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定位、关键与重点

2019-08-13覃文忠曹锡康张绣宇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9年7期
关键词:政治功能组织力

覃文忠 曹锡康 张绣宇

[摘  要]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是坚持党对高校坚强领导的政治保障,支部建设要从基本单位、战斗堡垒、桥梁纽带、重要支撑四个层面准确定位,在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凝聚力、发展推动力、自我革新力等方面实践创新,以政治领导力的强化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的组织力。

[关键词]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政治功能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9)07-0053-04

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直面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高校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师生、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准确把握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定位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我们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1]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迫切的战略意义。”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要准确把握高校教师党支部四个方面功能定位的内涵,明确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工作任务与目标要求。

(一)理解基本单位的内涵。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教师是高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主体,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党在高校最重要的基层组织之一。新时期,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夯实高校党的工作基础。

(二)把握战斗堡垒的重点。“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高校教师党支部担负着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服务教师、促进和谐的重要责任,是团结带领教师党员群众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斗堡垒。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要以提升执行力为根本,突出作用发挥;要以提升战斗力为关键,突出攻坚克难。[2]

(三)认识桥梁纽带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了解群众诉求,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党支部的基本任务之一。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要当好“主心骨”、作“引路人”,要锻造“好把式”、作“带头人”,要织密“服务网”、作“贴心人”,厚植群众基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3]凝聚起推动高校综合改革、“双一流”建设的磅礴力量。

(四)掌握重要支撑的要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教师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中坚力量。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议,要发挥好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扎根中国大地、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

二、紧紧抓住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关键

提升组织力,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是关键。教师党支部书记肩负引领支部加强自身建设、推动高校改革发展、服务师生成长成才、作好思想政治工作等重要职责。发挥好高校教师党支部主体作用,彰显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可以有力促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质量的显著提升。因此,新时代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关键在于抓好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一)提高政治地位。高校党委要切实提高教师党支部书记岗位的政治地位,增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岗位的吸引力。[4]要把“雙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培养纳入高校党政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和培养体系,把其经历作为高校选拔任用院(系)级党政干部的重要条件,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要落实政策保障,确保“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能有效参与本单位工作规划、干部人事、年度考核、提职晋级、评奖评优等重要事项决策,保障其支部书记工作享受相应的津贴补贴待遇。

(二)增强政治定力。要突出政治建设,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的首位。高校党委要把党性强、素质优、作风好、威信高的教师党员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养、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成真正的“领头羊”。教师党支部书记要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自觉锤炼忠诚品质,在知行统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上下功夫,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定力。[5]

(三)锤炼道德品格。“以德立威,则威长,以德服众,则众随。”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要率先垂范,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注重道德修养,诚实守信,坚守正道,廉洁自律,接受监督,以高尚道德情操为社会提供正能量。教师党支部书记面对矛盾要勇于迎难而上,面对挑战要勇于身先士卒,面对危险要勇于挺身而出,做一个真正有高尚道德情怀的人,以德立威,以德服众,不断增强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6]

(四)提高素质能力。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留学归国人员比例明显上升,党外高知群体日益壮大,多元文化在教师思想中碰撞交融,对高校教师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党委在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务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培训力度,造就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引领高超、党务能力出色的优秀教师党支部书记,既凝聚、教育、监督、管理教师党员,又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全体教师,不断增强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创造力、战斗力。

三、牢牢把握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重点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着力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下大气力解决软弱涣散问题。”这是高校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是其有效实现党组织功能和性质的能力,对内是凝聚、教育、监督、管理教师党员,对外是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全体教师,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归宿。[7]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要在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凝聚力、发展推动力、自我革新力的提升上下功夫。[8]

(一)在提升政治领导力上下功夫。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高校教学科研第一线,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就是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首先,通过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组织广大党员教师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信仰的力量、组织的力量,汇聚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智慧与力量。其次,要切实加强教师党支部对系所(或教研室)、部门的政治领导,坚持把政治引领具体化、形象化。在院系,决定或参与决定本单位重大问题并监督实施,支持保证行政负责人依法行使职权,促进各项任务完成;在机关,紧紧围绕服务中心、作风建设,发挥协助和监督作用,着力解决一些机关党员、干部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方面存在的“灯下黑”问题。

(二)在提升思想引领力上下功夫。“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自觉运用理想信念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廓清思想迷雾,排除思想干扰,把稳思想“主心骨”。一是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中坚定理想信念。教师党员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分析问题,在大是大非和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立场要鲜明、态度要坚决,当好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批驳错误言论的“战斗员”、学生立根铸魂的“工程师”。[9]二是在开展党性教育和道德养成中厚植理想信念。教师党员要从党章党规、党史国史、革命精神中,荡涤心灵、淬炼党性,把牢思想“闸门”,汲取奋进力量,自觉做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涵养信心、信念、信仰。三是在教书育人实践中升华理想信念。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才能让信仰在教师心中扎根,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由此,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全面把握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跑好理想信念传承的“接力赛”。

(三)在提升群众凝聚力上下功夫。“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群众凝聚力,就是要深深植根于师生之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偏离,以教师内生需求为导向,构建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机制,织密“服务网”,想教师所想,办教师所期,切实维护好、发展好教师正当权利和利益;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做“贴心人”,切实打通服务教师“最后一公里”,主动了解教师诉求,着力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多为师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厚植群众基础,使党的形象在教师心中树起来、立起来。[10]

(四)在提升发展推动力上下功夫。高校教师党支部要立足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和落脚点,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相互结合、有机融入,把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推进人才培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强大动力。首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要求,凝聚和团结广大教师,组建跨学科交叉团队,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以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的研究成果提升学科的发展水平与国际地位,推动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

(五)在提升自我革新力上下功夫。高校教师党支部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着力解决自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提升自我革新能力上下功夫。一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着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二要严肃党的组织生活,把党的组织生活作为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做实做活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三要不断创新党支部组织活动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利用新媒介、新技术、新传播方式和新沟通手段创新活动方式,增强活动吸引力,提高参与度、实效性,推动党支部组织活动方式方法的创新,使支部活动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11]四要加大保障力度,确保教师党支部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制度理事。同时,要落实党支部书记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确保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任务在党支部得到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郑萼.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8(10).

[2]邹自立.把基层党支部建成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N].光明日报,2018-02-07.

[3][5]李长生.不断增强“四力”,提升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水平[J].党建研究(内参),2018(5).

[4][11]覃文忠,沈艺,王瑞杰.高校院系党支部建设的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7(11).

[6]蔺伟,王雪.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原则和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7(1).

[7]夏立.加強基层党建重在提升组织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2-07.

[8][10]胡昌升.突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7-12-01.

[9]王娜.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5).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会重点课题“高校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有效向基层延伸夯实的工作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18ZD01)、同济大学党建研究指定课题“二级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18-2-0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覃文忠单位: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党工委,曹锡康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张绣宇单位:同济大学团委

责任编辑:周奕韵

猜你喜欢

政治功能组织力
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路径探究
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作用
抓“四力”提升油企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如何提升二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力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亚里士多德的中产阶级政治功能思想及其发展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研究
试析目前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弱化的原因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