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职危重护理团队模式对行序贯机械通气COPD 继发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9-06-10蒙斯雅张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专职血气呼吸衰竭

蒙斯雅 张婷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专职危重护理团队模式对行序贯机械通气COPD 继发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 年3 月~2017 年2 月50 例行序贯机械通气COPD 继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 年3 月~2018 年3 月50 例行序贯机械通气COPD继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COPD 诊断标准[1], 均行正压机械通气, 意识清晰。排除标准:无法正常沟通交流、精神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对照组男28 例, 女22 例, 平均年龄(48.62±5.10)岁, 平均COPD 病程(7.14±2.06)年;观察组男26 例, 女24 例, 平均年龄(47.19±5.01)岁, 平均COPD 病程(7.30±2.1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ICU 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专职危重护理团队模式干预, 具体措施包括:①建立专职危重护理团队, 组长由护士长担任, 组员包括2 名呼吸治疗师、4 名护师及4 名护士;②邀请呼吸内科医生和护士对团队进行专业培训, 介绍气道管理、COPD 继发呼吸衰竭原因及病理生理机制、肺部感染时间窗评价及机械排痰吸痰技术等, 并在培训后进行现场演示, 培训时间1 h/次, 3 次/周, 连续4 周, 并组织考核, 通过后方可对患者进行护理[2];③小组成员参加住院医生查房活动, 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并针对性调整护理方案[3]。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ICU 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干预前后PaO2、PaCO2及pH、干预后护理质量评分。检测仪器采用雅培i-STAT300 型血气分析仪检测PaO2、PaCO2及pH;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危重症护理3 项, 每项分值0~20 分, 分值越高提示护理质量越佳[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ICU 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ICU 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0.09±2.64)、(22.20±3.81)、(7.32±1.10)d, 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4.21±3.19)、(28.42±5.35)、(10.69±1.54)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PaO2、PaCO2、pH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患者PaO2、PaCO2、pH 均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症护理评分分别为(18.30±3.77)、(17.92± 3.20)、(26.51±4.69)分,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21±3.24)、(12.36±2.41)、(18.34±3.4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ICU 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s, d)

表1 两组患者ICU 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a P<0.05

组别 例数 ICU 停留时间 机械通气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 50 14.21±3.19 28.42±5.35 10.69±1.54观察组 50 10.09±2.64 22.20±3.81 7.32±1.10a a a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a 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b 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PaO2(mm Hg) PaCO2(mm Hg) pH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50 54.16±3.81 76.85±4.39a 56.64±1.41 44.49±1.15a 7.07±0.05 7.20±0.09a观察组 50 54.33±3.87 93.90±5.63ab 56.82±1.45 36.60±0.92ab 7.09±0.06 7.47±0.12ab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 P<0.05

组别 例数 基础护理 专科护理 危重症护理对照组 50 14.21±3.24 12.36±2.41 18.34±3.43观察组 50 18.30±3.77a 17.92±3.20a 26.51±4.69a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患者PaO2、PaCO2、pH 均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症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实专职危重护理团队模式应用有助于改善行序贯机械通气COPD 继发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研究显 示[4], 血气指标改善可进一步提高血液循环功能, 增强机体免疫力;而护理人员接受专业化培训后能够更为准确判断拔管时间和肺部感染控制窗, 实现严密监测和针对性细护理, 制定更为完善、规范及合理护理方案, 进一步保证序贯机械通气顺利完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ICU 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行序贯机械通气COPD 继发呼吸衰竭患者接受专职危重护理团队模式干预后在缩短ICU 停留和机械通气时间, 加快机体康复进程方面具有优势。部分学者报道提示[5], 专职化护理小组模式应用可降低呼吸科ICU 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 缩短有创操作时间,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作者认为形成这一优势主要原因:①护理期间专职危重护理团队可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 并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 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无创通气使用依从性和主观能动性;由呼吸科医生和专科护士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无创呼吸机操作熟练度, 掌握具体操作技巧, 了解各项指标意义并进行灵活调节, 有效提高气道通畅度, 改善肺部功能;同时护理人员对于肺部感染控制窗和拔管指征准确掌握还有助于提高拔管安全性, 缩短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这对于加快机体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6]。

综上所述, 专职危重护理团队模式应用于行序贯机械通气COPD 继发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加快病情康复进程, 改善血气分析指标, 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但鉴于纳入样本量相对较少、随访时间短及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 所得结论仍有待更深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专职血气呼吸衰竭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应用探讨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