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9-04-23尹涛

考试周刊 2019年40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高中地理模式

摘 要:相比起初中的地理来说,高中地理在教学中要复杂得多,它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中地理这个学科来说,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老师选取一个科学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会提高对地理的兴趣和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效率。“问题教学”这个模式是现在教学当中比较值得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高中教学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篇文章主要就这种模式在这个学科当中有哪些值得运用的价值以及该模式对于地理学科来说有哪些制约因素展开,并且提出了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解决”模式;应用策略

一、 引言

对于很多学科来说,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还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培养方向已经成为了现在地理教学中的方向和目标。根据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相关教育部门对每个学科的发展都要求开展教学创新,特别是高中地理的发展要求教学创新发展,这种模式的发展特点是主要突出学生对问题的解决,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广大高中老师应该对这种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使得这种模式在教学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 “问题解决”模式的价值

地理这门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应用性,就这门学科的很多知识点来说,需要随时查看地图,甚至要求学生能够画出地图,同时它具有很多常识性的知识门类。所以使用“问题模式”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应用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有利于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是地理方面的,还有人文方面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是以一个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围绕该问题去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究,从而在探究的过程当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达到对这个知识点的强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在应用这个模式中,老师应该注意要以学生为中心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推动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模式创新。

三、 “问题解决”模式的限制因素

(一) 理念缺乏创新

目前在教学当中,许多老师对这个模式仅仅停留在理念上,并没有展开行动。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的不足,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来时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导致学生对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不仅记不住甚至不记得的现象。例如老师在开展地理学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地图的教学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去背去画图。实际上,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兴趣,但这也是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所忽略的。

(二) 方式单一

这个模式在教学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完全发挥它的作用。但是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老师在运用当中方式较为单一,导致效果不佳,缺乏老师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指导。比如在一个问题的设计当中,尽管这个问题的设计没有偏离主要的教学内容,而且问题的设计也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因为应用时方式过于单一,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学生不懂或出现错误时及时纠正的同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等。

(三) 应用体系不全面

“问题解决”模式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方式中的主流,但是只是一味的运用这个模式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老师不重视问题的解决分析过程,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不够重视。这个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需要注重其系统性和层次性,所以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问题的设置也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有趣性和合理性的结合,所以使用该模式进行教学须建立完善的体系。

四、 “问题解决”模式的策略

怎样运用这个模式在该学科中达到最好的效果是需要结合目前地理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需要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来不断进行完善。

(一) 理念的创新

无论是在哪个学科中,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无疑是很重要的,只有不断进行理念的创新,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会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自然而然也会提高。在地理这个学科的教学当中一定要重视理念的创新和完善,通过这个模式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学习兴趣。比如在开展高中地理图标的教学当中,文字和图表的转化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在这个内容的教学当中主要针对“图文转化”的问题展开。在“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收集数据,并且先自主进行数据的分析,老师在听了学生自己的分析后通过正确的讲解强化学生在绘制、分析图片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讓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实践和锻炼。

(二) 应用方法的优化

这个模式的运用中,运用系统化,各种教学方式有效融合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开展地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是这个内容最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进行相关问题的拓展,比如在正式教学前面要引导学生收集区域的地图,除了有利于在课上了解完整的地图外,更能从小的区域地图中发现隐藏内容和知识点,两者结合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质量。在教学中,老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知识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问题解决”模式结合同时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完善体系

这种模式的运用必须建立在这种教学体系的完善,体系的不断完善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课堂效率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老师在运用这个模式的时候,在问题的设置和课堂的开展中一定要深入研究、实践和分析,把这个模式去系统化。比如说在开展等高线这个内容的教学时,提出问题后通过学生分组进行头脑风暴,每组至少再确定一个问题,然后进行分工讨论或者查资料等方式对山谷、山脊、陡坡、缓坡等重要地形位置中进行探讨,获得这些图像的基本方法和规律,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如果出现错误,老师应该及时纠正。

五、 结束语

总之,这个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推动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最主要的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加强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在不断的运用中,需要多方的不断配合才能科学、有效地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培喜.关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7(51):126.

[2]张洋.地理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尹涛,甘肃省武威市,武威第十八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高中地理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