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省级行政机构的演变与近代省制的奠基

2019-06-14朱英杰

文教资料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宋代

朱英杰

摘    要: 中国省级行政机构的演变经历了长期、复杂的过程。中国近代省级行政区划并非元朝始创,而是在宋代形成的。此后经过宋朝的奠基、明朝的恢复、清朝的完善,终于发展为今天的样貌。

关键词: 省级行政机构    近代省制    宋代

中国古代省级行政机构的演变经历了漫长、复杂的过程。目前为止,很多学界同仁对此问题的认识并不是十分清晰。尤其是今日我国各省份的名称、所辖疆域是何时奠定的,多数人在这一问题的认知上存在明显的误区。本文在这一问题上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关于“省”——由中央机构名称转为地方机构名称

省,最初并非是地方机构的名称,而是中央政府机构的名称,如隋唐时期之“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之中书省,相当于皇帝秘书,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相当于监督审查机关,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系中央行政机构,下辖六部,负责具体贯彻执行。至少从唐中期开始,三省权力趋弱,中书门下逐渐掌握决策行政大权。到宋末元初,掌握行政大权的中书门下又简称中书省。但元朝的中书省已经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的中书省,二是中央直辖的一块区域。与此同时,出现了“行中书省”这一地方机构或中央派出机构。省,开始作为地方机构的名称。

到了明代,明太祖裁撤中书省,皇帝直接统辖六部。中央机构从此再无“省”这一称呼,“省”彻底成为地方行政机构的名称。

二、省级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省”只是一个名称,不能以“省”的出现作为省级行政区出现的标志。省级或类似于省级的行政区划早已有之。商周时期的地方诸侯相当于省级区划,但其独立性强,与后世之地方机构本质不同;且统辖区域大小不一,差别很大。秦朝的郡,区划大于今天的地市,但是小于省,大小介于二者之间。汉代设十三州刺史。这里的州虽然起初只是作为监察区域,但后来逐渐具有了行政权力,可以看作中国最早的省级行政机构。

其后,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凌驾于州、府、县之上,都可看作省级行政机构。和汉代的州一样,唐代的道也是由监察机构演变为行政机构。只不过,唐代的道是監察区加军事驻防区,双重职能决定了其有更大的独立性,进而演化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和唐朝的道相比,宋代的省级行政机构路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因为宋代在路并没有设统一的行政长官,而是分设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转运使司四个互不辖属的行政机构,分别掌管路的行政、司法、赈灾及财赋之权。四者互不统属又互相监督,皆听命于皇帝。诸司还有副使和判官为佐贰,彼此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商周时期的诸侯国、秦代的郡、汉代的州、唐代的道,所辖地域与今天的省份差别很大,几无可比之处。随便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山东省,从商周到唐代,找不出一个地方机构能与今日之山东疆域大致类似的。所以,这些制度和机构都不可以看作今日省制的源头。

元代的行省,从名称上看,可看做今天省制之源头,但具体到各省份统辖的行政区域,就会发现和今天的省份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元代的行省,疆域太大,远远超过今天的省份。岭北行省包括今蒙古国及其以北之中西伯利亚;辽阳行省包括今日整个东北及其北方之东西伯利亚;中书省包括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北部、内蒙古大部及北京、天津二市;河南江北行省包括今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省份的大部分区域;湖广行省包括今湖南、贵州、广西;江西行省包括今江西和广东;江浙行省包括今浙江、福建、上海及江苏、安徽的部分区域,等等。可见,元代行省面积广大,一省顶今天数省,绝非今日省制之源头。唯独到了明清,各省所辖区域才与今天大致相同。

严格来说,除了明初一段时间内,明代多数时间并无行省。明代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名称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与其并列的还有负责地方军事的都指挥使、负责地方刑狱的提刑按察使),其所管辖区域即为承宣布政使司。但承宣布政使司这个名称是比较拗口的,官文中的承宣布政使司到了民间老百姓那里仍然被称为省。久而久之,到了清代,干脆改承宣布政使司为行省,简称省。

有明一代,传统汉族地区的多数省份已初现雏形。二京十三省,已与今天情形无太大差别。京师(北直隶)相当于今天的河北;南京(南直隶)实际上是今天的江苏和安徽合在一起;陕西相当于今天陕西加上甘肃;湖广乃今日之湖南、湖北。传统汉族地区的其他省份基本和今天无异。

到了清代,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个是把直隶和承宣布政使司一律改为行省,简称省。二是各省份统辖区域发生变化,和今天更为接近。康熙二年(1663),从陕西省分出巩昌省,后改为甘肃。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后又于康熙六年(1667)分为江苏、安徽二省。同年,湖广分家,分设湖南、湖北二省。至此,传统汉族地区十八行省都已产生。

