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闻史教材现存问题与建议探析

2019-08-22郑振锋张聪

出版广角 2019年14期
关键词:新闻史报刊历史

郑振锋 张聪

【摘要】新闻史是新闻传播学的基础学科,对于梳理新闻学发展脉络、总结历史经验以及促进新闻学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新闻史教材作为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基础,应当适应时代要求,努力解决现存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以各高校在教学中使用的几个主要版本的中国新闻史教材为研究对象,发现教材中的一些存在问题,并结合实际给出建议。

【关  键  词】中国新闻史;教材;新闻学教育

【作者单位】郑振锋,南宁师范大学组织部;张聪,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越跨国族群信息传播公共外交价值研究”(17BXW053)阶段性成果;八桂学者团队成果。

【中图分类号】G210.9【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14.023

从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至今已经过去百年,在这一百年中,中国新闻史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也为培养中国新一代的新闻人贡献了极大的力量。中国新聞史最早的专著——《中国报学史》的问世,为中国新闻史的教学与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标志《中国新闻史》课程“立”起来了[1]。但是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中国报学史》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闻学教学的要求,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新闻史教材经过了重新整编,基本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

没有新闻史作为基础的新闻传播学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样。新闻学专业自创办以来,新闻史一直是必修课程,一代又一代学者为了中国新闻史教材的编写呕心沥血,编撰了当今我们所看到的内容完整、系统完善的教材,但是近年来业界对新闻史这一学科门类的反响多是“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一般来说,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新闻学功底,并经过多年的沉淀和潜心研究才能更好地领悟和讲授新闻史,但是对于大多数经验不足的老师来说,新闻史的讲授变成了人物、时间、事件的罗列,这让中国新闻史的课程变得枯燥无味[2]。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近些年对于中国新闻史教材和教学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虽然很多专家学者为之努力,但是这个领域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目前中国新闻史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1.内容繁杂,缺少生机

翻阅目前各大高校使用的教材,多为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丁淦林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王润泽的《中国新闻传播史新编》、黄瑚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方晓红的《中国新闻史》,其中,方汉奇所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使用频率最高。纵观这些教材,每一本的页数至少在四百页以上,按照专业课每学期48学时的标准来计算,教师每节课要讲20页以上才能顺利完成教材讲授,这不仅是对老师课程安排的挑战,也成为学生在准备考试时的负担,学生机械化地应付考试,难以真正理解和领悟新闻传播的历史意义。2005年,陈丽丹教授在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关于学科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中指出,现在的新闻史教材,越写越厚,作为学术研究可以,但不宜做本科的教材[3]。大学教材面对的都是刚刚踏入本学科的新人,在学生对本学科还没有充分了解之前,繁杂的内容容易让他们对新闻史望而却步。因此笔者赞同陈丽丹教授提出的“应删除一些与新闻史不大相关的革命史、思想史、政治史等来简化新闻史教材”的观点。

当今我们所看到的一些中国新闻史内容虽然较为完整,但是在教材中出现时多采用简单罗列信息的方式,缺乏生机,让新闻史教材略显僵化。例如对外国人在华创办报刊时期的陈述,分别介绍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的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刊,且对报刊的介绍均为名称、创办时间、创办人、特点等,这种对所有报刊介绍大同小异的方式,不仅给教师的讲授带来困难,同时也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笔者认为,应在编写新闻史教材时分清主次,给有较大影响力的报刊留足版面,并引用当时的相关故事以及报刊刊登的内容作为范例,引出该报刊的特点,这样不仅方便记忆,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写作风格。这相当于用一种潜移默化和便于理解的方式告诉学生该报刊的风格和影响,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帮助。

2.更新不及时,难以与时俱进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虽然中国新闻史主要是讲述历史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也会不断更新。在文章开篇列出的几本教材中,有的内容截止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的内容截止到1978年改革开放,时间跨度最大的是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传播史》,内容更新至2009年。虽然这些教材对于历史时期的节选有各自的可取之处,但是也存在一些缺憾。随着时代的变迁,昨天成为历史,大多数教材重古轻今,对于古代和近代的历史叙述较多,谈及现状一笔带过,这种情况亟须改变。

