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肠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预防护理研究

2019-04-26陈国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3期
关键词:贴膜大肠癌静脉炎

陈国芳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胃肠外科,江苏 苏州 215002)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不断增加,饮食习惯不规律,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化疗是大肠癌的常用治疗方案,可降低肿瘤转移和复发的风险,但由于化疗药物毒性作用较大,且需反复穿刺,易造成血管损伤,给患者带来痛苦[1-2]。而PICC置管操作简单、安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但置管部位感染率较高,易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等并发症[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6例大肠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旨在探讨预防性护理措施对预防置管感染的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大肠癌化疗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6例。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大肠癌;符合临床化疗指征;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PICC穿刺置管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有出血倾向或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观察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0.42±2.10)岁;穿刺部位:贵要静脉19例、肘正中静脉5例、肱静脉2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42~89岁,平均年龄(60.92±2.41)岁;穿刺部位:肘正中静脉6例、贵要静脉18例、肱静脉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生活护理、心理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置管前护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置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配合注意事项,化疗药物副作用及PICC优点,耐心解释化疗方案和治疗过程,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主动向患者讲解化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如静脉炎、恶心呕吐等,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从而取得配合,利于穿刺置管及化疗顺利进行。(2)穿刺部位感染预防护理。置管操作前后均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严格进行手消毒,在置管中使用无菌最大屏障防护措施,有效减少相关性感染;定期更换贴膜,每次用酒精清洁、碘伏消毒穿刺部位,范围大于贴膜面积,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观察有无发生局部红、肿、胀痛、出现脓液等感染征象时,可给予碘伏进行局部湿敷;观察穿刺部位有脓性分泌物出现。(3)出院带管护理。告知出院患者更换贴膜时间和定期更换贴膜重要性,嘱患者密切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红肿、胀痛以及液体或脓液渗出,若出现以上异常者,应立即就诊处理;同时指导患者避免在置管侧肢体进行测血压和静脉穿刺等操作,不宜做剧烈运动、过度上举、旋转、提重物等,且贴膜不能与水接触,告知患者洗澡前将置管处用保鲜膜包裹严密再进行沐浴,保持贴膜处清洁干燥,如有潮湿立即更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置管感染发生率。(2)比较两组导管堵塞、导管脱出、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2.31%(24/26),高于对照组的76.92%(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7,P=0.035)。

2.2 两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导管堵塞、导管脱出、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化疗是临床治疗大肠癌的常用方法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浓度较高,传统静脉给药方式会使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易导致化疗药物外渗,对血管和皮肤造成损害,给患者带来痛苦[4]。PICC置管直接进入上腔静脉,避免化疗药物对血管损伤,减少局部组织刺激,减轻患者痛苦,受到临床广泛应用,但PICC置管期间易发生穿刺部位感染,影响导管使用[5-6]。

本研究给予大肠癌化疗患者预防性护理,包括置管前护理、穿刺部位感染预防护理、患者出院带管护理等内容。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堵塞、导管脱出、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预防性护理利于提高大肠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有助于减少置管并发症发生。分析原因在于护理人员穿刺前仔细评估了解静脉情况,选择最佳穿刺点,利于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定时进行血常规检查,对于出现静脉炎患者可给予其40%硫酸镁湿敷3次/d,并做好患者病房消毒工作,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以保证空气流通,增加换药次数,严密观察局部静脉炎症状有无缓解,进而减少感染发生;通过选择弹性好、粘性强、透气性好、易于观察的透明贴膜,并及时更换破损、松动及潮湿的贴膜,保持局部干燥,无渗血、渗液,并在导管维护时,严格消毒穿刺点,消毒范围应大于透明贴膜大小,可有效地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大肠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对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贴膜大肠癌静脉炎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某贴膜机设计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血必净在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中的效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
贴膜暴利:批发2元零售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