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 年度南通市区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2019-06-19朱保锋沈君华徐亦男陈建荣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酒精中毒毒物流行病学

朱保锋,沈君华,顾 鹏,顾 莉,徐亦男,陈建荣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健康意识的加强,急性中毒的人群、毒物种类、治疗措施等流行病学特征正在发生改变[1]。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存在地区差异,而对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本地区的中毒救治能力。因此本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的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信息系统,调取江苏省南通市区2018年急性中毒患者的相关数据,并对其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为提高早期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治疗成功率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18-01-01 至2018-12-31 期间由南通市急救中心接诊的476 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

1.2 研究方法 应用自主开发的《基于大数据的急性中毒患者院前院内抢救信息平台》中设计的急性中毒患者院前调查登记表,由经过培训的急救中心医务人员在接诊患者的第一时间填报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录入数据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中毒情况分析(中毒原因、毒物种类、中毒途径)、院前急救(接诊及入院时间、抢救措施)及转归(死亡、送入院)等。同时安排本研究小组人员定期整理并审核登记的相关数据,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而分析所有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 Excel 2010 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476 例急性中毒患者年龄为14~86 岁,平均(22.23±14.42)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年龄分段,青年285 例,中年118 例,老年前期56例,老年17 例,以中青年占比最大(84.67%);男女性别比为 0.83 ∶1;职业分布中,无业人员占比最多(54.62%)。具体见表1。

2.2 中毒情况分析

2.2.1 中毒原因 本次调查患者中毒原因分为两类:酒精中毒患者401 例,占比84.24%,非酒精中毒患者75 例,占比15.76%。非酒精中毒原因包括自杀、意外中毒、被投毒,具体见表2。

表1 476 例急性中毒患者一般资料

表2 476 例急性中毒患者中毒原因

2.2.2 非酒精中毒的途径、毒物种类及毒物成分 75例非酒精中毒患者中,其中毒途径主要为经消化道中毒56 例,占比74.67%;毒物种类主要为药品(42.67%)及农药(24.00%);毒物成分包括单一(89.33%)和混合(10.67%) 两种,具体见表3。

2.3 中毒月份分布 本研究调查发现,2018 年度南通市区476 例急性中毒有冬夏两个季节高峰,分别为2月(62 例,13.02%)和8 月(59 例,12.39%),见图1。而75 例非酒精中毒患者集中分布在春夏两季,其中以5 月(13 例,17.30%)和8 月(10 例,13.30%)为发病高峰,秋冬两季相对较少,见图2。

2.4 院前急救情况 61.98%(295/476) 的病例中毒后到救护车接诊的时间<6 h,救护车接诊至入院时间为6~25 min,平均(12.15±8.02)min。治疗措施方面,401 例酒精中毒患者在急救车上均应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等治疗。75 例非酒精中毒患者中,33 例患者接受了急救处理,包括应用特效解毒药物24 例(5.04%)、气管插管6 例(1.26%)、心肺复苏3 例(0.63%);其余42 例患者由于病情相对平稳或急救车上缺乏相应的特效解毒剂等原因,仅给予吸氧、补液等对症处理。

2.5 转归 接诊时或送至医院前宣布死亡的患者3例(0.6%),死亡原因考虑为窒息所致。其余473 例患者均送至附近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表3 75 例非酒精中毒患者的中毒途径、毒物种类及毒物成分

图1 476 例急性中毒患者月份分布

图2 75 例非酒精中毒患者月份分布

3 讨 论

由于大多数中毒患者首先由急救中心接诊后送至各级医院急诊科进行救治,故急救中心与急诊科往往掌握中毒病例的第一手资料,是急性中毒的重要信息来源,在急救中心收集到的中毒资料具有重大的价值及意义。因此,为提高医院对中毒的诊疗水平,各级急救中心、医院急诊科可以应用相关统计工具,回顾性地对各种急性中毒病例进行统计,不仅可以分析本地区中毒的流行病学数据,同时有助于实现急性中毒患者院前院内抢救的无缝衔接,以利于对本地区中毒患者采取及时、正确、快速的救治方法,从而提高本地区急性中毒这种急诊常见病的抢救成功率。

本次调查发现急性中毒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方面,中青年(14~59 岁)占比最大(84.67%),男女性别比为0.83∶1,与美国中毒控制联合会发布的中毒年龄、性别的分布特征相类似[2],也与国内赵群远等[3]及嫡娥姆等[4]研究报道结果一致。中青年由于工作生活等多种原因,较其他年龄组的人群更容易接触到有毒物质,受到毒物的危害,因此中青年尤其是此年龄段的女性是需要干预的重点人群。中毒患者以无职业人员占比最高(54.62%),本研究职业调查与孙宝迪等[5]的研究相一致,但与同一地区前期调查[6]相比有明显变化,可能与部分中毒患者或家属朋友考虑到隐私问题不愿意提供真实职业单位有关。

本研究发现,急性酒精中毒共计401 例(84.20%),为最主要的中毒类型,这与顾朝丽等[6]及赵倩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非酒精中毒以药品为多见,特别是苯二氮卓类药物为主,这与国内报道农药居多的相关结论不一致[1,8],但与本地区的既往研究相一致[9],这可能与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市区人群有关。近年城市化发展迅速,农耕地逐渐减少,人们农药接触机会少,同时城市人群更容易接触到各种药品,苯二氮卓类药品大众熟知度高且易于获取,多数为自杀所采用。这也提示,对于城市人群控制药物获取的途径显得日益重要,尤其需要加强对苯二氮卓类药物的管理。患者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中毒为主,占比74.67%,与国内外大多数研究结论一致[10,11]。

本研究发现急性中毒患者在2 月和8 月出现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考虑与春节期间饮酒人数增多有关;8 月为农忙季节,农药使用率较高且方便获取,人员容易情绪波动等多种因素导致第二个高峰的出现。此项结果与徐大伟等[12]及孙青松等[13]的研究存在一定差异,考虑与各地的经济、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有关。但由于南通市地处长江下游,海洋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5.1℃,气候温和,春秋两季比较短,且本研究时限为1~12 月,可能无法明确急性中毒与发病季节的关系,故需统计更多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急救中心医务人员接诊至入院时间6~25 min,平均(12.15±8.02)min;急救车上应用特效解毒药物24 例(5.04%)、气管插管6 例(1.26%)、心肺复苏3 例(0.63%),最后共3 例(0.6%)未抢救成功,死亡原因考虑为窒息所致。治疗急性中毒,除诊断明确的中毒有特异性解毒剂可以应用,如酒精中毒应用纳洛酮,有机磷农药中毒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或阿托品;大多数患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主要方法包括洗胃、导泄、血液净化等[14],而这些治疗一般在患者送往医院后,由医院急诊室医护人员进行。如果对院前急救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增加救护车上相关设备,如血液灌流机器价格便宜、操作简便、无需配置透析液和置换液,可在中毒现场或救护车上开展,使患者能早期接受有效治疗,是否可以提高存活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综上,院前急救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应对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5]。南通市急救中心承担了市区所有“120”求助系统患者的院前急救任务,因此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南通市区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市区中毒防控及救治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中的中毒病例治疗及转归数据均统计到院前阶段,接下来的工作会进一步分析中毒患者院内数据,保证研究将更有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酒精中毒毒物流行病学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连翘提取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TIMP-1、HIF-1α水平的影响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快跑!有毒物 绝密毒药报告
家禽中毒怎么办
毒物——水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