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IgE、T 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2019-06-10武一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沙丁胺醇毛细布地

武一萍

婴幼儿时期多发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类型中,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占较高发生比例。在治疗时, 除需积极抗炎外, 还需缓解黏膜充血水肿和减少气道腺体分泌, 以消除临床症状, 减轻炎性反应的同时,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1]。本研究选择50 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 取得了理想成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3 月~2018 年2 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00 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 例。观察组患儿中, 男24 例, 女26 例;年龄3~18 个月, 平均年龄(6.5±4.1)个月;病程3~14 d, 平均病程(7.4±2.3)d。对照组患儿中, 男23 例, 女27 例;年龄3~19 个月, 平均年龄(6.7±4.1)个月;病程3~16 d, 平均病程(7.7±2.8)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取地塞米松2.5 mg 加入生理盐水4 ml 中充分混匀, 经面罩雾化吸入给药, 2 次/d。观察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取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沙丁胺醇雾化溶液 0.25 ml加入生理盐水4 ml中充分混匀, 经面罩雾化吸入给药, 2 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7 d 为1 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②对比两组患儿呼吸困难、咳嗽、双肺哮鸣音、喘息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③对比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IgE 及T 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水平。

1. 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用药3 d 内, 肺部哮鸣音消失, 喘息气促消失, 咳嗽减轻;有效:用药7 d内, 肺部哮鸣音减少, 喘息气促减轻, 咳嗽减轻;无效:用药7 d, 上述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13 例, 有效35 例, 无效2 例, 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8 例, 有效33 例, 无效9 例, 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咳嗽、双肺哮鸣音、喘息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儿IgE、CD4+、CD8+及CD4+/CD8+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IgE、CD4+、CD8+及CD4+/CD8+水平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 ±s, d)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 ±s, d)

注:与对照组对比, a P<0.05

组别 例数 呼吸困难消失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 双肺哮鸣音消失时间 喘息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50 2.5±0.4a 4.2±1.4a 3.5±0.6a 3.6±0.7a 9.2±2.1a对照组 50 3.9±0.8 6.9±1.5 5.9±1.3 4.5±0.8 12.8±3.5 t 11.07 9.30 11.85 5.99 6.24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 ±s)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 ±s)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 a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b 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IgE(g/L) CD4+(%) CD8+(%) CD4+/CD8+观察组 50 治疗前 0.27±0.02 31.46±3.25 45.72±2.61 0.69±0.38治疗后 0.18±0.05ab 40.72±2.07ab 31.49±2.30ab 1.29±0.90ab对照组 50 治疗前 0.26±0.03 30.95±3.16 46.01±2.67 0.68±1.18治疗后 0.23±0.04a 35.61±2.16a 35.43±2.52a 1.01±0.90a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同IgE 水平、T 细胞亚群紊乱存在密切相关性。于血清中分布的IgE 可对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对组胺等活性介质的释放予以介导, 在患儿气道高反应中, 此类活性介质所起作用显著。T 淋巴细胞及相关亚群是重要的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进行判断的指标。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 是现阶段毛细支气管炎的一线治疗用药, 但全身持续使用时间过长, 可致多种不良反应发生, 影响患儿身心正常生长发育。经雾化吸入方式给药, 药物可在支气管病变处直接作用, 促使支气管痉挛症状解除, 进而使通气状况改善, 达到增强效果, 最终发挥加快病情康复的作用[2]。

布地奈德混悬液属糖皮质激素新一代吸入剂, 脂溶性居较高水平, 经吸入后, 可于气道黏膜粘附, 在细胞膜结合受体后, 促使受体复合物形成, 进入细胞膜, 对炎性过程产生抑制, 最终起到抗炎效果。布地奈德还可对IgE 的合成产生抑制, 使IgE 水平降低, 促使Ig 气道高反应性和生物活性明显减弱, 使患儿肺部喘鸣音、咳嗽等症状得以有效缓解, 除作用显著外, 且不良反应较少[3]。同时, 布地奈德还可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予以调节, 使机体处于正常免疫功能状态。而沙丁胺醇为现阶段较常用的肾上腺素能新型β2受体激动剂, 可将于靶细胞上分布的腺苷酸环化酶激活, 促使气道阻力降低[4-6]。另外, 其还可使纤毛清除黏液的能力增强, 促血管通透性降低, 缓解黏膜充血水肿, 减少气道腺体的分泌, 对气道炎症细胞的聚集、迁移等过程均可有效抑制, 两种药物联用可协同发挥成效, 布地奈德可防范β2受体激动性下调, 而应用沙丁胺醇可松弛气道平滑肌, 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地塞米松。

综上所述,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 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水平, 缩短病程。

猜你喜欢

沙丁胺醇毛细布地
特布他林以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金属3D打印复合毛细芯孔径配比对环路热管特性影响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喘息性肺炎临床分析
295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分析
宇航级平板式毛细泵环路热管研制成功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浅谈毛细水上升影响因素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