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连环画艺术样式的传承与发展

2019-08-22刘路遥

出版广角 2019年14期
关键词:绘制数字传统

【摘要】数字化连环画独具趣味性、丰富性和科技性,符合现代科技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因此,传统经典连环画数字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文章从数字新媒体技术与传统经典连环画的结合、数字化连环画的发展现状与应用方面展开论述,提出数字经典连环画的市场前景以及发展的可能性。

【关  键  词】数字新媒体;连环画;经典

【作者单位】刘路遥,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青年项目“辽宁省地域美术资源连环画在高等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WQ2017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J2-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14.026

随着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中国传统连环画已然成为被收藏的艺术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连环画发展的终结。当今时代,传统连环画与数字新媒体技术不断融合,在继承艺术样式的同时也在进行新的嬗变。

一、中国传统经典连环画与数字新媒体技术

中国传统连环画于20世纪初在上海兴起,其大多取材于传统故事、典故或现实主义作品,先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再绘制成小型画幅;其内容题材、艺术形式、连续幅数和出版规模等不断丰富和发展。短短几十年,连环画受到社会民众喜爱并迅速发展,演变成具有独特艺术面貌的艺术形式。而数字新媒体技术诞生于21世纪,其采用数字技术对声音、视频等进行处理,是制作音乐、视频、电子游戏、电子书籍的常用方式之一。随着我国对数字新媒体技术开发投入力度的加大,多媒体艺术快速发展,不断影响中国传统连环画从业者的观念。中国传统连环画从业者在尊重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将经典的传统连环画进行重新编排,增强传统连环画的艺术感染力,形成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数字经典连环画。

如今中国传统连环画与数字新媒体技术密不可分。其一,  二者为互补关系。一方面,数字新媒体技术增强了传统连环画的现代性,另一方面,传统连环画的趣味性促进了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其二,  二者为互相促进的关系。数字新媒体技术可以拓展传统连环画单一的阅读方式和艺术形式,将现代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巧妙地结合,既体现数字技术的现代应用,又展示数字经典连环画独特的艺术思维和艺术形式。

二、数字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连环画艺术样式的传承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传统连环画在继承和发展上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以往中国传统连环画主要以纸质媒介为载体,但受到印刷等条件限制,产品与现当代读者审美不符,逐渐成为连环画爱好者收藏、拍卖的艺术品。此外,中国传统连环画还面临资料的搜集整理、绘制技艺的传承、传播与推广等问题。这些问题随着老一辈连环画家相继老去日益凸显,加上现在国内很多传统连环画创作工作室转变创作形式或转行,中国传统连环画产业日渐衰弱。笔者根据中国传统连环画现存问题,总结数字新媒体时代下中国传统连环画的传承现状及特点,以期为业界提供借鉴。

1.搜集相关资源,借助数字新媒体技术重新存储

第一本稍具风格特点的连环画诞生于1908年,之后,中国传统连环画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1949年以前,中国传统连环画的艺术样式发展处于萌芽时期,这期间连环画的绘画技巧并不成熟,印刷也比较粗糙,加上时局动荡,使得连环画的创作和出版都受到不小的影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急需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连环画作为通俗易懂的大众娱乐媒介受到重视。这期间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反映国家提倡扫盲运动的《我要读书》(图1)等。1971年至1976年诞生了一种“革命样板戲”连环画,此类连环画成为当时配合国家宣传的主要媒介。1976年以后,中国传统连环画为国家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80年代视觉符号”,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陈宜明、李斌、刘宇廉的《枫》(图2)。这部连环画突破了80年代连环画作品常见的表现手法与构图形式,形成了特殊而真实的连环画视觉符号,创造了个性化的连环画艺术语言形式,为21世纪中国连环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

中国传统连环画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借助数字新媒体技术,形成了数字经典连环画。一般做法是,收集经典的传统连环画后,将连环画高精度扫描并上传至互联网,借助互联网的存储空间保存,这种数字化的存储方式较之纸质的传统连环画更为环保,因此成为现代传承、传播连环画最重要的方式之一。2009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包括《红楼梦》《水浒传》《白毛女》《三国演义》在内的4500多种经典传统连环画进行收集、整理和数字化技术处理,同时设立了连环画编辑工作室负责连环画的整合、编排、数字化制作等后期等工作,使大部分经典传统连环画得以保存、传承和推广。2009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建了中国海派连环画网,实现800多种高清数字经典连环画在线阅读。2011年,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制作了iPad版本红色经典连环画系列电子丛书。2019年全国各地的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开始设置数字图书馆中的连环画专区。比如,国家数字图书馆设立了数字经典连环画在线阅览专区;黑龙江省图书馆创建了数字经典连环画多媒体浏览网站,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官网链接直接进入数字经典连环画专区阅读;山东省图书馆推出了中华连环画数字阅读馆,按照连环画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分为中国共产党党史连环画库、连环画研究文献库、中国史记连环画阅览室、少年古文连环画阅览室、青少年数理化连环画阅览室以及连环画数字阅览室等。此外,微信公共平台出现了“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中国连环画”“老连环画”“连环画宝藏”“连趣网”等公众号,方便读者在手机上阅读数字经典连环画作品。

2.重新绘制编排,在内容制作上不断革新

随着数字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以电视、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影响读者的阅读观念。因此,将数字技术有效运用到经典传统连环画中,改变经典传统连环画的装帧方式,重新编排整合经典传统连环画势在必行,但具体做法上要注意以下问题。