如今新闻业呈现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四足鼎立的画面。网络媒体虽然于21世纪初才兴起,但也有近20年的历史,其发展过程和规律需要引起广泛关注,这恰恰是中国新闻史教材缺乏的。另外,近年兴起的微博和微信以及其他新闻APP都或多或少地为现代新闻业做出贡献,但这些内容都未出现在新闻史的教材中。总的来说,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出版机构不应仍按照报刊、广播、电视的内容划分来编写教材,而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中国新闻史教材。

3.内容框架大同小异

对比不同版本《中国新闻史》教材的目录和内容可发现,书中的目录相似度很高。在古代部分用历史主线串联报刊,按照中国历史的进程进行编汇;在近现代部分则使用中共党史的划分方法进行编汇,之后总结港澳台地区的媒介发展历史,完成整本书的汇编。虽然这种汇编方法符合时代潮流,但是难以真正体现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特点和规律,也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正如丁淦林教授指出的,当今中国新闻史教学内容的特点是着重讲述新闻宣传内容、新闻宣传领域的斗争和党报活动,很少讲述信息沟通、业务经验和非党报刊的活动[1]。这些问题在中国新闻史教材中也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来。

另外,现在各个学校的专业越分越细,从传统的新闻传播学中分出了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等专业,但是现在的中国新闻史教材依旧是报刊、广播、电视内容大杂烩,按照专业设置出版适合专业分科的学科历史教材还不多。目前的广告学科已经出版了如赵琛的《中国广告学》、陈培爱的《中外广告史新编》、何玉杰的《中外广告史》等,广播电视学科已经出版了郭镇之的《中外广播电视史》、乔云霞的《中国广播电视史》等,电影学科已经出版了《中国电影史》等,但是这些教材的影响力还不够大,很多专业使用的教材依旧是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者认为,虽然开设中国新闻史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新闻媒介,但是目前的新闻史教材还无法凸显本专业的特色,不能够分出层次,所以在编写新教材时应按照不同的专业,根据不同的偏向编写更加有针对性的教材。

二、对于中国新闻史教材发展的建议

1.精简内容,便于阅读

目前各大高校在使用的中国新闻史教材多按照历史发展脉络介绍该时期的新闻工作成果,虽然全面,但是过于冗长。笔者认为,除了介绍历史的大方向,还应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比如在对新闻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以报刊为主体,并分析报刊对当时社会的作用和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报刊的作用与价值。目前在中国新闻史教材中出现了一些与新闻传播不大相关的内容,虽然这些内容作为背景知识,对于理解当时的大环境有促进作用,但是长篇大论的介绍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

中国新闻史教材多面向大一、大二的学生,对于刚刚接触新闻领域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之前高中学习历史的基础上,对新闻传播史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并且能够通过教材掌握各种报刊的办报思想、写作风格和历史意义即可。因此,在中国新闻史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可以删去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如一些对报刊历史和记者的描述等,以减少学生的背诵负担,激发学生对新闻史的兴趣,使其真正地理解中国新闻史。

