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19-06-10梁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贝沙坦病程心脏病

梁慧

在临床上,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内科疾病, 主要由多种原因所致, 患者常出现心室负荷过重以及收缩力降低, 致使机体器官缺乏血流灌注而诱发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是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死亡率较高。临床上多采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 但其弊端较多, 不仅会抑制钾离子的外流, 还会延长心房心室有效不应期[1]。厄贝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Ang)Ⅱ受体拮抗剂, 临床上对其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报道较少, 因此作者选取本院收治的80 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讨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2018 年6 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就诊的80 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 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3 例, 女17 例;年龄55~70 岁, 平均年龄(60.0±3.4)岁;病程2~8 年, 平均病程(6.0±2.2)年;基础疾病:高血压9 例, 糖尿病4 例;病理类型:心肌病10 例、室性早搏15 例,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5 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0 例。试验组患者中, 男22 例, 女18 例;年龄55~70 岁, 平均年龄(60.0±3.6)岁;病程2~9 年, 平均病程(6.0±2.1)年;基础疾病:高血压8 例, 糖尿病3 例;病理类型:心肌病11 例、室性早搏15 例,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4 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0 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疾病及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

1. 3 排除标准 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等其他心脏病;②有严重高血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③具有严重肝、肾、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④精神病患者;⑤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

1. 4 方法 两组患者均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采取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 厄贝沙坦150 mg/次, 2 次/d 口服。两组均治疗15 d。

对所有患者进行静息超声心动图检查, 常规获取标准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的二维图像及M 型图像, 测量LVEDD、LVESD, 采用双平面Simpson 法在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LVESV、LVEDV 及LVEF[2]。

1. 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5 d 后各项心功能指标, 主要包括LVEDD、LVESD、LVESV、LVEDV 及LVEF。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5 d 后, 试验组患者的LVEDD、LVESD、LVESV、LVEDV 低于对照组, LVEF 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 P<0.05

组别 例数 LVEDD(mm) LVESD(mm) LVESV(ml) LVEDV(ml) LVEF(%)试验组 40 45.0±5.2a 51.9±5.1a 93.4±21.1a 174.1±4.2a 53.3±7.4a对照组 40 57.8±5.1 57.7±5.0 113.3±21.0 185.5±7.3 46.3±3.9 t 11.1147 5.1361 4.2278 8.5609 5.2926 P 0.0000 0.0000 0.0001 0.0000 0.0000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疾病, 主要见于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 好发于老年人, 在发病期间会引发心律失常, 从而加重患者病情, 导致死亡率增高。心力衰竭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其发病机制为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 以致心排出量不足, 无法满足机体代谢器官的需要[3]。近几年来, 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可以抑制心室重塑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其主要是通过抑制AngⅠ转换成AngⅡ, 减少后者与AngⅡ1 型(AT1)受体结合, 从而抑制了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长期激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另一个作用是减少缓激肽的分解, 血管内皮释放更多舒血管物质, 此作用对心力衰竭患者有益, 且不同的是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可以阻断经ACE 和非ACE 途径产生的AngⅡ和AT1 结合。因此理论上此类药物对AngⅡ不良作用的阻断比ACEI 更直接、更完全[4]。因此, AngⅡ增高, 纤维细胞增生, 胶原蛋白活性下降, 心脏结构重构加重。

厄贝沙坦作为AngⅡ受体拮抗剂, 能够抑制醛固酮释放和血管收缩, 效果显著。张井玉[5]使用厄贝沙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 结果发现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林青 等[6]使用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并且对胃肠道反应、窦性心动过缓、QT 间期延长等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使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较少, 基本无窦性心动过缓、QT 间期延长等情况发生, 说明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在效果显著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 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但本研究尚有不足之处, 研究样本例数过少, 观察指标比较单一, 应该从多中心选择患者进行观察, 也希望广大同仁继续进行本方面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佐证。

猜你喜欢

贝沙坦病程心脏病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Smog in Los Angeles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