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课堂教学理论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探索

2019-08-30刘海根

读写算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创新数学教学

刘海根

摘 要 教师在利用创新教学方式进行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时需要确保教学的有效与合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中,同时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使其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进而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高。本文主要对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3-0019-01

现阶段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教育行业因此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由此需要确保教育的实时发展。数学科目具有抽象性特点,可以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加强,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对学习科目学习质量的提高,而这一点需要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才能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通过情境模式实现有效教学

教师可以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些学生的思考能力比较被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将学生的求知欲融入到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问题的解答。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营造良好活跃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并对所教学的数学概念进行有效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对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可以通过采用故事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趣,进而积极主动思考并但遇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会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并对故事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的认识这一课程时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模式进行教学,美羊羊和暖羊羊一共摘了6个桃子,懒羊羊看到后向他们要了三分之一的桃子,这样难倒了美羊羊和懒羊羊,然后请小朋友帮忙分桃子。学生在这个故事情境中能够充分调动思维,并对分数概念进行学习,通过大胆假设加上之前学过的知识帮助暖羊羊他们解决了问题,通过自主解题产生了对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实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

二、通过课前预习实现有效教学

在教学小学数学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课前预习,教师需要对课前预习加以重视,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进行预习,并对教学新课中的知识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学生在进行课程预习时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理解,对于无法理解的内容可以进行标记。学生通过课堂预习能够明确新课程的学习目标,并对预习中遇到的难点和疑问进行深入探究,并对这些问题在课堂中进行解决,从而深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在进行课程预习时就是对知识的主动探究,部分学生认为预习只是将内容看一遍,因此这些学生都是应付性看一下,并不能对知识进行学习,长久以往不利于他们对自身学习质量的提高。学生在进行课程预习时为了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和效果产品那个人积极思考和探究,教师根据教学知识的难易程度由容易倒复杂的顺序进行预习导学案的设计,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与此同时学生在结焦问题时需要对教材中的新知识进行反复探究,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知识的概念,最终实现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通过知识关联实现有效教学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不断进行知识的累积,小学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就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探究和理解,通过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有效掌握。教师在教学小学高年级数学时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新知识的探究和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从自己积累的知识库中选择可以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的相关知识,通过建立的联系进而可以将新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进而将其学习效率进行提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建立知识联系时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在有效的知识相互作用中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和学生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小数的除法时,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概念,包括小数的加减法计算和整数的乘除计算,在探究小数除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从而在掌握小数除法的同时能够进行正确计算。利用学过知识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整数除法的计算和概念的掌握转化为小数的除法计算中,进而对知识教学难度的降低实现对学生学习信心的增强,在对相关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掌握时从而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四、通过小组合作实现有效教学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配,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主动思考、动手操作、相互協作以及共同探索等环节,并且通过小组学习方式可以使小组团队中的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学习过程提升各自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方程知识时,由于小学生思维的限制使得他们无法对x+a=b类型方程的解题思路进行思考和理解,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答案进行讨论和总结,在自己理解基础上对方程左右两边通过同时加减数保持不变的理论进行深入理解,学生学会了解题方式和思路使其在小组中对自身数学学习能力进行提高。

五、结语

综上可知,教师只有有效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确保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吸引力学生的注意力,实现积极主动的探究和思考,进而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加强。

参考文献:

[1]张明建.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课堂的打造[J].新课程学习(上),2014(10).

[2]吕玉霞.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26).

猜你喜欢

创新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教育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