2.与时俱进,定期更新教材

在当前的中国新闻史教材中,虽然教材会有新的印刷版次,但是对书籍整体内容的改动不大。历史需要与时俱进,让学生看到完整、全面的历史是教材的根本任务之一,这就需要教材紧跟时代步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新观点、新内容。首先,中国新闻史教材应随着新闻史学界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更新而更新,与时俱进,介绍新的历史研究成果,紧跟时代的脚步,对教材内容及时进行修改。其次,中国新闻史教材对近十年新闻传播的记录应适当加强。例如,21世纪以来兴起的网络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等近些年兴起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APP,应该在新闻史教材中予以收录。当前影响力较大的媒体大部分依附于传统媒体建设,如新华网依附于新华社建立,人民网依附于人民日报社建立,央广网依附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立,在不增加教材篇幅和章数的前提下,中国新闻史教材在介绍传统媒体时,可加入这些新媒体的介绍内容,以完善教材。比如在对新华社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时,可以加入“1997年11月7日,依托新华社建立的综合新闻信息服务门户网站‘新华网成立,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文网站”[4]。这样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中国新闻史教材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3.讲述历史故事,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首先,可适当增加一些故事性的内容。在各个版本的中国新闻史教材中,虽然对报刊的历史有比较清晰全面的介绍,但是所介绍内容在语言上缺少生机和活力,往往将创办时间、意义、影响、停办时间、复刊时间等内容一一列举,这导致很多教师在上课时照本宣科,学生在背诵时死记硬背,无法深刻地理解内容。以《大公报》为例,很多学生在学习之后只知道它的四不方针、由谁创办、写作风格、意义影响,考试结束之后便忘得一干二净,就是因为在学习时对上述内容死记硬背。笔者认为,如果在教材中加入一些关于报刊的小故事、关于报人之间的趣事或者当时的坊间传闻,通过故事引出报刊的政治立场和倾向,能够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如李彬在《中国新闻社会史》中介绍《大公报》时,引用了老报人陶菊隐书中的一段话,让读者很容易理解《大公报》在当时的政治立场和办报方针。其次,不妨在对报刊写作风格进行介绍时,引用当时报刊的一些原文,让读者看到当时的作品,这比直接告诉读者报刊的写作风格要好得多。再次,在新闻史教材的编辑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报刊的图片以及与报刊历史背景有关的图片,这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报刊内容的全方位认知,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弱化叙述的干瘪性。

4.紧跟时代,出版配套数字教材

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数字图书和电子图书的出现不断地丰富人们的阅读形式。许多图书适应时代的发展并推出数字版本,让读者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延伸阅读、在线互动,提高阅读兴趣。中国新闻史教材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图书出版的方法,紧跟时代,创建立体的数字教材。

数字配套教材的出版,首先应该考虑受众,在尊重原版纸质图书的基础上,以原版科学的教材体系框架为依托,用新形式来丰富教材内容。比如在中国新闻史数字教材中加入相关的音频、视频、动画、课后题库等创新形式,不仅可以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还可以丰富教材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在数字教材中添加游戏为例,数字教材可以通过设计游戏的形式,将历史报刊的创办人、创办时间等信息以一种虚拟场景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以游戏的形式取代干瘪的记忆形式。此外,数字教材通过提供在线交互平台,方便师生进行远程互动、问题交流与合作学习[5]。总的来说,数字化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学习资源,使课堂和学习模式变得更加立体化,满足了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推动了教学发展。

很多人认为历史是枯燥的,但又有很多人认为历史是有趣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历史。在新闻专业的学生刚刚接触新闻史时,教材和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教材长篇大论、教师的讲授枯燥无味,学生很难对新闻史产生兴趣;但如果教师以轻松活跃的方式叙述历史,那就是另一番情景。总的来说,教材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引路人,让学生方便理解、真正接受新闻史是其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丁淦林. 中国新闻史教学需要适时革新[J]. 新闻大学,2004(3):35-39.

[2]王金珊. 《中国新闻传播史》授课方式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S1):142-143.

[3]杨丽. 关于本科新闻史教材的几点思考[J]. 新闻界,2006(4):122-123.

[4]贾蓝熹. 新闻门户网站的制胜之道[J]. 新闻战线,2016(8):10-11.

[5]毕海滨,王安琳. 数字教材的特征分析及其功能设计[J]. 科技与出版,2012(7):13-15.

猜你喜欢

新闻史报刊历史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着力点与突破口
百强报刊
社会历史语境下浅析《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教学中的价值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新历史
媒介生存:关于新闻史研究本体的思考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