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在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 外疝修补术患者中的效果

2019-06-10江漫萍谢春香林仙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腹股沟切口腹腔镜

江漫萍 谢春香 林仙芳

腹股沟疝作为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 多因腹内压增加所致, 常表现为便秘、咳嗽、气喘、排尿障碍等临床症状, 随着病情变化可发展为肠梗阻、肠穿孔等, 对患者健康及安全构成重大威胁[1]。在目前临床中首选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应运而生。但由于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 可引起一系列身心不适, 不利于恢复, 因此有必要辅以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鉴于此, 在本次研究中, 评价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对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患者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本院腹股沟疝接受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75 例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39 例)和对照组(36 例)。研究组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58~85 岁, 平均年龄(61.55±8.96)岁。对照组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59~74 岁, 平均年龄(61.89±9.0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干预, 包括饮食指导、鼓励戒烟、做好备皮工作;术后疼痛干预、围手术期全程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及处理并发症等。研究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 具体如下。

1. 2. 1 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由护士长带领全体护士根据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患者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在患者入院至出院阶段运用临床护理教育路径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

1. 2. 2 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对策

1. 2. 2. 1 入院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在入院第1 天评估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接受能力;询问既往病史、现病史、大小便情况、嗜好、经济情况、文化程度、心理状况等。介绍病区环境、工作人员及主管医生和护士, 各项规章制度、服务项目、科室主任、护士长。解释相关检查的目的及配合要点, 陪同与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项目;解释戒烟目的, 防止咳嗽, 注意保暖, 预防受凉感冒。

1. 2. 2. 2 术前健康教育 ①解释术前准备的目的及配合要点, 讲解减少留置管道对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 强调训练床上大小便的意义并监督执行落实到位[2]。②将腹股沟疝疾病健康宣教册发放到每例患者手中, 指导其自由阅读。详细向其讲解有关诊治方案、手术流程、围手术期注意事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现象等, 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 增强其对手术顺利的信念, 同时还可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性与信任感[3], 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前1 d 加强访视, 再次对患者的生理情况、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判, 再次强调手术中所需加强注意的事项等。对于存在疑惑的患者, 在进行解答后还可及时向医生反馈。

1. 2. 2. 3 术时健康教育 合理调节手术室内温湿度, 由于患者在临近手术前极易产生恐惧、紧张等情绪, 因此应当多给予安抚、鼓励;根据麻醉、穿刺部位的选择情况进行体位指导, 待全身麻醉满意后保护患者的双眼[4]。

1. 2. 3 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术后6 h 嘱患者保持半坐卧位, 指导其床上活动, 麻醉8 h 后完全清醒可指导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告知患者术后疼痛的处理方法, 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并指导其减轻疼痛的方法:活动幅度要小, 避免牵拉伤口而引起疼痛, 咳嗽时应双手扪及伤口, 减轻切口张力。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切口出血感染、尿潴留、便秘等症状, 以便于及时对症处理。尿潴留原因多为老年人前列腺肥大和双侧疝手术麻醉时间较长引起, 护理方面应注意排尿的情况, 出现排尿困难可先诱导排尿、热敷按摩, 经处理无效给予导尿。密切观察尿管是否通畅、固定以及尿液颜色、量、性质。切口感染的诱发因素较多, 如手术器械感染、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敷料、医用品消毒及患者自身等因素均可导致切口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排除上述影响因素, 严格遵照无菌操作技术, 做好医用品消毒处理工作。术者应当尽量减少手术操作时间,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及时更换敷料, 确保切口干燥, 有助于促进切口愈合。血肿形成是由于血管壁受损, 导致血液渗出血管外后促使皮下血肿形成。经分析可能是由于在术中对血管壁产生一定损伤后所致, 术后常规沙袋压迫患侧腹股沟区6 h, 如果出现该并发症, 术后需卧床休息, 运动机会少, 导致肠道蠕动较慢, 从而引发术后便秘。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多食新鲜的瓜果蔬菜, 多喝水, 尽量不要食用带有辛辣、油腻、膨化、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多进食粗纤维、高维生素的食物, 规律排便。耐心为患者解答疑惑, 为了避免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需积极鼓励其尽早活动。

1. 2. 4 出院指导 帮助患者办理好相关出院手续, 嘱其在出院后加强自我护理, 切口部位不宜沾水, 若有身体不适则需及时回院就诊。尽量避免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如慢性咳嗽、便秘。做好饮食指导。为了促使切口痊愈, 身体康复, 需多加休息, 3 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尿潴留、切口感染、血肿形成、便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s, h)

表1 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s, h)

注:与对照组比较, a P<0.05

组别 例数 排气时间 下床时间 住院时间研究组 39 18.22±2.30a 15.97±1.80a 50.31±5.69a对照组 36 23.14±2.49 18.36±2.01 54.82±5.85 t 8.896 5.432 3.383 P<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腹股沟疝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可引发一系列相关并发症, 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外科手术已成为当前临床对腹股沟疝患者治疗的有效方式, 随着近年来腹腔镜手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中, 因此常用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创伤较小, 可促进恢复。但由于绝大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手术方式缺乏正确认知力, 加之该术式在术后可并发血肿、内脏损伤、血管损伤、慢性疼痛等并发症, 因此给予护理干预就显得颇为重要[5]。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医学临床服务模式,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全面性及科学性, 因此, 在本次研究中选用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加强干预, 取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成效。其主要是以围手术期作为横轴, 将术前评估、发放宣教册、健康知识普及、心理疏导、日常护理、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出院指导作为纵轴, 从而促使每项护理操作内容得以有序进行, 一方面确保了护理工作的高效性, 另一方面还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排气时间(18.22±2.30)h、下床时间(15.97±1.80)h、住院时间(50.31±5.69)h 均短于对照组的(23.14±2.49)、(18.36±2.01)、(54.82±5.85)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2.82%低于对照组的3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 可缩短排气时间, 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且住院时间缩短, 同时还可有效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 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

猜你喜欢

腹股沟切口腹腔镜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