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

2019-06-10赵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儿个性化护理人员

赵丹

由于我国生育政策的影响, 多数家庭目前仍是独生子女家庭, 孩子是家庭中心, 父母长辈对孩子关心甚至是溺爱, 造就了其不能吃苦、缺乏忍耐性的性格缺陷。一旦患病, 治疗中患儿往往无法忍受打针吃药的痛苦, 给治疗造成极大的阻碍, 也给小儿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1]。个性化护理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根据患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工作, 以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目前, 本院已将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护理中, 本文将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118 例小儿患儿, 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 每组59 例。所有入选患儿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对照组患儿男32 例, 女27 例;年龄1~6 岁, 平均年龄(3.45±1.08)岁。干预组患儿男33 例, 女26 例;年龄1~5 岁, 平均年龄(3.72±1.23)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儿接受常规护理, 内容包括病情监护、用药指导等。

1. 2. 2 干预组 患儿接受个性化护理, 具体如下。

1. 2. 2. 1 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 心智尚不成熟, 且患病后身体承受极大的痛苦, 在治疗中往往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抵触心理、不能积极依从治疗, 这时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儿表现, 分析患儿的心理特点, 并理解患儿的心理需求, 以关心与爱护的方式与患儿进行交流, 并适当给予患儿鼓励、安慰, 言语上尽量温柔, 如患儿表现较好, 还可以给患儿赠送一些小礼物。治疗过程中鼓励患儿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并且及时进行夸赞或表扬, 切记不可用打针、吃药等威胁患儿, 避免造成其抵触心理。

1. 2. 2. 2 健康教育 患儿年龄尚小、对于自身疾病了解甚少,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疾病预防。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如发放宣传画册、播放宣传视频等, 以较为直观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也可以组织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座谈会, 使患儿家长了解疾病预防、日常锻炼等知识。对于已出院的患儿应定期随访, 以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情况。

1. 2. 2. 3 环境护理 儿科病房的要求较高, 需要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等, 还需要定时进行清洁、保持干净整洁。同时, 病房里还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 粘贴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 对于需要长期住院的患儿, 还应定时为其更换床单、被褥等用品, 避免出现细菌感染, 护理人员进出病房应尽量轻柔, 避免大声喧哗。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度及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度判定标准:患儿愿意接受治疗, 过程中不哭闹、无抵触为十分依从;患儿经医务人员或家长劝说后接受治疗为基本依从;患儿严重抵触治疗, 经劝说仍不愿意接受治疗为不依从。治疗依从度=(十分依从+基本依从)/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满分100 分, 其中得分>90 分为满意, 得分80~90 分 为较满意, 得分<80 分为不满意[2]。护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度对比 干预组患儿的治疗依从度为96.61%, 高于对照组的81.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对比 干预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8.31%, 高于对照组的83.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度对比(n, %)

表2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对比(n, %)

3 讨论

小儿患儿年龄较小, 自控能力较弱, 且多数从小娇生惯养、忍耐力较弱, 无法忍受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给临床治疗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这就对小儿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个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护理模式, 其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环境护理, 本文中干预组患儿接受个性化护理, 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 给予患儿适当的鼓励与安抚, 并且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3-5]。同时, 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 以多种形式开展科普, 使患儿家长了解幼儿的日常保健、活动锻炼等知识,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幼儿患病。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儿, 还应注意对病房环境进行管理, 控制室内温度、湿度, 定时开窗通风、打扫卫生等, 室内光线尽量柔和, 可以播放音乐、动画片等吸引患儿注意。通过以上措施的干预, 使患儿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配合治 疗[6-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组患儿的治疗依从度高于对照组, 干预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护理中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能够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度, 改善护理质量, 同时有效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方式。

猜你喜欢

小儿个性化护理人员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小儿涵之三事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小儿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