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高效作业策略探析

2019-04-23黄敏和

考试周刊 2019年40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

摘 要:近年来,我们针对学生的作业问题引发了大量的话题,很多人认为不应该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占据学生的课余时间,应该改善;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作业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应该提倡。但是大家讨论的本质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设计一个高效的作业策略,既不用占用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是本论文阐述的重要中心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作业

数学作业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促进学生数学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途径。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很容易发现,很多学生在面对课后作业时,总是状况百出,其完成的效率是低下的。针对这种现状,数学教师应该把握作业制定的科学化、合理化以及兴趣化的原则,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 趣味作业制定,培养学生作业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作业方面,教师一般都会秉承“多做多练,不断重复”的原则,让学生循环往复地进行练习,直至熟记于心。这样不仅耗费了数学课堂的时间,还占据了學生的课余生活时间,再加上数学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仿佛永远有写不完的试题,最终让学生深感疲惫,降低数学学习的热情。趣味化的作业形式能够改变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固有印象,将学生被动地写作业模式改为主动地知识探究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最终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时,可以在布置作业时,将生活化进行融入,让学生去总结在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相交线有哪些,平行线有哪些。用生活元素去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既能够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写数学作业的状态,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这也是高效作业的一种体现。

趣味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的兴趣被点燃之后,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便随之而来。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结合我们的教学内容,从而为学生的数学作业带来新体验。例如,教师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让学生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绘制一个坐标图,既增强了作业的趣味性,也为学生带来了新鲜感。总之,趣味的数学作业能够提高学生写作业的兴趣,加强学生的写作业的效率。

二、 分层作业设计,增强学生个人能力

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中强调了学生作为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这说明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中,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之间的各种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数学教师应该尊重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分层作业设计能够很好地迎合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吃得饱”,从而增强学生的个人能力的发展,最终达到班级的整体进步。

例如,教师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薄弱、学习中等、学习能力较强。根据这三种层次,教师可以将作业分别设定为:掌握勾股定理基本理论;能够独立完成勾股定理的相关练习题;提高勾股定理的综合运用能力。层层递进的作业要求,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差异与差距,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作业反馈的信息,实时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及时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进度进行调整。

高效的数学作业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加强自身的数学实力,通过较少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换取最大限度的学习效果。分层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在不同的知识高度中,完成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地向上升,最终将个人的进步汇聚到整体的提升中,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例如,某一位学生的数学成绩一直处于中等状态,经过老师的仔细研究发现该同学属于“天赋”型,但是他后天努力不够,因此一直平平无奇。为此教师根据他的“最近发展区”,为他设定一个相对较难但是可操作的作业,从而“强制性”地让学生进行努力,最终提高该名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 作业合作完成,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一直是数学课堂中深受欢迎的教学方式,能够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可以在数学作业的制定中也沿用这种模式,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也能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应该遵循综合性、科学性的原则,让数学作业更具整体性。同时教师也要保障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参与到作业的完成中,避免有其他学生浑水摸鱼,因此应该将合作化的作业进行责任化,从而“强制性”地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数据概率”时,便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首先教师规定每个小组的人数不超过4个人,然后选出一个小组组长,带领大家共同进行知识的探索。然后教师发布作业内容:“小组内自己设计一个抽奖活动,然后计算出中奖概率是多少?”根据此作业内容,学生可以将任务进行细化与分解,变成多个小任务,比如两个人制定抽奖内容与规则,一个人根据抽奖规则进行实践并统计数据,最后大家一起根据数据计算出中奖的概率。教师为了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作业,可以先向学生进行范例教学,为学生指明一个方向,从而降低学生完成作业的难度。合作本身就考验了学生的协调能力、探究能力、自主能力等,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初中数学作业中教师借助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全面地提升自身的能力,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高效数学作业的重要呈现方式。

综上所述,高效数学作业的制定,不仅能够让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对高效作业的设计从而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当我们不再为写作业而苦恼、不再为交不上作业所烦恼时,学生便有充足的生活时间与空间,从而能够有效地调节自身的学习状态,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迎接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张爱国.一题精练,让作业不再成为负担——农村初中数学“轻负担,重高效”策略浅析[J].数学教学通讯,2014(10):33-35.

[2]苗荣青.高效课堂下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差异化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4(10):33-35.

作者简介:

黄敏和,福建省建瓯市,福建省建瓯二中。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
我们爱数学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