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信息化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2019-05-23李广

商场现代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管理

摘 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具有战略性、综合性、人本性等特点,能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到规划职能、协调职能以及评价职能的作用。会计信息化下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在全面预算管理编制与执行中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效性。同时,会计信息化下全面预算管理还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需要针对会计信息化下的全面预算管理重新进行自我定位。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会计信息化;企业管理

预算即为企业在未来某段时期内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货币或数量化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具体安排。全面预算则是通过科学的生产经营预测为基础,对企业未来特定时期中涵盖日常经营、财务管理等不同方面的全部预算,也就是通过价值与实物等不同形式展现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过程。全面预算是静态的过程,而全面预算管理则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效性。

一、企业预算管理的特点与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全面预算对企业的财务资源、非财务资源进行动态控制管理的过程,以便协调组织企业的一系列经营活动,进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战略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全局战略管理。预算是企业战略处于不同部门、不同经营环节得以执行的必要条件,没有预算作为基础的战略是无法具体执行的。而缺乏战略部署的预算会导致企业出现短期行为,无法充分体现企业价值。第二,综合性。全面预算管理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职能与内容两个方面,全面预算管理已经从最初的成本控制策略逐渐变为企业绩效考核、资源优化、战略管理等不同功能的多项管控体系,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经营预算,同时还涵盖了财务预算与资本支出预算等相关内容。第三,人本性。全面预算管理充分融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推动员工的自我监督与控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能够通过企业经营中的日常管理制度来对员工的工作表现、业绩考核等进行规范,让员工意识到在日常工作中各种行为规范与结果,以便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具有以下几个作用:第一,规划职能。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使得企业对未来的预测以及战略发展目标得以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也是企业进行规划的过程。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战略发展为导向的,企业战略的规划与实施充分体现了企业发展的目标规划。同时,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定需要兼顾企业未来环境的变化,让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未来发展机遇与危机进行合理预测。第二,协调职能。全面预算管理利用预算编制手段对企业发展目标及企业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通过对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信息的资源配置,让企业各个经营环节都能够有序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还能够协调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人员沟通,明确自身在企业中的位置。第三,评价职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为企业员工业绩考核进行提供了准确的依据。经过考核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不单单能够对企业管理层的工作绩效,还能够对企业整体的经验管理状态进行评价。

二、会计信息化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1.会计信息化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编制

会计信息化下的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可以利用信息化环境对全面预算管理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按照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需求来重新调整预算表与预算编制方法。对于不同的预算项目、预算方法与各项预算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以减少冗余环节,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流程的运行效率。同时,可以将最合理的实践范例上传到企业网络中。通过企业内部治理层展露部署到企业部门组织的流程规划,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从上到下的推进。将财务管理部门作为主导,与业务部门一同紧密合作编制预算方案。

2.会计信息化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执行

会计信息化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能够实现全过程的动态控制监督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与企业销售部门、采购部门、行政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等进行集成,从而实现全面预算执行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监控与反馈,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与事后的控制。第一,预算审批。会计信息化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实现审批标准的严格流程化。对全面预算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风险进行节点控制,让预算管理的责任能够具体落实到个人。同时还能够避免跨级审批或重复审批的情况出现。同时,会计信息化还能够实现预算审批进程的实时核查,并且对审批流程进行跟踪。第二,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全面预算管理执行中的核心步骤,直接关系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会计信息化下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开展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全过程预算控制,也能进行全过程预算分析。预算管理人可以将预算数据与财务管理数据上传至计算机网络,系统则会自动将预算指标与实时实际业务数据进行对比,对企业内资金的流向、用途与使用额度进行分析。如出现异常情況则会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人员预警。第三,预算调整。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预算编制会更加准确,但是由于数据的不充分性、环境的不可预测性、预算管理人员主观性等各种因素,导致预算与实际情况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会计信息化下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预算调整则能够针对及时获取差异的实际情况,并发现全面预算管理或企业运营中存在的相应问题,并第一时间处理,以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如企业可以利用会计信息化技术建立的预算与现实差异分析与反馈体系,对不同预算单位出现的差异进行报告,并且对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如发现不合理预算指标则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应对措施。定期将其上传至企业网站中,并让企业各个部门实时监督实践情况。针对预算与实际情况之间差异的节点来完成对差异责任人的确定,在明确责任人后对其预算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同时提供改进预算管理的依据。在会计信息化下,企业通过各个部门的预算管理系统能够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并实时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快速反馈预算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偏差,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效性。

3.会计信息化下财务管理人员明确定位

会计信息化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财务会计人员角色的创新定位。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能需要几十名会计人员才能解决的问题的问题,现在可能只需要不到十人就可以完成。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普通财务人员需求量急剧减少,但对信息化能力较强的财务管理人员需求正在增加。基于此,企业会计人员需要明确自身地位,挖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提供健全的信息服务,让全面预算管理实现现代化发展。第二,财务主管财务管理工作的定位。有力掌握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会计核算业务处理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会计信息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是企业财务控制、评价财务经营的重要手段。企业财务主管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包括全面预算管理流程优化、系统整合、分析策划等能力。伴随着会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财务主管工作能力的要求也会有所转变,将会更加侧重财务主管的整合分析能力、领导能力与预判能力。

三、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传统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在信息处理与传递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滞后、信息存储等问题。会计信息化整体提升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并且强化了全面预算管理实效性,能够更好地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战略实现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晓燕.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事业单位如何开展全面预算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9):24-25.

[2]孟瑛.试析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贸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会计师,2016(22):63-64.

[3]蓝璐.以信息化建设为中心、推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效性[J].当代会计,2016(2):21-22.

[4]刘梅玲.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之路——以TL支付为例[J].会计之友,2016(4):94-99.

作者简介:李广(1979- ),男,汉族,辽宁营口人,本科,辽宁华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化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管理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试论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