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2019-04-26王文化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3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有效率康复

王文化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江苏 南京 210011)

脑卒中是脑功能缺损综合征,发病率较高,而且致残率、致死率较高,治疗后,有80%左右患者仍残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加重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脑卒中康复周期较长,常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1],可是对患者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却很难消除。康复护理模式是护理人员持续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本次研究取120例脑卒中患者分组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7~12月入院脑卒中病人120人,脑梗86人,脑出血34人,男88人,女32人,其中31~40岁1人,41~50岁15人,51~60岁22人,61~70岁43人,71~80岁25人,81~90岁14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研究,将120例患者分作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男44例,女16例;年龄31~90岁,平均(55.8±12.6)岁;观察组男44例,女16例;年龄31~90岁,平均(56.2±13.5)岁;两组基础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呼吸道的管理、用药的护理、管道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常规的护理干预,出院后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康复情况。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良姿位摆放。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良姿位的摆放,使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避免上肢屈曲、下肢伸展、足下垂的典型痉挛模式。讲解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平卧位的体位及四肢摆放要点,每隔1-2h给患者翻身一次,避免产生压力性损伤,促进患者舒适,同时可增加患者本体感觉的输入,对抗患侧肢体痉挛。

(2)被动活动。在脑卒中早期,给予患者被动活动,可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僵硬,避免肌肉萎缩。活动原则活动度由小至大,先近端后远端,力量由轻到重,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宜。

(3)桥式运动。分为单桥和双桥,可增强骨盆的控制能力,增加下肢力量,促进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4)床上翻身与坐起。指导患者利用健侧上下肢的力量和BoBath握手,学会从仰卧位转换为侧卧位,直至坐位。讲解各步骤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直至患者及家属熟练掌握。可锻炼患者的坐位平衡,大大增加患者的活动范围,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5)床椅转移。在医护人员及家属的陪护下进行,要确保患者安全。教会患者轮椅的选择、正确使用、减压方式,可大大增强患者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1.3 观察指标

根据相关标准[3]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级,显效:病情恢复好,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60%;有效:与治疗前相比恢复明显,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60%;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30%以下。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评分、运动功能量表(Fug1-Meyer)评分对两组护理前后进行评分,神经功能缺损以评分低表示护理效果好,运动功能量表以评分高表示护理效果好[4]。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3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4.6154,P=0.031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2 对比两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s)

表1 对比两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s)

组别 MESS Fug1-Meyer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12.5±3.4 5.6±2.1 35.3±1.6 70.6±2.1对照组 12.7±3.3 8.2±2.2 35.4±1.7 58.2±3.6 t 0.0516 7.4787 0.0078 5.6250 P 0.8203 0.0062 0.9294 0.0177

3 讨 论

脑卒中患者不同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康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患者实施连续的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护理模式要及早实施,使患者及早接受康复锻炼,但是不能对患者造成损伤。康复护理可以为患者各项生理机能恢复提供保障,以此促进临床康复,也是帮助患者恢复生理功能的有效模式。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使患者主动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本次研究结果与他人研究相符[5]。可见,康复护理可以提高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模式用于脑卒中患者中临床疗效理想,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可以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有效率康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