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策略

2019-04-23陈祥州

考试周刊 2019年40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运用策略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之下,对初中体育教学也提出更高要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初中体育教学水平的逐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纵观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对教学改革形成制约,不利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而通过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这种教学现状得到了良好改善,因此文章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模式运用策略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教育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分组教学模式;运用策略

分组教学是小组合作、交流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切磋、合作互助,在课堂讨论中主动求知识。这样,学生上课由被动变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抓住这一优势,优化课堂结构,必将形成一种高效的课堂格局,从而展现教学独具的优势。分组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在特定的学习目标与任务的推动下,通过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鼓励与学习,实现全员能力提升的效果。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分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不仅能够让拥有相似个体素质的学生能够接受针对性训练,同时照顾到了能力存在差異的学生的心理感受。鉴于此,笔者将主要针对分组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其具体运用原则及策略展开探讨。

一、 分组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体育教学是一种以身体参与活动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实践课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在活动时,由于活动有一定的范围,有一定的合作群体,所以在人多的情况下常采用分组教学法,合理的分组方法进行体育实践课的教学能使课堂组织有序,能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一方面,可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积极性。分组教学不仅能够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更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潜能,促进全面发展,较好地实现体育课的目的和任务。如通过分组展开团队比赛,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总结出在运动中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加以改善,尤其是在分组竞争过程中,胜利一方的自信心得到加强,失败一方会一起分析不足,纠正自己的缺点,在后续学习中则极力改善。另一方面,分组教学能够助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通过将学生进行分组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各个小组的体育学习中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合作,懂得集体的力量要远大于个人力量,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能力;此外,分组教学还能大大提升学生体育素养。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示范引导而让学生自己领悟学习,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明显且接受能力存在高低之分,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并不明显,而采取分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因材施教,在提高教学效果与增强学生体育素养方面有着明显效果。

二、 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 遵循因材施教的分组原则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模式,一定要确保分组过程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首先,在分组中教师要始终把握主导地位,从体育专业角度去审视学生在运动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差异,进而以此为依据进行合理分组,倘若任由学生分组,则难以保证科学性,所以一定要坚持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体育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同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倘若教师的分组受到大部分学生的反对,或是个别学生存在特殊情况,体育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意见,在可行的情况下予以变通,进而确保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乐于接受教师指导;最后,体育教师还需具备过硬的专业技巧与丰富的专业知识,懂得分辨不同体育项目中的分组规律,进而确保分组的合理性。

(二) 基于学生运动能力进行分组

在分组教学模式的运用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去进行分组,确保学生能够挑战自我而获得良好运动体验。同时,在各个小组内,组员的运动能力相近,其比拼的过程中心理压力会减轻,从而对锻炼的投入度会提高。比如,在进行长跑测试的过程中,倘若让所有学生混合在一起测试,运动能力强的学生遥遥领先,而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表现的差距过大,便会对其自信心与自尊心形成一定打击,久而久之便会影响其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展开长跑测试的过程中,可依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分组,从而让学生在同组测试中不会显得差距太大,每一位同组学生都有撞线可能,让学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功体验。

(三) 按照男女性别进行分组

众所周知,男生与女生的身体素质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如果对男女生安排相同的运动内容,设定相同的标准则显得极不科学,导致许多女学生逐渐丧失体育运动信心,而男生则会显得标准过低而失去兴趣,无法发挥出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所以,在展开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可对男女进行分组教学,比如为女生安排训练强度较轻的项目,如排球、跳绳等项目;而男生则可安排篮球、足球等项目。在相同的体育项目中,也可根据男女性别不同设置不同内容,比如在篮球教学中,由于男生多少会有一定篮球基础,所以在对男生的教学中应当放在篮球技巧提升与团队合作方面;而对于女生而言,大部分缺乏篮球基础,所以教学中更应注重对女学生篮球基本动作的传授,培养女生的篮球基本功。此外,教师还应对教学评价标准进行相应调整,确保男生女生都能得到科学训练,在合理评价中收获自信,进而激发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四) 结合兴趣爱好进行分组

兴趣是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效率的内在驱动力,所以在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以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作为分组依据,将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分在同组,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在学生中有人喜欢跑步,有人喜欢跳远,有人喜欢打篮球,也有人喜欢打羽毛球等等,因此教师便可结合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同组学生的相互学习下能够大大提升其运动技巧,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也无需耗费精力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模式,不仅是对新课改的积极响应,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考虑。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分组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并且要对学生的个体情况有深入了解,为分组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保证分组的合理性,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成长,实现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文兰.初中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J].求知导刊,2016(9):131.

[2]姜君.初中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6):00016.

[3]杨阿香.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堂的实践应用[J].华夏教师,2013(5):55.

作者简介:

陈祥州,福建省漳州市,福建漳浦达志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教学运用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基于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