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 治疗效果观察

2019-06-10胡利芳吴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拉西尼莫地平血管性

胡利芳 吴晗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 该病是由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或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所引起的脑组织损害, 其中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类[1]。目前医学界关于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因素尚未完全明确, 所以在治疗方面多以药物治疗为主, 如吡拉西坦、尼莫地平等都是其常用药物, 但是经临床实践经验发现, 单一药物的疗效往往不够显著, 若想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应当采取多药联合应用, 如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应用。本文为研究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 选取本院2017 年8 月~2018 年8 月收治的80 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8 月~2018 年8 月收治的80 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4 例(60.0%)、女16 例(40.0%);年龄58~82 岁, 平均年龄(68.3±5.2)岁;合并高血压22 例(55.0%)、糖尿病8 例(20.0%)。对照组患者中男26 例(65.0%)、女14 例(35.0%);年龄56~80 岁, 平均年龄(67.7±5.6)岁;合并高血压18 例(45.0%)、糖尿病10 例(25.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及患者的知情同意。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尼莫地平治疗, 尼莫地平片(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3915)30mg/次, 3 次/d 口服。治疗3 个月。观察组采用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 尼莫地平片30mg/次, 3 次/d 口服, 治疗3 个月; 吡拉西坦片(广东康奇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3966)0.8g/次, 3 次/d 口服。治疗3 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ADL、CDR、MMSE、CDT 评分。疗效判定标准参考文 献[4]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ADL、CDR、MMSE、CDT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的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R、MMSE、CDT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ADL、CDR、MMSE、CDT 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ADL、CDR、MMSE、CDT 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 P<0.05

组别 例数 ADL 评分 CDR 评分 MMSE 评分 CDT 评分观察组 40 44.2±5.9 1.1±0.7a 25.3±4.1a 7.7±2.2a对照组 40 44.4±6.1 1.6±0.6 20.4±3.8 5.4±1.8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该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脑梗死的危害不仅仅在于其自身, 还在于其可能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和后遗症, 而血管性痴呆就是其中之一。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是痴呆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也是脑梗死的一种重要后遗症, 该病属于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 临床主要表现为较明显的记忆、行为、情绪等的异常[2]。并且, 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通常病情持续时间较长, 治疗较困难, 预后较差, 因此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大, 更会给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3]。因此, 对于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手段一直都是临床重要研究课题。

目前医学界关于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因素尚未完全明确, 所以在治疗方面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吡拉西坦和尼莫地平都是临床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常用药物, 其中吡拉西坦的主要成分是乙酰胺吡咯烷酮, 是一种氨酪酸的同类物, 可以通过激活、保护及修复脑细胞来达到改善脑缺氧、活化大脑细胞、增加脑血流量以及提高大脑中的ATP/ADP比值的作用, 因此常用于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等以记忆和思维功能减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4];而尼莫地平是一种1, 4-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可有效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 抑制平滑肌收缩, 解除血管痉挛, 改善脑供血, 保护脑神经元, 增进脑血灌流, 从而起到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5]。

以往临床上多是采用单一用药的方式来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 如单纯给予尼莫地平, 但经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发现, 单一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往往不是很理想。后经研究和实验发现, 采用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来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6]。这两种药物本身都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后的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 且二者之间没有联用禁忌, 不会因药物联用而引起不良反应或药效减退, 所以具备药物联用的基础, 但需注意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期间, 应慎与其他降压药物合用, 以防因血压骤降或血压过低而引起脑供血不足, 加重脑缺血程度[7,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的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R、MMSE、CDT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拉西尼莫地平血管性
UPLC-PDA测定尼莫地平片中尼莫地平的含量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不同载体材料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性质研究*
脑梗死后并发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血清VEGF、MMP-9 的早期预测价值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冰糖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