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结合盐酸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 临床效果研究

2019-06-10杨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阿立哌唑病程盐酸

杨魁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名的精神疾病, 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主要以精神活动及环境不协调为特征[1]。青壮年患者起病缓慢, 病程迁延, 经治疗后部分患者可痊愈或基本痊愈[2]。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慢性化倾向及衰退的可能, 导致患者的身心受到损害[3]。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7 年3 月~2018 年3月收治的12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采用阿立哌唑结合盐酸氯丙嗪联合用药治疗的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2017 年3 月~2018 年3 月收治的12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依据患者的住院编号奇偶性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6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2 例, 女28 例;年龄最小19 岁, 最大43 岁, 平均年龄(32.12±4.58)岁;病程最短6 个月, 最长28 个月, 平均病程15 个月。治疗组患者中男33 例, 女27 例;年龄最小18 岁, 最大45 岁, 平均年龄(32.78±4.93)岁;病程最短6 个月, 最长29 个月, 平均病程15 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4];全部患者病程均>3 个月, 同时具备不同程度的情志抑郁、焦虑、思考和注意力不集中、妄想迟钝、完成工作困难、社会退缩等症状。排除标准:神经衰弱、抑郁症、躁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病等症状患者。

1. 3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口服盐酸氧丙嗪进行治疗干预:口服盐酸氯丙嗪50 mg, 3 次/d;连服2 周后, 加至口服盐酸氯丙嗪100 mg, 3 次/d, 12 周为1 个治疗周期, 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阿立哌唑的起始剂量为5 mg/d, 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病情, 依据病情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平均治疗量为 (20±4.5) mg/d, 12 周为1 个治疗周期, 后观察疗效。两组患者服药期间不同时应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注意调畅情志, 避免精神刺激。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HAMD-17 评分。采用HAMD-17[3]对患者治疗前及后2、4、8、12 周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HAMD 总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HAMD-17 评分≤7 分;显效:HAMD 总减分率≥50%;有效:HAMD 总减分率≥25%;无效:HAMD 总减分率<25%。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愈30 例(50%), 显效15 例(25%), 有效9 例(15%), 无效6 例(10%), 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愈15 例(25%), 显效15 例(25%), 有效12 例(20%), 无效18 例(30%), 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17 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HAMD-17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8、12 周, 两组患者的HAMD-17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治疗组患者的HAMD-17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17 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17 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 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b 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2 周 治疗后4 周 治疗后8 周 治疗后12 周对照组 60 82.51±4.63 77.48±7.29b 64.01±4.13b 48.15±5.69b 42.51±3.14b治疗组 60 82.51±4.63 74.48±7.29ab 59.01±4.13ab 44.15±5.69ab 33.51±3.14ab t 0.000 2.254 6.631 3.850 15.699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治疗多采用西药镇静疗法, 氯丙嗪为常用药物, 其治疗机制为抑制脑干古典感觉通路通至网状结构的侧支, 使外周感觉刺激的惊醒阈稍有提高, 并能抑制听觉和其他外周刺激引起的惊醒反应[1]。氯丙嗪可以阻断中枢的α受体起到利于患者安宁及睡眠的作用[2]。阿立哌唑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可用于各类型的精神分裂疾病, 对疾病伴发的情感障碍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机制为阿立哌唑是多巴胺递质的稳定剂, 与D2、D3、5-羟色胺1A受体(5-HT1A)和5-羟色胺2A 受体(5-HT2A)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通过对D2和5-HT1A 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及对5-HT2A 受体的拮抗作用来产生抗精神疾病的作用[4]。其抗胆碱能作用较轻, 较少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 对患者的体重及椎体外系反应影响不大, 因此, 患者药物应用的耐受性较好[4]。本研究结果证明, 应用阿立哌唑结合盐酸氯丙嗪进行治疗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有效率为9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应用阿立哌唑结合盐酸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阿立哌唑病程盐酸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阿立哌唑在治疗精神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
老年抑郁伴失眠和焦虑患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