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合并MECT 与r-TMS 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9-06-10叶伟健黄桂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阴性病理

叶伟健 黄桂英

精神分裂症属于严重的精神疾病并且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在未发病情况下患者意识清晰, 发病后导致患者感知、感情、行为等多方面认知功能发生异常或不协调, 对患者、家庭、社会均会造成严重危害[1]。对于精神分裂症, 临床主要采取西医药物常规治疗, 但往往因为用药顺应性差而影响到治疗效果, 从而使病情恶化。本次研究在应用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合并MECT 与r-TMS 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 年2 月~2018 年3 月治疗的100 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 女27 例;年龄21~62 岁, 平均年龄(42.3±5.6)岁;病程1~3 年, 平均病程(2.2±0.3)年。观察组中男24 例, 女26 例;年龄22~61 岁, 平均年龄(41.2± 4.8)岁;病程1~4 年, 平均病程(2.1±0.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2]

1. 2. 1 纳入标准 患者均确诊为首发精神分裂症, 诊断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相关标准;之前未服用过抗精神病类药物;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 2. 2 排除标准 存在酒精或药物依赖史;有严重攻击性或自杀倾向患者;有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病变;脑电图存在棘波患者;体内安装心脏起搏器或置入金属物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1.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阿立哌唑治疗。阿立哌唑片(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1507)口服, 初始剂量10 mg/d, 1 次/d, 服药2 周, 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加量, 最大剂量≤30 mg/d, 后维持治疗剂量不变, 持续治疗 8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ECT 与r-TMS 治疗。MECT 方法:采用多功能电痉挛治疗检测仪, 依次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异丙酚2 mg/kg 进行麻醉, 待患者进入嗜睡状态, 静脉注射0.2%氯化琥珀胆碱50 mg, 建立面罩气囊人工呼吸, 待患者四肢肌肉震颤结束后开始通电治疗, 每隔1 d治疗 1 次, 持续治疗8 周。r-TMS 方法: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刺激部位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区域, 设定参数为:频率1 Hz, 刺激强度90%, 刺激10 个/串, 刺激时间10 s, 间歇5 s, 20 min/次, 1 次/d, 持续治疗8 周。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 PANSS 内容包括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及总评分, 评分越高说明临床症状越严重[3]。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椎体外系反应、恶心、头晕、呕吐、一过性头痛等)发生情况, 并作比较。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PAN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PANSS 总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及PANSS 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 对照组发生椎体外系反应2 例、恶心2 例、头晕2 例、一过性头痛2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8/50);观察组发生椎体外系反应2 例、头晕2 例、恶心2 例、呕吐1 例、一过性头痛2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9/5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 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PANSS 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PANSS 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 P>0.05, b P<0.05

组别 例数 阴性症状 阳性症状 一般病理症状 PANSS 总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25.95±5.40 12.50±0.96 24.76±5.72 15.94±3.92 33.32±10.09 23.66±4.13 83.96±19.00 51.73±12.30观察组 50 26.00±5.68a 11.78±1.21b 25.10±6.15a 12.22±4.15b 34.20±9.98a 14.05±6.32b 85.25±18.41a 38.03±10.31b t 0.045 3.296 0.286 4.608 0.438 9.001 0.345 6.03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n(%)]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复杂, 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差, 病情容易反复。其中MECT 对大脑皮层进行广泛性电刺激, 可对脑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改变, 可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 以控制患者临床症状[4]。r-TMS 对脑部进行特定区域刺激, 电流产生的磁场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感应电流, 从而影响患者脑部神经的代谢及生理活动, 在磁场的电脉冲的作用下大脑组织能够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 对大脑神经元产生刺激或抑制作用, 对脑组织细胞产生安全、无痛、无创的治疗[5-8]。

本次研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时均服用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 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MECT 与r-TMS 治疗, 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PANSS 总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及PANSS 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 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MECT 与r-TMS 治疗, 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而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均存在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 但随着时间推移不良反应症状可逐渐消失。提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MECT 与r-TMS 治疗, 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 MECT 与r-TMS 治疗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阴性病理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