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角色定位调查研究

2019-06-19朱小芳徐临亚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专科研究生

朱小芳,徐临亚,郭 凡, 陶 花,张 娣

角色定位是个体通过审视自身能力与兴趣,结合所处的情境,以明确个人发展需求或目标,从而发挥出与社会期望相适应的价值[1]。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阶段主要面临着两种角色定位,包括专业选择时的自我角色认知及向工作过渡的职业发展定位。自我角色认知是MNS研究生专业选择的基础,不仅涉及个人阶段学习目标的设置,而且与其能否顺利实现向理想职业的转换有关。国内MNS 研究生教育定位与培养临床直接参与型的专科人才相关[2,3],而目前在临床上专科护士承担着专家型临床工作者的角色。随着教育发展专业化与临床建设专科化,专科护士角色成为MNS 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基于两者的职业化属性,MNS研究生一定意义上也被认为是高水平专科护士培养的初始阶段,MNS 研究生培养与专科护士实践息息相关。鉴于此,本次调查从MNS 研究生自身及专科护士角度出发,旨在帮助MNS 研究生从多角度了解自身角色定位,并进行对比分析,使MNS 研究生明确自身角色定位与专科护士期待之间的差距,促进MNS 研究生未来的能岗匹配和职业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8-09,便利抽取全国27 所具有MNS 授权点的高校中符合纳入标准的104 名MNS 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目前为在读MNS研究生;(2)愿意参加本次调查。

2018-10,便利抽取8 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2 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目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注册护士;(2)已获得专科护士资质;(3)具备5 年及以上专科工作经验;(4)愿意参加本次调查。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对MNS 研究生实施调查的问卷由两部分组成。(1)基本情况资料:学校、性别、年龄、年级、就读方式、读研前有无工作经历、专业方向等;(2)MNS 研究生自我角色定位问卷:以李青[4]编制的“硕士研究生角色定位调查问卷”为基础,结合MNS 的培养要求[5]和小范围预调查,扩展其中第10 个条目为“通过MNS 教育应该具备的能力”、“通过MNS 研究生教育已具备的能力”、“完成MNS 教育后的岗位角色选择”3 个条目,增加“专业满意度”条目,删除第11~16、18 个条目,调整第23 个条目选项为“3 000~5 000元、5 000~7 000元、7 000元以上”,最终形成MNS 研究生自我角色定位问卷,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7。该问卷包括:MNS 研究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动机、专业选择依据及评价、教育收益定位、能力定位、岗位角色定位和择业定位,共7 个主题,20 个条目。

对专科护士实施调查的问卷由两部分组成。(1)基本情况资料:医院、性别、专科工作年限、教育程度、职称等;(2)MNS 研究生社会角色定位问卷:参考相关研究[6,7],形成MNS 研究生社会角色定位问卷,并经两名护理(教育)专家审核,修改后问卷内容效度指数为0.79,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1。该问卷包括:对MNS 研究生教育的了解程度、专业前景评价、MNS 研究生能力定位和岗位角色定位等9 个选择题,1个开放性问题,共10 个条目。

1.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星和电子邮件两种方式发放问卷,共回收177 份,剔除未按要求作答及作答不完整的问卷,最终获得MNS 研究生有效问卷104 份,有效率89.7%;专科护士有效问卷52 份,有效率85.2%。

1.3 统计学处理 双人核对录入数据,采用SPSS 19.0 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单项选择题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多项选择题使用多重响应进行描述,并使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进行率的统计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104 名MNS 研究生中,男8 人(7.7%), 女96 人(92.3%); 平 均 年 龄(25.63±2.89)岁;一年级22 人(21.2%),二年级49 人(47.1%),三年级33 人(31.7%);专业方向包括临床护理(90.4%)、护理教育(4.8%)、社区护理(3.8%)和护理管理(1.0%);全日制MNS 研究生87 人(83.7%),非全日制MNS 研究生17 人(16.3%);68 人(65.4%)读研前无工作经历,36 人(34.6%)有工作经历;已参加临床实践78 人(75.0%),时间2~24 个月不等。

52 名专科护士中,男2 人(3.8%),女50 人(96.2%);专科工作年限5~15 年,平均(7.63±2.88)年;大专学历1 人(1.9%),本科50 人(96.2%),硕士1 人(1.9%);初级职称34 人(65.4%),中级职称18 人(34.6%);无职务46 人(88.5%),护士长4 人(7.7%),护理部助理2 人(3.8%)。

2.2 MNS 研究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动机 104 名MNS 研究生中,87 人(83.7%)为自考研究生,11 人(10.6%)为保送研究生,6 人(5.8%)以定向委培方式读研。读研的主要动机是希望在学术上有所发展(表1)。

表1 MNS 研究生读研原因

2.3 MNS 研究生专业选择依据及评价 MNS 研究生专业选择多以谋求更大发展为基础(表2)。MNS研究生对专业学位总体评价较高,96.2%(100/104)了解所学专业方向,94.2%(98/104)对当前所学课程内容感兴趣,专业总体满意率达91.3%(95/104),见表3。

2.4 MNS 研究生与专科护士教育收益定位比较 被调查的MNS 研究生中,76.0%(79/104)接受教育期间想过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次,67.3%(70/104)愿意继续攻读MNS; 超过三分之一的MNS 研究生及专科护士认为读研收益大于成本,两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2 MNS 研究生专业选择依据

