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夹闭和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观察

2019-06-10彭立基殷万春叶建俊曾凡猛李雷廖智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夹闭术蛛网膜下腔

彭立基 殷万春 叶建俊 曾凡猛 李雷 廖智睿

颅内动脉瘤指脑动脉管壁内腔先天性局部扩大或腔内压力增高引发的后天性局部扩大导致的瘤状突起[1]。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头痛, 随后出现意识障碍, 病情严重者出现昏迷、偏瘫、呼吸骤停等症状。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并发症, 尽管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解痉治疗, 仍有1/5 的患者会发生死亡[2]。所以选择安全合适的手术方式, 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脑血管痉挛, 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有效方法。本文研究夹闭和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1 月~2018 年9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夹闭组和栓塞组, 各5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动脉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s)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性别 平均年龄(岁) 动脉瘤类型 动脉瘤数目男 女 前循环动脉瘤 后循环动脉瘤 多发性动脉瘤 单发性动脉瘤夹闭组 50 24 26 62.3±8.4 32 18 36 14栓塞组 50 23 27 61.4±8.1 33 17 35 15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夹闭组 患者采取开颅夹闭术治疗, 患者手术前应进行各项常规检查, 患者取仰卧位, 于气管插管下进行全身麻醉。麻醉后选择翼点入路, 在显微镜下打开侧裂池及交叉池, 充分暴露动脉瘤病灶, 分离动脉瘤并将动脉瘤夹闭, 将蛛网膜下腔积血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术后给予常规治疗, 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1. 2. 2 栓塞组 患者采取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 患者手术前应进行各项常规检查, 于气管插管下进行全身麻醉。肝素化后于右侧股动脉处穿刺置管, 在血管造影下, 将导管送入动脉瘤病灶处, 放入尺寸合适的栓塞材料。术后给予常规治疗, 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14 d 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使用颅脑多普勒监测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 计算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夹闭组患者术后1、3、7、14 d 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26%、52%、32%、20%;栓塞组患者术后1、3、7、14 d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10%、26%、14%、6%。夹闭组患者术后1、3、7、14 d 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均高于栓塞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段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并发症, 脑血管痉挛引起脑血管异常收缩, 使受累脑部动脉的供血量减少, 极易导致患者死亡[3]。目前针对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法有开颅夹闭术和血管介入栓塞术, 开颅夹闭手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传统方法[4], 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 但是开颅夹闭术创伤很大, 很容易引发血管和脑组织的损伤, 尤其是对于部位特殊或解剖复杂的动脉瘤, 很容易造成医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甚至会由于夹闭失败而导致整个手术的失败[5]。血管介入栓塞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式[6], 与开颅夹闭术相比, 该手术方式具有无需开颅、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等优点, 但是由于对动脉瘤栓塞材料不紧密, 疾病复发率较高[7,8]。随着微创和介入技术的发展成熟, 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逐渐克服了介入材料的不足, 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关注和认可。

开颅夹闭术和血管介入栓塞术对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的影响一直存在着争议, 本研究分析夹闭和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效果, 结果显示, 夹闭组患者术后1、3、7、14 d 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26%、52%、32%、20%;栓塞组患者术后1、3、7、14 d 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10%、26%、14%、6%。夹闭组患者术后1、3、7、14 d 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均高于栓塞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夹闭术, 且手术操作简单, 创伤小, 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夹闭术蛛网膜下腔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显微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剧烈头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护理中的应用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脑出血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