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9年第二站读者来信选登

2019-05-24

当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蜀葵李斯当代

本刊已增设网络渠道选登读者留言。本刊微信公众号(ID:dangdaizazhi)将定期组织线上评刊,推动新媒体与纸刊的互动阅读。留言一经采用,均有稿酬及赠刊。我们期待读者鲜活、中肯、丰富多元的短评。

读者 李永海

禹风的《圆舞浜黑蜀葵》,温润细腻,独到视角,直面当下,揭示现实观照这一主题。小说气象开阔,人物形象鲜活,字字深情,写尽生活的酸甜苦辣。不管前路多么艰辛,不管生活多么无奈,只要心中常驻快乐,就无须沮丧。秦陡岩、丁芬芳,等等,都是一些具有温暖情怀的人,让人心生敬意,仿佛能碰到灵魂的痛,直抵命运的本质。学会释怀一身轻,无悔无惧度余生。小说叙述的不只是过往,还有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推荐其为本期最佳。

读者 三月草

通读本期《当代》,我的总体感觉是非虚构类文章的可读性与阅读价值大于小说类虚构篇目,文史艺术知识的含量极高,《如约而至》给读者普及了中国画的基本知识,让我这样一个美术外行懂得了如何欣赏理解中国画卷所表达蕴含的深刻意义,充分领略其艺术之美。

读者 王克平

荆歌《亲爱的病人》,直面生活,直抵人心,确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儿,感觉太亲切了,确实人人身上都有自己看不见的病,它就潜伏在你的身体中,不知什么时候跳出来,或者一辈子你都察觉不到它。

读者 李凌

我比较喜欢的一篇文章是马笑泉的《水师的秘密》,文章初始,以一个儿童的视角,讲述了与苗疆后裔吴爷爷的交往经历,从水师爷爷为自己正骨到为父亲接骨,由于精通水上事务及至后来的受官方邀请举行特殊的疏排仪式,让我读出了敬畏。吴爷爷的独处和静默无疑是神秘的,吳爷爷的医术和抵御灾祸的法术又带着强烈助人的温度。

读者 倪仁伟

我觉得《亲爱的病人》能够获得冠军作品。主要原因是把人性最基本最原始的特点和美好表达了出来,让人深悟生命之珍贵和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撑的重要性!

读者 李弗

本期《亲爱的病人》让人眼前一亮。心理疾病作为一种小众题材,在作者笔下却展现得活灵活现,充满生活气息。文章开始通过妻子视角介绍了她患有强迫症的原因,随后视角转移到丈夫身上,道出了丈夫认为妻子患病的主因,后期作者以上帝视角用细节描述了这个特殊家庭发生的点点滴滴。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能体会到丈夫作为病人家属的辛酸无奈与坚持,而对丈夫充满同情的同时,我们也会对患病妻子涌现出一种厌恶感。

读者 王西江

禹风的《圆舞浜黑蜀葵》用忧伤甚至略带晦涩的散文笔调,记录秦陡岩的青葱成长岁月,他的成长必然有叛逆因子,他的爱情必然有悲情色彩,就如同黑蜀葵这种罕见却很珍贵的一种花品,紫黑发亮,孤芳自赏又别具一格。

读者 张金德

《如约而至》这篇作品,体现了在遥远的古代,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人用农业文明的目光注视着世界,这种目光是站在大地上的目光,是水平的、横向展开的目光。这种目光使得两千多年的中华灿烂文明得以保存下来,使得中国的经济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随着西方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这种农业文明的目光落伍了,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对象,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

读者 施建石

我推荐阿宁的《遥远的哈拉乌素》为本期的冠军。主要因为:一是意蕴深厚。不长的篇幅里,有这么大的容量,让人看到深入政治的、历史的、民族的和人性的现实主义手法。二是人物鲜活。塑造人物是小说的首要任务。这个作品注重立得起来的“这一个”人物形象刻画,读后能够记住不止一位有个性特点的人物。三是意趣生动。一个短篇小说,情节推进引人入胜,许多细节独一无二。

读者 刘杰

我推荐《圆舞浜黑蜀葵》为本期冠军作品。乍一看题目,不仅拗口而且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但从头细细读来,顿觉如清风拂面,沁人心脾。一部青春岁月的编年史,一群激情燃烧的青少年,一首荡气回肠的圆舞曲,读者足可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作为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一名读者,其感同身受的体味甚至可以让我不自觉地去按图索骥、对号入座。《圆舞浜黑蜀葵》形成作品强大艺术感染力的,不是对生活惟妙惟肖的临摹,而是对人生由表及里的透视、对命运追根溯源的探寻和对灵魂义正辞严的拷问。

读者 葛维章

《遥远的哈拉乌素》从一个懵懂的童年的角度,以讲故事的形式,回顾并追忆了一个童年与雪姨之间的那种朦朦胧胧的爱之依恋的深情真情,其质纯洁剔透天然生成自然而然,其味满是人间温暖人性善良,其笔真挚描摹质朴无华,一个个平凡生活的情节细节,读后令人感同身受、似曾相识。情到至真动人心,也许正如作者所言,我们追求真善美,但最难的还是真,其中的真情真意真言真善真美真的动情的刹那间,有时说不尽,有时不能说,有时即便是说了也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这就回应了文中标题的那个“遥远”两字的悠远深长与滴滴切切的感伤。

读者 乔德芳

阿宁的短篇小说《遥远的哈拉乌素》特别脍炙人口,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该小说以敏锐细微的笔调,以下派干部的小孩“我”的独特视角,讲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农牧区合作化的故事,让读者“耳闻目睹”了那一段艰苦创业、朝气蓬勃的火红年代。该作品融往事、散文、叙述的特点于一体,以时间与事件为顺序,用精练流畅的文字将逐步发展的农牧区合作化以及农牧民与下派干部及小孩“我”之间的友情亲情,刻画得鲜活生动入木三分,还原了一段历史真实,洞察了历史风貌。尤其在小说结尾之处描述的农牧民婚嫁的场景,充满了娱乐性、民俗性和正能量,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张力。历史难忘,往事难忘,亲情难忘!的确,《遥远的哈拉乌素》是脍炙人口的小说,是第二期的最佳作品。

读者 祝贵春

《当代》的“讲谈”栏目以文学的手法,打通艺术和历史,篇篇脍炙人口,同时在美妙的享受中享受知识的盛宴。每一期杂志到手,我总是认真研读过后再讲给我的学生们,他们感觉获益匪浅。《书法鼻祖李斯》让我们充分领悟到了李斯的卓越才智,他是辅佐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封建统治制度的第一人。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李斯亲作《仓颉篇》。“书同文”何以采用了小篆,这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规整、秩序和理性的《峄山碑》等何以奠定了李斯的书法鼻祖地位?隶书又是怎么推广开来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能知道李斯怎样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学习帝王之术的;能了解到他和同门韩非、姚贾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主要都经历了什么。

猜你喜欢

蜀葵李斯当代
中国古代蜀葵植物学特性认识和应用考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long-snake moxibustion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due to kidney deficiency and cold coagulation
顽强的蜀葵
蜀葵
蜀葵
中国中产阶级音乐的人文观察
论当代女摄影师作品中的个人视角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李斯自食苦果
《当代》背后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