌握,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在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批次布置课后作业。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会导致每个学生的听课效率不同,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当具有针对性,对于知识掌握较好更加牢固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少布置作业,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巩固学到的内容,还能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其他课程,提高效率。而对于课程内容掌握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增加作业量,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当学生按时完成了教学目标之后,老师应当给予学生影响的鼓励,以此激励学生往更加优秀的方面进步,而对于错误较多或者未能按时完成教学目标的学生,教师应当耐心询问其原因,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差异教育理念的主要问题

目前仍然有较多的学校和老师仅仅注重教学效率,而很少关注教学质量的整体性,容易忽视不同学生在听课时的需求,这是目前差异教育在初中数学乃至其他年级和其他学科的普遍问题。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一视同仁”的方式布置作业,使得所有层次的学生的作业内容都是一样的,这样往往使得不少学习成绩较差、课程内容掌握不足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者抄袭其他学生的作业,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还有一个问题便是老师对于学生的了解严重不足,由于不少的初中学生众多,而数学老师的数量较少,便形成了一个老师教好几个班学生的状况,由于接触的学生较多,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对于学生的认识不足便使得差异教育无从谈起。上述问题都是差异教育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应用的比较重要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差异教育理念想要在实际中实施任重而道远。

四、小结

虽然差异教育的理念是好的,能照顾到每个层次学生的听课成果,还能重视到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性,提升讲课效率。但是由于我国不少的初中数学老师的数量较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差异教育相对较难,教学活动难以开展,这种教育理念在现目前阶段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在目前阶段来看我国的教育改革还需要深化。虽然差异教育在我国现目前阶段还较为难以开展,但是却提醒了教师应当适当地转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管彦民,张世相.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02):54-56.

[2]徐丽.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3]蔡庚.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课程中的应用设计与案例分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牛海娜.基于服务导向的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初中数学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