在重新绘制时,应注重图像与脚本文字的完美贴合,以及绘制方式是否适合数字经典连环画,而不是在制作上一味复制传统连环画。在绘制技术上要充分考虑文字脚本和画面等因素,比如可加入CG等形式。在创作形式上应将传统连环画的二维画面转换为三维画面,将黑白线稿转变为彩色图像,使连环画在二次绘制时更为精确,打造具有时代感的艺术图像符号,制作具有创新性的数字经典连环画。这样在加强连环画视觉冲击力的同时,还能充分吸引连环画爱好者和学习者的兴趣,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创新形式不仅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满足大众的信息接收需求,还能增强传统连环画的趣味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连环画的内容。

3.融合新媒体技术,使读者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经历技术变革后,传统连环画在绘制手法上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更具有画面感、影像感的全新连环画创作形式,迎合了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以往中国传统连环画在传播方面存在明显弊端,读者对连环画的接收和传播相对被动。随着数字新媒体技术的融入,传统连环画被重新编排并形成数字经典连环画,在播放形式上向交互方向转化。读者可通过官方网站、电视盒子、手机APP等渠道自由选择连环画的内容,利用AR等方式实现与人物、场景的虚拟互动。AR方式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连环画中的故事情节,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的方式。总的来说,数字新媒体技术为传统连环画的全新展示提供了可能,为经典传统连环画作品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平台,保证了读者阅读连环画的便捷性,避免了传统出版造成图书在传播过程中的磨損、破坏等问题,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连环画的发展必须跟上数字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开发数字经典连环画等新产品以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时,要以数字新媒体为传播媒介,使传统连环画从被动传播变为主动宣传。

三、数字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连环画的发展

1.绘制方式的突破

20世纪中国传统连环画大致分为三种艺术风格。其一采用线描手法,此类的作品数量较多,艺术风格上力求形神兼备,风格朴实;其二采用漫画手法,此类作品在民国时期数量较多,造型夸张,多有讽刺意味;其三借鉴西方的艺术手法,比如素描、透视、造型、色彩等,这类手法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并延续至今,造就了大量优秀的经典连环画作品。以上三种艺术风格各有千秋,其代表作品在中国连环画发展史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连环画在数字新媒体技术的辅助下,融合3D绘画、动态、音效等元素并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比如在绘制数字经典连环画的环节,可以采用3D MAX、LUCIDCHART、Photoshop等三维绘图软件,对传统连环画进行重新绘制,让画面显得更加立体生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交互展示体验的提升

随着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声读物逐渐改变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成为越来越多读者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有声读物的音频形式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文字内容。在数字经典连环画中加入音频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华丽的视听效果,还能够渲染图像的视觉想象气氛,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刺激读者的听觉神经,帮助读者加深对连环画内容的印象。

同时,数字经典连环画还可以借助数字新媒体技术的交互功能增加连环画的互动环节。比如可以在画面上采集人物的动作和场景光影,用Flash、AE等视频软件进行剪辑并生成链接,读者可以点击链接参与互动。此外,虚拟模拟画面的互动是数字经典连环画新的发展方向,这种方式是运用触感神经系统原理,让读者将自己融入连环画的场景中,甚至直接代入连环画中的人物,进而身临其境地体验、感受连环画的故事情节。这种进入连环画情景中的方式可以吸引更多读者对传统连环画产生兴趣,有利于传统连环画的传承与发展。

3.应用领域的拓展

中国传统连环画发展至今,可谓百花齐放,其艺术样式、文化内涵因数字新媒体技术而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经典连环画的前景非常可观。为了更好地开发数字经典连环画,拓展其应用领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比如近年来,高等美术教育与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开始加入连环画内容,为数字经典连环画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些高等美术院校在动画设计课程中加入传统连环画绘制环节,不仅开拓了传统连环画的传播途径,还打破了国内动画专业学习的局限性。又如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动漫的结合,不仅可以使当下的美术、设计系的学生学习和掌握绘制数字经典连环画的技术,还有利于传统连环画艺术的传承,实现了国内传统动画、漫画专业的革新。

中国传统连环画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随着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中国传统连环画需要与新技术携手并肩,不断开发新的数字经典连环画产品。中国传统连环画的数字化转化是必然趋势,数字经典连环画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与人们未来的生活、娱乐、阅读等密不可分。笔者认为,若要让连环画重新回到历史舞台,需要从业人员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紧密结合数字新媒体技术,从主题内容、绘画制作表现形式、传播媒介等多方面去探索和尝试,形成集视觉、听觉、触觉交互于一体的全新的数字经典连环画。目前,业内需要加强与国内外文化市场的密切往来,充分挖掘数字经典连环画的艺术魅力和商业价值,因为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总的来说,中国数字经典连环画应当充分发挥艺术价值和商业优势,凭借独特的文化魅力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姜维朴. 鲁迅论连环画 [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2]阿英. 中国连环图画史话 [M]. 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

[3]姜维朴. 鲁迅论连环画 [M]. 北京:中国连环画出版社,1992.

[4]白宇. 连环画学概论[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

[5]介子平. 褪色的连环画[M].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6]吕澎. 20世纪中国艺术史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林敏,赵素行. 中国连环画艺术文集[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绘制数字传统
Art on coffee cups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放学后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
VBA在宗地图绘制中的应用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