三、宋代省级机构及其发展演变

到此为止,我们是否可以说,明代的“承宣布政使司”便是今日省级行政机构的源头呢?除明代之外,还有没有更早的省级行政机构和今日类同的朝代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具体分析宋代的情况:

今天传统汉族地区的多数省份,其名称、疆域都来自于北宋。明代的“承宣布政使司”虽然与元代的行省大相径庭,却和宋代转运使所辖的“路”高度接近。分析其中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元代疆域广大,行省所辖疆域自然就大,明朝在这一点上和元朝显然不同。二是明朝为汉人政权,蔑视蒙元,不屑在政治制度上与之为伍。其宁愿恢复宋代的一些制度,也不愿照搬元代的统治模式。因此,明代在地方行政区划上与宋朝颇为接近。

福建省,在北宋叫福建路,疆域与今天的福建几乎毫无差别,且治所亦在福州。广东省,在北宋叫广南东路,简称广东,治所在广州,只是所辖疆域与今天有所区别,雷州半岛一带属于广西。广西,在宋代叫广南西路,简称广西,治所桂州(今桂林),所辖疆域比今天略大。湖南湖北,在当时分别为荆湖南路、荆湖北路,简称湖南、湖北,所辖疆域与今天不尽相同。江西,在当时叫江南西路,简称江西,治所洪州(今南昌)。浙江,在北宋是为两浙路,治所在杭州,但是疆域比今天略大,包括长江以南、太湖以北的地区。以上江南各省,除云南为大理国,贵州的雏形尚未出现外,其他各省名称、轮廓均已出现,并且与今天大同小异,个别省份甚至包括省会已经和今天高度一致。

黄河流域与长江以南的情况不尽相同。黄河流域各省轮廓已基本出线,但名称与今天尚未一致。这反映了北方的情况远比江南要复杂得多。山东、河南二省,在当时分别为京东和京西路。原因在于两个省份之间正是北宋的京城开封府。北宋灭亡以后,此二地成为金国领土,名称发生了变化。因为开封不再是京城,所以京西和京东这样的名称很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京西与开封府合并,称汴京路或南京路;京东路,疆域未变,但名称则改称山东路。由此,我们才真正了解“山东省”这个名称的真正由来。所谓位于“崤山以东”或位于“太行山以东”,都是无稽之谈。山东之所以为山东,只是原来的名称不合时宜而已。“山东”一词并无实际意义。山西省,因位于黄河以东,在北宋为河东路,治所太原,但疆域略小于今日(晋北为辽国疆域)。河北省,北宋为河北路,疆域小于今日,北部尚为辽国领土。陕西,在北宋为永兴军路,治所京兆府(今西安)。甘肃,在当时为秦凤路,疆域与今天有较大差别,其西北部处于西夏治下。由此可见,今日黄河流域各省份的大致轮廓在北宋业已出現,只是名称与今天有较大的差别。

情况最复杂的是淮河流域和长江以北各省。四川省无论是名称还是轮廓都尚未出现。今日四川境内分布着四个省份,分别是夔州路、利州路、梓州路和成都府路(益州路)。此四路本为西川、峡西二路合并又分化而成,因此统治者习惯称此处为“川峡四路”或“四川”。今安徽境内在宋代分为两部分,长江以北为淮南西路,长江以南为江南东路。今江苏境内同样分为两部分,北部为淮南东路,长江以南地区属于两浙路。另外今日之湖北省,与北宋时期亦大不相同。北宋的荆湖北路位置偏南,占据了今湖南北部、西部一大片地区。和今日湖北省北部,多属于京西南路(京西路分出来的)。但是北宋灭亡后,京西北路属于金国,成为金国的南京路。京西南路和荆湖北路同属于南宋,故两者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日趋接近,共同构成今日之湖北省。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省制奠定于宋代,而非传统学术界公认的元代。行省制度确实诞生于元代,但元代行省无论是从名称上还是统辖疆域上,与今天的省份大相径庭。宋代虽无行省这一名称,但宋代的路在名称上尤其是统辖疆域上,和今天的省份高度接近。这并非巧合,而是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由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宋代奠定了我国今天省制的基础。到元代,宋代省级行政区域反而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所幸,明朝恢复并发展了宋代省制,清朝进一步补充完善,终于形成了今天各省的大致版图。

参考文献:

[1]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兼论中古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转变[J].历史研究,2001(2):15.

[2]万昌华.论郡县制度的嬗变与实质[J].齐鲁学刊,2002(5):31.

[3]张崇琛.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J].秘书之友,1994(9):42.

[4]吕建中.中国古代的行省制度[J].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5.

猜你喜欢

宋代
生熟无界:羁縻政策视域下的族群互融
浅谈宋代哥窑“金丝铁线”之美
宋代女子缠足的特点及其成因探析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宋代浦城吴氏家族与王安石新法
宋代官员履历造假缘何屡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