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材二度开发使用的策略

2019-04-23罗锦霞

考试周刊 2019年40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策略研究

摘 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能够把人的品行与道德思想提高的综合性的课程。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中加入历史性的题材,能够使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让小学生能够切实的感受到过去人们的高尚的道德品质。一个优秀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学习这些历史题材的内容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对于这些历史题材的内容产生兴趣,并且能够真正的感受到这门课加入历史题材的内容的意义,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思想的目的。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历史教材;二度开发;策略研究

把历史题材的内容安排到品德与社会中,教会学生用历史中的一些比较好的方法来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查阅历史资料,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达到提高自己的品德和修养的目的。学习这些历史题材,让老师们通过一种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跟他们讲述国家的历史,让学生能够产生一种热爱国家、热爱社会的情感。真正地把道德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把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养成的道德情感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不要让学生只是上课,要让学生能够把知识实践于生活中。

一、 巧用方法,加深理解

老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时候,应该先给同学们讲清楚者这门课大致是讲什么的,对于学生有什么作用,学生应该从品德与社会所加入的历史题材中学到什么,以及对学生以后有什么样的影响。等到学生理解了这门课的主要内容以后,再给同学们讲解一些具体的知识,让同学们能够更加理解这门课的意义。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让同学们踊跃发言,把他们的想法,他们思考的说出来,老师们再根据同学们说的进行指导,这样让他们能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一) 精讲解 真感悟

老师的教学中应该切实讲解,尽最大的努力让同学们感受到真实的历史事件,这样有助于同学们能够对历史感兴趣,也就能更容易理解历史中包含的道德思想还有品质道德。老师们可以针对于课本中所给出的历史题材进行相应的扩充准备,尽量能够把课程讲解得更生动,达到带领同学们弄清楚历史的内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样有助于同学们对课本中的历史题材能够有比较大的体会,能够比较深刻的理解历史的作用。

(二) 妙结合 增情怀

老师们在对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题材中的内容讲解的时候,不应该只是依靠课本中提供的一些历史内容还有图画之类的,如果老师只是枯燥地讲解课本,根本就不能达到学生理解历史的作用,还会让学生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所以,老师们不能只是单纯地讲解课本,还应该做好备课准备,多扩展一些历史知识,还有历史中有意思的故事,然后尽量跟在学生们周围发生的事情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引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然后让学生邀请自己家里的一些长辈们,或者当时历史发生时的见证者,讲述一些当时的真实情景,对于日本侵略中国这一历史事件有一个了解,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 勤对话 融思想

老师要与历史中的人物进行一定的对话,当然要在以教材为中间媒介的前提下,学生要作为通话设计的核心、主要应该利用文字、动作、感情的融会贯通,将他们尽可能的结合起来。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可以允许同学们进行讨论,进一步得出结论,然后以分享心得的方式来进行对话组织,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对以后的学习充满期待和渴望。最快速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和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让同学们与历史人物进行一次走心的对话,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进入历史故事中的情景,感受他们所感受的事情,体会他们的思想,与他们达到思想上的一致。

二、 客观分析,激发共鸣

(一) 历史事件是客观的

想要掌握复杂多变的历史史实必须要客观地全面了解历史事件,这也是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了解历史的最主要的方式和方法,是一种基础的方式来获取对历史真理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原本枯燥无味的历史变得更加生动,将复杂的历史故事变成同学们了解的,更能接受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共鸣情感。比如《站在长城上》课文中,为了使同学们可以更好的理解长城的宏伟壮观,老师可以先让同学们说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比如书本上或者电视上见过的长城,并让亲自去过长城的同学展示自己的照片,介绍亲眼看到的长城,接着教师出示有关长城的图片、录像。

(二) 實现两次情感的抑扬

让学生与教学的事件进行一定的对话,努力让同学们对历史事实的了解从无到有,从一无所知到侃侃而谈,让同学的感情得到质的飞跃,比之前更加强烈,浓郁,让同学真正与历史事件融为一体。要时刻牢记只有靠心与心的交换,才能体会到历史的魅力,明白历史人物所思所想。老师在教育学生学习历史事实的课程上要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用感情去换取感情,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使他们更快地进入情景,体会情景。

三、 结束语

通过老师们对于历史题材的教学,还有老师们搜寻的其他有助于学生理解的关于历史的一些资料,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对历史中的道德品质感兴趣。另外,老师可以给学生自己拓展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查看关于历史的资料,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搜寻历史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也帮助了老师进行历史题材的内容的讲解,较好地让学生理解历史中蕴含的思想,结合自己的生活,更好地把自己学习到的,还有自己体会到的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参考文献:

[1]钟诗茗.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题材的有效运用[J].师道-教研,2016(4):44.

[2]詹萍.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历史题材教学实效性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3):112.

[3]周泽武.让历史与学生对话——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2015(44):47-48.

作者简介:

罗锦霞,福建省永安市,永安市北门小学。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策略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及对策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