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肺癌切除术后复发与术前血清中 细胞因子含量的相关性

2019-06-10王琦超傅亚婷徐姝丽刘涛唐淑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细胞因子肺癌资料

王琦超 傅亚婷 徐姝丽 刘涛 唐淑红

目前用于治疗肺癌的常见手术方法仍为切除术, 据调查资料显示, 肺癌切除术后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甚至在5 年内的复发率可高达70%左右, 且复发后无法采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1]。因此,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 研究影响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 尤其是复发指标, 可作为预防复发的相关手段, 对提高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证实发现, 诸多指标与肺癌术后的复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包括肿瘤复发、血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等, 但目前关于术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对复发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 现本院分析肺癌切除术后复发与术前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相关性,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4 年7 月~2016 年7 月收治的90 例肺癌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本院进行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后确诊, 符合全国肺癌协会制定的原发性肺癌诊断标准[2], 在术前均未接受任何抗癌以及系统的抗病毒治疗, 行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 并未存在肺外转移, 在术后30 d 未死亡。随访18 个月根据患者预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 每组45 例。全部患者均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 试验符合医学伦理会审核批准。

1. 2 方法 在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 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抽取患者2 ml 外周静脉血, 离心处理后保留血清, 并将血清放置在-80℃环境中保存备用[3,4]。准备仪器为Q-View Imager 及9 种细胞因子的标准品, 包括IL-17、IL-10、IL-23、IFN-γ、IL-8、IL-1β、IL-6、IL-1α、TNF-α。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中9 种细胞因子的水平, 并探讨细胞因子与肺癌切除术后疾病复发的相关性。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 分析。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HBeAg 阳性、肿瘤直径、肿瘤个数、微血管侵犯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n, ±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n, ±s)

注:与复发组比较, a P>0.05

指标 复发组(n=45) 非复发组(n=45) χ2/t P性别(男/女) 24/21 25/20a 0.04 >0.05平均年龄(岁) 46.23±3.55 47.34±4.88a 1.23 >0.05 HBeAg 阳性 34 32a 0.23 >0.05肿瘤直径(cm) 4.67±1.02 4.78±0.91a 0.10 >0.05肿瘤个数(单发) 32 30a 0.54 >0.05微血管侵犯(有) 17 15a 0.19 >0.05

2. 2 两组患者术前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非复发组患者术前IL-17 水平低于复发组, IL-10 水平高于复发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IL-23、IFN-γ、IL-8、IL-1β、IL-6、IL-1α、TNF-α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 pg/ml)

表2 两组患者术前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 pg/ml)

注:与复发组比较, a P<0.05

细胞因子 复发组(n=45) 非复发组(n=45) t P IL-17 1.45±0.23 0.31±0.02a 33.12 <0.05 IL-10 4.57±0.78 7.21±0.18a 22.12 <0.05 IL-23 40.23±2.34 39.69±2.31 1.10 >0.05 IFN-γ 0.25±0.02 0.24±0.03 1.86 >0.05 IL-8 31.45±3.89 32.90±4.11 1.72 >0.05 IL-1β 4.78±0.65 4.67±0.54 0.87 >0.05 IL-6 0.46±0.03 0.47±0.02 1.86 >0.05 IL-1α 0.16±0.02 0.15±0.03 1.86 >0.05 TNF-α 3.02±0.21 2.98±0.28 0.77 >0.05

2. 3 复发组患者术前血清IL-17及IL-10相关性分析 Pearson 分析显示, IL-17 与IL-10 呈负相关(r=-0.194, P<0.05), 表现为IL-17 水平升高时, IL-10 水平降低。

3 讨论

肺癌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肿瘤性疾病, 具有高度的侵袭性,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部分肺癌患者在接受肺切除术后, 仍具有一定的复发率, 且远期生存效果欠佳, 仍然困扰着诸多临床工作者, 寻找有效的预测肺癌术后预后的指标对于预防患者的复发、提高远期生存有重要意义[5,6]。对于此问题, 大多数学者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 包括从收集肿瘤组织或者癌旁肺组织后, 对组织中基因水平进行检测, 并通过基因表达的差异来表达并有效预测复发, 随后将临床病理学指标组合形成多个肺癌分期系统判断患者的预后[7,8]。另有临床研究资料显示, 癌症、免疫、肿瘤三者之间的关系已得到许多研究证实。目前认为炎症反应在肿瘤的发生、进展、恶性转化、侵袭和转移中均占有重要的位置, 且炎症过程和免疫应答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IL-17 作为机体中一类强大的前炎症因子, 具有多种作用机制, 分别为招募中性粒细胞, 对其他细胞因子释放产生突出的促进作用, 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 还可对细胞增殖产生促进作用, 另外还可有效促进血管的生成, 并积极参与到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多种病理过程和疾病中。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当IL-17 水平升高时, 则可能对肿瘤的生长产生促进作用, 另外, 术前血清IL-17 和IL-10 呈负相关, IL-10 水平升高时, 表现为出了一定程度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原因是IL-10 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因子或因素可能起到相互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IL-10、IL-17这两种因子在肺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研究清楚, 因此需要大量的研究发现并正式结论。

综上所述, IL-10 及IL-17 可能是潜在的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炎性细胞因子。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有限, 在收集数据方面可能存在缺陷, 通过进一步分析以获得精确的结论, 更好的对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复发起到预测作用。

猜你喜欢

细胞因子肺癌资料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