表3 MNS 研究生对专业学位评价

表4 MNS 研究生与专科护士教育收益定位比较[n(%)]

2.5 MNS 研究生与专科护士能力定位比较 通过MNS 教育,在应具备的能力方面,MNS 研究生与专科护士在学术交流能力、教学能力及外语能力定位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已具备的能力上,MNS 研究生与专科护士在获取知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定位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2.6 MNS 研究生与专科护士岗位角色定位比较 MNS 研究生和专科护士均认为,MNS 研究生主要岗位角色是临床护理专家和专科护士,但MNS 研究生对自身岗位角色定位不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6)。

2.7 MNS 研究生择业定位 专科护士(53.8%)对MNS 研究生专业前景评价比MNS 研究生(37.5%)好;83.7% MNS 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先就业;仅33.7%计划从事临床护理,与专科护士的期待差异较大(57.7%);51.0% MNS 研究生择业时优先考虑发展前途,仅6 人重视专业对口与个人兴趣,MNS 研究生对自身认知仍处于较低水平(表7)。

表5 MNS 研究生与专科护士能力定位比较[n(%)]

表6 MNS 研究生与专科护士岗位角色定位比较[n(%)]

表7 MNS 研究生择业定位

2.8 专科护士对MNS 研究生的角色定位建议 在被调查的专科护士中,90.4%认为临床需要MNS 研究生。57.7%提出,MNS 研究生一定要扎根于临床,但目前MNS 研究生的培养多不能满足临床要求,主要是缺乏临床经验,学术要求多,跟临床一线工作有差距。30.8%认为,MNS 研究生教育应注重临床实践,医院需提供经济与临床岗位支持,并注重临床护士的考研意向。

3 讨 论

3.1 多数MNS 研究生自我角色定位目标明确 护士角色期望的专业化,使从业者的教育期待也随之增加。调查显示,MNS 研究生对专业学位教育评价较高,总体满意率达91.3%。从读研原因分析,MNS 研究生普遍具有明确而强烈的读研动机,不同的读研动机使MNS 研究生在学习时各有侧重。结合用人单位需要,51.0%的MNS 研究生为谋求更大发展选择了专业学位教育,并将其定位为求职或个人提升的一种途径。同时,期待该教育所带来的长远收益,这与Lee 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本调查中,83.7%的MNS 研究生毕业后首选就业,择业时优先考虑发展前途,与读研动机基本保持一致,但缺乏对个人兴趣与专业对口的潜在把握。此外,97.1%的MNS 研究生有长期职业发展规划意识,这提示MNS 研究生对自身发展定位较为清晰。但MNS研究生的择业性质不一,与以临床护理(90.4%)为主的专业研究方向不匹配。部分MNS 研究生放弃自身所学的专业方向,寻求教育或行政性质的职业,可能与父母、家庭角色影响或专业方向设置不具体有关,因此,MNS 研究生对自我角色认知仍不全面。而国外要求护理高级教育沿着职业发展方向进行[9],教育行为与岗位角色和职业阶梯交互影响[10],保证了高等教育成果的连续性。这就提示,国内专业硕士教育应引导MNS研究生对自身角色需求的把握,注重MNS 专业方向设置的多样化和细化,促进角色教育成果向职业发展转化、过渡并延续,满足护理专业学位设置本身对专门职业领域的需要[11]。

3.2 MNS 研究生的自我角色定位与专科护士期待仍存在一定差距 调查显示,90.4%的专科护士认为临床需要MNS 研究生,主要对应着临床护理专家或专科护士角色,这与MNS 研究生自我定位一致,也与国外护理高级教育定位[12-15]相似。美国将对多层次及多领域的实践应用能力定位为护理硕士教育的基础能力[16],但通过对MNS 研究生及专科护士的调查发现,国内MNS 研究生多集中于提升学术或科研能力(P<0.05),缺乏临床一线工作经验,临床专科能力较弱,这与高级护理教育目标相距甚远,不利于培养高级实践护士的角色准备。结合专科护士培养要求,被调查的专科护士提出,MNS 研究生一定要扎根于临床,重视临床岗位胜任力。Gerard 等[17]研究表明,硕士学历护士还必须精通最先进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拓宽护理转化能力。相比之下,国内MNS 研究生教学能力虽有所发展,但知识和信息的应用与转化能力不突出,外语能力没有细化标准,综合素养与国家及社会期待的专家型护理人才差距很大。专科护士提出,还应注重临床护士的考研意向,这与意大利的硕士课程设置对象相同,该教育针对具有执业资格的护士,旨在提供与目前临床角色相适应的高等水平教育[18]。因此,在当今卫生事业环境下,MNS 研究生需要更广泛的自我专业认知,结合专科护士培养的职业化背景,高校应重视MNS 研究生多种能力的联合培养,明确临床转化式培养目标,使专业型硕士教育符合国家人才培养的需求[19]。

MNS 研究生多数具有明确的自我目标,对专业硕士教育赋予较高的期望,但MNS 研究生专科优势不足,知识整合能力和信息转化能力不突出,与国家及社会期待的专家型护理人才差距较大。教育者应重视MNS研究生角色教育和转化式教育,促进MNS 研究生多种能力的联合培养,并利用临床多学科合作关系,做好MNS 研究生角色管理。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专科研究生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外语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探究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