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及其运用分析

2019-04-23周燕

考试周刊 2019年40期
关键词: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摘 要:当前我国各地区对新课标教学改革非常重视,通过“有效引导”策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够缩小小学数学教学与新课标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将简要概述“有效引导”策略,使得广大师生对该项教学策略的应用意义有所掌握。之后阐述“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调整当前我国各个小学院校数学科目教学缺陷。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引导”;运用

一、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有效引导”教学策略,能够保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氛围当中,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满足当地教育机构发展要求。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潜藏的问题来说,还需要教师针对新课标教学改革要求制定合理的改善措施,强化“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在“有效引导”策略的支持下顺利开展。

二、 “有效引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规划合理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能够改善小学数学教学中潜藏的问题,大力提升小学生学习各项数学知识的兴趣,确保小学数学教学事半功倍的进行。当前我国各个小学院校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会在其中应用“有效引导”策略,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顺利开展。从多方面论述中可以看出“有效引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有效引导”教学策略的支持下,能够改善传统灌输式教学潜藏的缺陷,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据此降低小学数学教学难度。第二,通过“有效引导”策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还能提升教师对各项教学工具的了解,并在灵活应用各项教学工具的条件下强化学生对各项数学知识点的了解。第三,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效引导”策略比较重视对学生实施教学提问。使得学生在解答各类数学小问题的条件下学习相关数学知识点。有效提升小学生学习各项数学知识的兴趣,满足小学数学科目教学质量提升的目标。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策略的运用

(一)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一般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有效引导”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目标,确保小学生在学习各项数学知识点时形成标准化逻辑分析能力,使得学生能够针对相应知识点展开相应分析,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思维。而且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系列与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点解决相应问题。通过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相应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力度,还能实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水平提升的目标,逐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有效引导”策略开展相应教学工作,要求学生遵循教师指导对相应知识点展开有效分析,逐步强化小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力度。之后教师会为学生设计一系列与“分数”相关的加减法练习题,引导学生在分析教材上各项例题的条件下自主解决教师所提出的练习题。通过这一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还能降低学生后期学习相关知识点的困难性。转变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合理的地方,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二) 引导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培養小学生纠错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自主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小学生对各项数学知识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加上小学生数学知识涵养尚未发展到完全纯熟的地步,其数学学习思维低下,难以有效掌握各项数学知识点,导致学生在学习各项数学知识点时经常出现问题。针对于这一点,就需要运用“有效引导”策略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确保学生能够根据相应数学知识点形成独有的解题方法,更好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项数学问题,据此强化小学生纠错能力。比如在学习《简易方程》知识点时,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关知识点,在学习该项数学知识点时还存在一定难度,加大学生在学习相应数学知识时出现问题的可能。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有效引导”策略,就可以保证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解决学习“简易方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得小学生对该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力度提升,以推进学生高质量地学习各项数学知识。

(三) 实现学生合作学习的目标

受传统照本宣科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难以按照教师思维学习各项知识点,造成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点的难度加大,继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为改善这一现状,不仅需要调整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还应在“有效引导”策略的支持下开展相应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根据相应数学知识点展开合作讨论。在提高学生之间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确保小学数学教学顺利开展。通过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在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千米与吨》一课时,教师首先在课堂上讲述各种度量单位之间单位换算模式,引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的兴趣。之后教师会从一系列生活实例的角度出发,运用“有效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条件下针对“单位换算”相关知识点展开有效讨论。不断扩展小学数学知识层面,积极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缺陷。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学习意识的同时,使得“有效引导”策略的运用效果得以彰显。

四、 结语

综上所述,了解到小学数学教学会受到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漏洞百出,难以满足我国新课标教学发展要求。为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有效引导”策略,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潜藏的问题,充分彰显小学数学教学内涵。此外,上文还通过各项教学实例阐述“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能够满足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春秋.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引导”[J].中国校外教育,2018(17):100-101.

[2]陈春雷.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研究[J].才智,2018(15):1.

[3]雷小宁.“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8):104-105.

[4]周保圩.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J].学周刊,2018(3):96-97.

作者简介:

周燕,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市腰铺镇腰铺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高中数学课堂教师有效引导的探索
有效引导开启物理精彩课堂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