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6-10张兰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护理人员评分

张兰兰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患者发病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以及喘憋等临床症状, 且病程持续时间较长,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除了对其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增加患者舒适度,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从而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优质护理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8 月~2018 年8 月收治的60 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6例, 女14 例;年龄60~78 岁, 平均年龄(69.28±3.12)岁;病程3~15 年, 平均病程(7.65±2.45)年。对照组患者中男19 例, 女11 例;年龄60~80 岁, 平均年龄(70.35±3.54)岁;病程3~14 年, 平均病程(7.14±2.2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在实施本次研究前已将详情告知医院伦理委员会、患者与患者家属, 并均已获取同意。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本次研究选择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②年龄≥60 岁;③未合并出现其他呼吸道或者肺部疾病[2]。

1. 2. 2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呼吸道或肺部疾病患者;②合 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③因语言、意识等障碍无法对本次研究进行配合的患者;④病历资料出现缺失的患者[3]。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具体包括: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入院指导, 引导患者及患者家属熟悉病区环境, 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以及治疗, 治疗过程中严格按照护理操作流程规范进行操作。

1. 3. 2 观察组 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患者由于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 加上老年患者对于不适症状耐受力变差, 容易出现绝望、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 影响治疗依从性, 相关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同时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讲解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 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②健康指导: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偏高, 在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的基础上, 往往合并出现其他原发疾病, 因此生活中注意事项较多, 护理人员需要将注意事项详细向患者进行讲解, 饮食上注意清淡饮食, 由患者主治医师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食谱;③用药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多列举治疗成功案例, 增加患者对于治疗措施的信心, 嘱其定时定量遵医嘱服药, 对于部分治疗主动性不强的患者, 监督患者进行用药;④输液护理: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输液进行治疗, 但由于老年患者年龄较高, 血管弹性等变差, 因此输液治疗时选用操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 或者使用留置针治疗, 减少穿刺次数。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使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 总分100 分, 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比[4], 并进行组间比较。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 a 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 b 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 30 46.32±4.59 87.69±4.66ab 34.642 <0.05对照组 30 46.38±4.87 70.12±3.05a 22.629 <0.05 t 0.049 17.279 P>0.05 <0.05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多见于老年人群, 受到我国老龄化情况的影响,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患者发病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咳嗽、喘憋等临床症状, 且老年患者对于不适症状耐受力降低, 导致生活质量出现明显降低[5-8]。除了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治疗措施外, 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 对于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 根据患者病情、文化程度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详细讲解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 增加患者治疗主动性;对于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每天监督患者定时定量遵医嘱接受治疗, 保证治疗质量;进行输液治疗时, 由操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或者使用留置针进行穿刺, 减少患者穿刺次数, 降低对于患者血管造成的损伤[9-11]。本次研究发现, 通过对选择的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 护理前,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6.32±4.59)、(46.38±4.87)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7.69±4.66)分高于对照组的(70.12±3.05)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证明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 在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的前提下, 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 将优质护理措施应用至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中, 在保证治疗质量的前提下, 缓解患者临床不适症状, 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应当加强在临床上的推广。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护理人员评分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我给爸爸评分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